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热器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回热器对理论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考虑了制冷剂质量流量变化和压力损失时的影响,推导出了回热器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计算出了R22、R134a等常用制冷剂及替代制冷剂在标准工况下回热器对理论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针对一级节流、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相同制冷工况条件下,对两个循环的制冷系数大小进行了理论比较,为实际应用中循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得出了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一级节流,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相同制冷工况条件下,对两个循环的制冷系数大小进行了理论比较,为实际应用中循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得出了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吸附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及热力学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化工吸附,吸附热力学及Polanyi吸附位势理论的基础上,介绍吸附制冷基本型循环,推演其参数坐标图,进而分析,给出其主要性能指标的热力计算,然后以热力学的逆卡诺循环和内可逆三热源循环模型为指针,对此制冷循环进行考察。并结合热力计算对其热力学完善性做出评价,从而给出了吸附制冷基本型循环合适的热力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存在不可逆热损耗的内可逆制冷循环进行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求得最佳制冷系数及有关性能与过程进行速率的关系;制冷性能与过程间的时间配置的关系;制冷性能与传热能力及源汇温度的关系;得出在给定条件下循环周期的极限。 相似文献
8.
就螺杆膨胀机在制冷循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计算,对其特性做一简要论述,从而为螺杆膨胀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可逆脉管制冷机的等温-绝热模型,着重考虑脉管中过程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并与斯特林制冷机等温模型的计算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理想工况下,可逆脉管制冷机的效率约为斯特林制冷机的85%,制冷量约为72%。可逆脉管制冷机配气活塞的最佳运动相位与斯特林制冷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11.
吸附剂的性能是吸附制冷技术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而吸附量和吸附速率是吸附剂性能的2个重要指标。准确测定吸附剂的性能对于吸附制冷机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吸附剂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本课题对汽车余热吸附制冷所用吸附剂的性能进行测试,着重阐述吸附剂性能测试所用方法的特点以及使用范围,旨在为吸附剂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配组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热力循环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由多台螺杆压缩机组成的配组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在高压级、低压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之比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对其进行热力计算与分析,并对制冷量、轴功率、单位轴功率制冷量作综合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A resonance tub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thermoacoustic engine,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rmoacoustically driven pulse tube refrigerator. A standing wave thermoacoustic engine is simulated with linear thermoacoustics. Computed results show that an appropriate accretion of the resonance tube length may lead to a decrease of the working frequency and an increase of the pressure amplitude, which will improve the match between the thermoacoustic engine and the pulse tube refrigerator.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A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as low as 88.6 K has been achieved with an optimized length of the resonance tube, helium as working gas, and 2200 W of heating power. 相似文献
14.
分析空调与制冷系统中铜管发生蚁穴腐蚀的机制和原因,研究在典型蚁穴腐蚀易发生的甲酸氛围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对空调制冷用铜管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铜中添加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制冷铜管耐蚁穴腐蚀的能力,Mn氧化物膜层对提高制冷用铜管的耐蚁穴腐蚀性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出R404A直接接触凝结换热的制冷循环,分析R404A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并与常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一定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过冷液体的过冷度下,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存在最佳的饱和液体温度,并在此最佳的饱和液体温度下,获得最优的性能和最小的冷凝热负荷,随着过冷液体的过冷度增大和蒸发温度升高,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增加、冷凝热负荷减少,获得最优性能的最佳饱和液体温度值提高。过冷液体的过冷度为25℃时,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最佳性能系数较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最佳性能系数提高6.2%。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最小冷凝热负荷较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最小冷凝热负荷减小1.8%。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ε of the Carnot cycle and the cycle with two isothermal and two polytropic processes, another thermodynamic cycle with two isentropic and two polytropic processes, which can achieve the Carnot value of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is testified theoretically.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expressions of a number of ideal regenerative refrigeration cycles are derived, including the ideal pulse tube refrigeration cycle. A classified branch chart and a plot of ideal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of regenerative refrigeration cycles are given for the purpose of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7.
自动复叠蒸发冷凝器参数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自动复叠制冷循环中蒸发冷凝器的几种结构形式及工作特点,分析自制的循环及实验数据,得到自动复叠实验系统自身运行规律,并通过改变运行工况,研究蒸发冷凝器的参数变化对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在低温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中增加二级回热器及水分离器,除去涡轮进口空气中的水分,以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对3种回热流程的空气制冷系统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压气机进口压力的升高,增大了涡轮膨胀比,降低了涡轮出口温度,提高了系统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在系统中增加回热器及相应的水分离器,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和除水性能,且二级回热流程的系统性能最优,与无回热流程相比,系统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分别增加了47%和41%,涡轮进口含湿量下降了约36%;不同的制冷温度下,系统制冷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