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庄矿3#煤层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成庄矿3#煤层瓦斯含量值与井田地质构造关系,运用地质构造理论及相应的瓦斯含量变化数学模型,分析了成庄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阐述了3#煤层瓦斯赋存与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层水分含量、煤层基岩厚度及顶板岩石厚度的关系,初步分析了井田内瓦斯赋存的有效影响因素,为今后有效地进行瓦斯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5,(8):141-143
为厘清平舒煤矿瓦斯地质规律,运用瓦斯地质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平舒煤矿区域及井田构造特征,研究了地质构造、盖层、煤层赋存、隔水层对矿井8#煤层瓦斯赋存影响,确定了煤层埋深为控制8#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依据实测的瓦斯含量数据,建立了平舒煤矿8#煤层瓦斯含量预测三维坐标模型,可对矿井深部未开拓区域的瓦斯含量进行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3.
掌握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是有效防治瓦斯灾害和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科学依据。为了研究漳村煤矿3#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底板、埋深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更加直观的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4.
郭寿松 《煤炭工程》2014,46(2):89-91
在收集整理乌兰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2号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2号瓦斯地质规律;同时,对矿井2号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区域预测。研究表明,断裂构造引起的构造煤变化和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乌兰煤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9#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瓦斯是煤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气体地质体,其生成、运移、保存都受控于地质构造,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为了研究集贤煤矿9#煤层西二采区的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底板、埋深、上覆基岩厚度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集贤煤矿9#煤层西二采区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更加直观地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区域、矿区、矿井构造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成庄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分析了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岩溶陷落柱、煤层埋藏深度、煤层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泥岩厚度、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水文地质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3号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是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相似文献   

8.
《煤》2016,(9)
为了揭示潘谢矿区中西部B_(11-2)煤层瓦斯赋存分布规律,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区域构造演化、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根据矿区地质构造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11个瓦斯地质单元,并具体分析了各单元的瓦斯赋存控制特征。研究表明:淮南煤田在印支-燕山期遭受构造抬升,潘集背斜、陈桥背斜轴部遭受剥蚀,瓦斯大量解吸逸散,这对煤层瓦斯含量有重要影响;不同形式的地质构造是影响各单元瓦斯分布规律不同的主控因素;张集倾伏背斜区瓦斯含量高,是瓦斯抽采的有利区;在张集倾伏背斜转折端、潘三倾覆背斜转折端,煤层瓦斯压力较大,应做好防突工作。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5,(11):141-144
根据鑫基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将井田划分为4个瓦斯地质单元。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煤层瓦斯含量多源分析方法,研究了鑫基井田内不同地质单元的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并指出煤层埋深、井田大型断裂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是影响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研究方法,根据瓦斯地质特征描述及定性定量分析,分析出东风煤矿井田内各种因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及影响,确定了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作为影响67#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初步预测划分67#煤层上覆基岩891m以深划分为突出危险区,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地质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运用理论分析、现场参数测定、数据统计、软件开发等手段,对五虎山煤矿区域构造及沉积、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五虎山煤矿9#、10#、12#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沉积、煤层埋深等之间的关系和煤层瓦斯赋存主控的因素,开发了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并绘制出五虎山煤矿9#、10#、12#煤层瓦斯地质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王庄煤矿后备区3#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采用了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现场实测资料,研究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板岩性、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等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埋藏深度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瓦斯含量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遵义市山盆镇一带煤矿煤层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冲 《煤炭技术》2014,(6):66-68
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的理论,对贵州省遵义市山盆镇一带煤矿所在区域的地层沉积层序及地质构造演化展布情况进行研究,得出区域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可采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等大量瓦斯参数,分析了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确定该矿可采煤层瓦斯主控因素,并建立瓦斯参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煤层瓦斯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煤层瓦斯的赋存与富集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煤层的变质程度、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特征、基岩厚度和地下水条件等。不同矿井对煤层瓦斯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因素也不一样。通过黄沙矿瓦斯赋存主要地质因素的详细分析,结合黄沙矿瓦斯含量的实测数据,研究了黄沙矿2#煤层瓦斯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构造和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黄沙矿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质构造对寺河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寺河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寺河井田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3号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的特点,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指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度大、围岩条件变化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寺河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5,(9):157-159
根据天隆煤矿提供的矿井有关地质与瓦斯资料,运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等,分析探讨了影响天隆煤矿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天隆煤矿3#、6#煤层瓦斯赋存地质规律,进行了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地质构造、沉积盖层、煤层赋存状态及煤质等因素对余吾煤业公司3#煤层原始瓦斯赋存的影响情况,得出3#煤层原始瓦斯赋存规律。通过数据库建立、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等技术集成开发了适用于余吾煤业公司的煤层瓦斯地质智能动态分析技术,利用该技术分析得出3#煤层瓦斯抽采措施实施后的动态瓦斯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18.
《煤矿安全》2015,(11):156-159
为了揭示淮南煤田丁集矿11-2煤层瓦斯(煤层气)赋存分布规律,根据矿井地质构造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6个瓦斯地质单元,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各单元的瓦斯赋存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地质构造和煤层埋深是影响各单元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淮南煤田在早白垩纪中期至中新世早期遭受剥蚀,瓦斯大量解吸逸散,造成了矿井煤层瓦斯含量总体较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认为丁集矿11-2煤层Ⅱ单元和Ⅴ单元是瓦斯抽采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9.
苏广福 《煤矿安全》2012,43(5):121-123
在现场收集大量瓦斯与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实测数据,采用瓦斯与地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滴道盛和煤矿立井18#煤层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岩浆岩侵入、煤层底板标高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瓦斯地质理论,对夏店煤矿井田地质勘探、钻孔揭煤资料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3#煤层的瓦斯风化带、瓦斯的赋存规律。结果表明,埋藏深度对井田瓦斯含量大小影响最大,并运用分源预测法对3#煤层三个开采时期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为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及防治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煤巷安全高效掘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