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高度强爆炸早期火球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宙  乔登江  郭永辉 《兵工学报》2009,30(8):1078-1083
为评估强爆炸的毁伤效应,采用一维球对称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数值研究了不同高度强爆炸早期火球阵面、弹壳)中击波的形成发展过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相似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爆炸高度增加,火球阵面、弹壳冲击波扩张速度加快,火球扩张过渡阶段开始结束位置及持续范围增加,火球中心温度下降加快,辐射能量降低过程变慢;在火球阵面以冲击波扩张传播以后,火球阵面参量基本满足爆炸相似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测量温压炸药爆炸温度,提出一种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爆炸温度的方法。根据辐射测温原理建立红外热像仪测温模型,首先,结合爆炸火球辐射特性,进行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推导爆炸温度的计算公式,火球辐射温度反演。然后,讨论发射率和大气光谱透过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并给出对应的补偿方法。以PMX炸药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辐射定标和爆炸温度测量,获得爆炸火球随时间变化曲线。实验证明该方法是一种高稳定性、简单有效的测温方法,本研究为爆炸场温度测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的分群控制,表征为AUV群集在外部刺激下自发分裂成多个子群的行为。针对无速度测量下AUV群集(SAUV)的分群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耦合度的分群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信息耦合度表征AUV间的交互作用强度,并通过对个体运动的动态调节实现群集行为的分化。在此基础上,针对AUV分群过程中无速度测量的情况,通过设计分布式观测器对邻居速度信息进行实时估计,并将最大信息耦合度邻居的位置信息融入分群控制律中,实现了外部刺激下AUV群集的自发分群运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验证了所提分群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吉军  李刚  吴言凤 《四川兵工学报》2013,34(2):104-106,120
群体已取代单一实体成为兵力执行海上作战任务的主要样式,多目标分群因而成为兵力层态势信息的形成前提亟待解决,从海战场作战群体的特点人手,使用聚类与匹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分群模型;首先从实体层目标信息中选取特征矢量与聚类测度,运用改进ISODATA聚类与辅助信息识别形成战场空间群,然后结合军事先验知识通过模板匹配进一步将空间群聚合为功能群等高层级群体;该模型能够满足海战场不同层级群体识别的需要,并可为其他背景下的聚类分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揭示一种光学的目标探测装置和系统,其中有一个发射红外辐射光束的单透镜系统和一个收集从目标反射的该红外光辐射的单透镜系统。配有反光器的辅助透镜系统与单透镜系统一起提高接收的杂光辐射的频率。频率鉴别装置在接收来自真实目标的反射回波的同时,抑制杂光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温压药剂的爆炸温度场测量及热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红外热成像仪分别对温压药剂和TNT爆炸火球的表面温度进行了测量,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温度场的分布情况。依据炸药的爆炸特性及热毁伤准则,结合Baker火球模型,对温压药剂和TNT爆炸产生的热辐射效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装填20kg温压药剂的模拟战斗部,其造成死亡的平均热毁伤半径远大于30kgTNT的。  相似文献   

7.
弹箭文摘     
弹箭文摘导弹光辐射接收机光学接收机包括装在可以发射的装置上的近炸引信中的发射机,用以接收和探测由该发射机发射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辐射。由于目标到接收机的距离的改变,该辐射以不同的入射角撞击在接收机上.这个接收机包括辐射探数器(4,19,24)和含有光...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热效应、燃烧温度和化学发光效应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温燃烧体系的光辐射,提出了提高高温燃烧体系光辐射强度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别从热效应,燃烧温度和化灾发光效应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温燃烧体系的光辐射,提出了提高高温燃烧体系光辐射强度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高超声速目标及其流场对目标探测和识别的影响,在弹道靶设备上开展了球模型光辐射和电磁散射特性测量。由二级轻气炮发射模型,模型为15 mm的球,材料为Al2O3, 速度范围4.2Symbol~A@6.1 km/s,靶室压力范围2.0Symbol~A@15.4 kPa,光电倍增管探测器分别测量中心波长为254 nm、 365 nm、430 nm的紫外辐射强度和可见光辐射强度,红外InSb探测器分别测量波长为3Symbol~A@5 μm、 8Symbol~A@12 μm的红外辐射强度,X波段单站雷达系统测量在视角为40°的全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模型及流场的光辐射强度和电磁散射特性强烈依赖于模型飞行速度和实验压力;模型及流场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主要为头部激波帽辐射,尾迹基本没有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模型及流场红外辐射主要集中在模型头部区域,尾迹在3Symbol~A@5 μm波段红外辐射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尾迹在8Symbol~A@12 μm波段辐射不明显;在模型飞行速度较低时,模型及流场的电磁散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有绕流的模型区域;当模型飞行速度较高时,模型及流场电磁散射能量分布在有绕流的模型区域和尾迹区域;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模型尾迹总目标RCS比等离子鞘套包覆的模型目标RCS大约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对弹道中段目标和诱饵红外辐射特性差异进行了分析,提取了目标的温度特征、谱特征、辐射强度特征、运动特征和能量特征,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综合模型,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弹道中段目标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强光干扰辐射能量是强光干扰源设计的关键参数,干扰效果一般依托于辐射能量的大小。在假设强光干扰燃烧产物为稀疏体系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强光干扰辐射能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稀疏体系在空间上进行分层,体系内每个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灰体辐射源,对颗粒的辐射能量进行计算,并考虑各层间的热量传递以及体系内金属燃烧化学反应,统计从体系表面出射的辐射力,得到体系的辐射能量。以Al和KClO4作为燃烧剂对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文献[1]中实验结果良好吻合。提出的辐射能量计算方法可为强光干扰源及红外诱饵弹等辐射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喷焰辐射特性试验与测量方法,在燃料为航空煤油、来流马赫数为6、当量油气比为0.8的试验状态下,获得了长1 m量级超燃冲压发动机喷焰辐射强度和光谱。喷焰辐射强度在发动机喷口附近随喷射距离缓慢下降;辐射强度显现出的高频震荡、低频稳定特性,反映出燃料燃烧过程的微观脉动性和宏观稳定性。根据喷焰光谱,喷焰辐射能量集中在波长4.364 3 μm附近,主要辐射源为CO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爆炸场电子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对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一套基于超宽带无源全向天线和短波无源全向天线的电磁辐射测量装置,设置8个测试点进行60 kg TNT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测量实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可持续至爆炸后600 ms,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最强烈的时段为爆炸后80~110 ms,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100 MHz以下,其中50 MHz以下的低频段能量分布最为明显,爆心距离对电磁信号的频谱分布有明显影响,不同方向的电磁辐射频率分布不一致。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范围主要在64.33~348.25 V·m-1,电磁辐射强度随爆心距离增大而递减,且递减幅度较大,不同方向的测试点测得的电磁辐射强度也有一定差距,相差范围在11.1%~17.7%。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激光毁伤中毁伤区域状态的变化,基于激光毁伤时目标区域所具有较为规则的毁伤区域、温度分布,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光谱测温方法,对毁伤区域的辐射光谱进行反演分析。利用该方法对毁伤区域的辐射光谱进行温度反演,研究比色测温法与多光谱测温法在相同情况下的测温精度、影响因素;通过该方法对1 500 K温度下的目标辐射光谱进行光谱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最少可以将测温误差缩小24%,在实验中最大可以将误差缩小60%;根据不同温度区域的面积分布,可以反馈并优化目标区域温度分布反演的精度,为目标区域温度分布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达到干扰双色制导武器的目的,研究了一种烟光箔片。通过利用一部高性能的多光谱辐射计,对几种典型的红外诱饵药柱进行测试,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燃烧时的红外,紫外辐射特性;对开发的烟光箔片的辐射特性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箔片燃烧速度慢、燃烧温度低,燃烧时能够产生黑烟,这种黑烟在红外波段有辐射;黑烟团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对紫外线有吸收,所以这种箔片能够用来对抗双色制导武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深空未知物质的元素组成,利用瞬态光谱测量系统和二级氢气炮加载系统,进行了球状铝弹丸超高速碰撞天然白云石板产生光谱辐射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多组碰撞角度相同,碰撞速度不同的元素光谱图;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光谱的元素组成与弹靶的物质成分基本一致;不同碰撞速度所产生的碰撞光谱及特征一致,但光谱辐射强度不同,碰撞速度越高,各元素的光谱辐射强度越强;瞬态光谱测量系统和二级氢气炮加载系统是测量超高速碰撞光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运用有限体积法对某轨姿控发动机典型工况燃气流场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仿真计算。首先通过Fluent软件对发动机典型工况燃气流场进行计算,再利用最新的光谱数据库对主要辐射组分吸收系数进行计算,最后对燃气红外辐射特性进行计算;重点分析不同波长、不同天顶角、不同波段下燃气红外辐射强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计算方法可靠,红外特性计算结果准确,有利于掌握液体火箭发动机红外辐射特性计算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