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付小飞 《新建筑》2005,(5):88-91
殡葬建筑是城市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殡葬建筑的空间气氛和艺术特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着重强调现代殡葬建筑作为场所的精神功能,并指出挖掘人们潜在的集体意识是现代殡葬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2.
现代殡葬建筑空间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殡葬建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现代殡葬建筑的空间气氛和艺术特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着重强调了现代殡葬建筑作为”场所”的精神功能一提出了应该挖掘人们潜在的集体意识是现代殡葬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3.
刘钊  张冰  赵晓东 《新建筑》2015,(2):118-121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膨胀,殡葬资源日益匮乏,现代骨灰寄存所的建设发展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现今的骨灰寄存建筑,只是满足其功能特性,而忽视了对殡葬建筑精神空间的营造。以上述问题为契机,通过对香港荃湾、钻石山、和合石三处骨灰寄存所的探访,概述了香港现代骨灰寄存所的发展历程,并从城市定位、建筑形式及骨灰寄存空间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解读,探讨了现代殡葬建筑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大陆地区现代殡葬建筑项目的发展提供经验及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理念,结合茂名市殡仪馆的创作实践,从空间序列、建筑形象、室外环境景观三个层面诠释了殡葬建筑的空间意境和精神内涵,探索了现代殡葬建筑的新形式,提出现代殡葬建筑应体现现代人文关怀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介绍崇左市殡仪馆和玉林市天寿陵园两例殡葬建筑的设计方案,对殡葬建筑设计空间展开了思考,并探讨殡葬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从实际出发,实现其与城市、与人群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殡葬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境、形式特色和功能组织。本文对重庆市长寿区殡仪馆的设计创作进行了解析,从文化氛围的营造、整体布局及空间序列的展开、建筑的合理流线、建筑形式等几方面阐述了殡葬建筑与其它建筑类型的区别,试图为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前提的具有中国文化意境的现代殡葬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吉林市殡仪馆设计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阐述殡葬建筑的精神性及这种精神性在建筑场所、空间、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创造和体现。诠释建筑精神和建筑意象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殡葬建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持续发展的今天,殡葬事业同样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深化。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早期殡仪馆的殡葬服务方式已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这与人们所重视的生死观是不相称的。本文试图从殡仪馆空间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从空间位置的选择、空间结构的划分、空间形态的塑造以及精神空间的营造四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殡仪馆设计中建筑与使用者、场地、环境、功能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式,以期为殡仪馆的空间设计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死亡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宗教神学到理性思辨的过程,并且从根本上影响着殡葬建筑的建造.中国现代殡葬建筑空间设计应该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表达出宁静、祥和、崇高、冥想的空间意境,体现"天人合一"建筑环境观,运用自然有机的元素构筑这个死亡、生命、憧憬、纪念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殡葬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功能内涵,该文通过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整体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的意境创造过程进行解析,探讨现代殡葬建筑的意境营构。  相似文献   

11.
张婷 《世界建筑》2006,(2):81-83
这个公墓和礼拜堂由两个封闭的空间组成,坐落在一片圣栎树林中。其中的一株圣栎树成为了围合体的一部分,它作为一个定位公墓的元素,同时使礼拜堂的内院成为重要的树荫掩蔽的场所。这个做法对整个设计十分重要,它不仅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形成对话,还与礼拜堂的室内空间相互呼应——室内重新利用了因建设新湖畔而砍伐的圣栎硬木。同卢什公墓一样,从老的公墓所提取的反映其类型特征的要素在移建的新公墓中得以诠释。对空间的强调体现在墙体、内院和白色墙面映衬下的光影中,它们强化出了这里作为一个静寂区间的场所感(。2004年3月12日,就在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2.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industrialized cities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ed town planners and architects in Sweden to design new cemeteries and engage in the discussion with novel approaches to commemoration. Malmö Eastern Cemetery (1916–1973) was designed by Sigurd Lewerentz (1885–1975) and represented an ambitious experiment: a new scale of cemetery landscape, which involved planting vegetation anew and detracted from sweeping picturesque designs. This paper analyses how Lewerentz's approach to the equality of individual tombstones affected his design of Malmö Eastern Cemetery, both in terms of burial spaces for individuals and the commemorative public realm. Based on archival research and field work,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cemetery designers and the different urban planners of Malmö over a period of dramat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districts of the increasingly industrialized city. Although Lewerentz initially differentiated between tombstones, after 1922 he reconsidered his cemetery plans, setting standards that made commemoration accessible to everyone while limiting individual choices. Lewerentz's homogenizing decisions in planning Malmö cemetery provide a lens through which to examine how equality has shaped discussions around commemoration, representing ideals of societies across history and the underlying tensions between individual freedom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13.
程艳红  苏同向 《园林》2021,(3):63-68
当前,传统墓园无法适应城市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生态墓园作为现代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得到公共认可.以城市生态墓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法,总结我国城市墓园现存问题,探究城市生态墓园景观设计策略与内容,赋予墓园更多的新功能与新价值,以期展现多元生态的新型城市墓园发展前景,并引导生态文明殡葬习俗,使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殡葬文化及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晟  邓禧 《华中建筑》2007,25(6):99-102
现代墓园是指在城市周边开发的,满足社会公众墓葬需要的,以企业性质经营的大众墓园.在我国现代墓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和当代殡葬习俗一直受到传统殡葬文化的深刻影响.而殡葬文化发展到今天,应当使之人文化,泯灭对死亡与基地的恐惧.墓园设计者应使墓园公园化,倡导墓志文化.天津东华林陵墓园规划设计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为后辈儿孙营造了淡化生死、淡化贫富、淡化贵贱、净化灵魂、美化生活的胜地名区.  相似文献   

15.
崇婧 《山西建筑》2012,38(29):11-12
从现状环境分析入手,指出陵园规划存在的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拟定规划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对陵园空间进行分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和规整式布局相结合的景观设计手法进行总平面布局设计,并对陵园中的主要功能区——墓葬区提出墓葬形式设计引导。  相似文献   

16.
张媛明  罗海明 《规划师》2009,25(3):39-44
从规划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不同类型的同层次规划,本文初步构建了公墓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在公墓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法规规章梳理、实证案例总结和民意问卷调查等三种途径,建立了包括三大类九小类的公墓体系规划技术标准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公墓体系规划的技术标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天堂乐园--论城市景观墓园之规划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文珊 《中国园林》2005,21(11):22-26
在墓地公园化的观念下,以城市景观墓园为主题,促使规划设计者以优良城市景观为目的,积极规划设计墓园,改变人们对墓葬的观念,为城市提供开放空间的解决方案.并以一假想基地为例,结合笔者指导学生操作练习,勾勒出一个新天堂乐园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墓园以诗作为构园置景的艺术蓝本,将主观情志寓于客观山水环境中,人化了自然。同时以文为媒,以情动人,铭刻对墓主的缅怀之情,进而"文因境生,景借文传"。诗心画眼、景面文心的艺术特质同样可运用在今天的墓园设计中,使景物更具深意,旨在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将健康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墓园的环境建设中,创造"彰功育人,化悲为力"的优美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金晶 《城市建筑》2014,(32):43-44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与殡葬文化相关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寻找哲学理论与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契合点。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探索形成既能满足现代生活,又能体现中国文化传承的现代墓园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20.
林小青  任彝  胡刚 《华中建筑》2011,29(2):116-118
从传统简单的墓碑罗列转换成了作为风景规划的墓园,墓园景观的含义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墓园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埋葬骨灰的功能,还承载了缓解祭祀人群的哀伤情绪,寄托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宁波同泰嘉陵墓园景观分析,阐述了新型基因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运用.设计探寻园林景观与建筑、现代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