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的驱动因子之一,但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因此解析植被动态对干旱的响应模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东北地区1982—2012年NDVI和不同时间尺度SPI/SPEI数据,分析植被绿度年际波动对气象干旱时间尺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在东北地区,与森林相比,草地和农田对干旱更为敏感;(2)植被绿度变化对长期干旱的响应更明显,但空间差异很大;(3)植被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段通常为6—7月,草地在9月份受干旱的影响也很明显。年降水量是东北地区植被干旱脆弱性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森林干旱脆弱性与年降水量呈非线性关系,降水量700 mm的地区森林干旱脆弱性最高,各植被类型干旱脆弱性均随海拔升高而加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干旱规划以及抗旱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
从多年平均降雨等值线、各雨量站历年降雨情况、历年距平曲线、降雨量频率、应用游程理论等多方面分析湘西自治州干旱规律、特性、得出干旱成因主要有大气环流的历年变化、地形地貌土壤性质的差异以及森林植被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森林植被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欠缺的国家,在水生态环境方面还面临着洪水、干旱、水污染较重、湿地减少及水土流失加重等严峻的问题。而森林植被建设对于增加降水、调节径流、减少洪涝与干旱灾害、减轻污染以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森林植被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闽北森林水源涵养效益和防洪减灾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观测资料,分析闽北森林植被蓄水削洪能力,结果表明,闽北现有森林植被一次性水源涵养(贮水)能力约为12.33亿m^3(62.78mm)。近年来闽北连续出现200~300mm以上大暴雨,超出森林植被蓄水削洪能力。为此提出修库、疏道、设防与治坡相结合的对策,尤其是重视恢复和提高闽北山地森林的蓄水保土功能,以形成一个协调的防洪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发数据,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数据,分析了1982—2018年黄河流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量化了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影响可利用多尺度SPEI和植被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具有最大显著相关性的月份来衡量;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呈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与多年平均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相似性,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增速大于蒸散发增速;干旱对黄河流域内58.48%区域的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累积效应,其中累积时间尺度为1~2月、6~8月和19~24月尺度的占比分别达到了43.58%、23.10%和16.96%;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时间尺度因植被类型和水文气候条件而异,干旱对北部靠近沙漠区域的草地和农田的累积影响是长期(>18月)的,对湿润半湿润区的草地和森林的累积影响是短期(≤4月)的;平均累积时间尺度随着年均SPEI的增加而下降,SPEI越大,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时间尺度越短。  相似文献   

6.
气候与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的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科学定量地界定气候与森林植被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贡献率,不仅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而且也是目前流域管理者所关注和面临的难题。为了给森林植被削洪减灾的作用大小和影响程度提供一个科学的量化依据,在论述森林植被的水文作用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气候与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影响贡献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显示,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及研究流域和尺度的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有关的普遍规律研究仍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7.
森林植被对水环境的保护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正面临着洪涝、干旱、水污染较重及水土流失加重等严峻问题。而森林植被建设对于增加降水、调节径流、减少洪涝与干旱灾害、减轻污染以及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干旱灾害是我国发生最为频繁、影响范围较大,并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气象灾害。由于干旱自身的复杂性及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干旱指标的确定和分析对干旱的监测及评估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变化中的气候一植被关系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将干旱指标从气象、水文、农业和社会经济4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干旱指标研究现状及最新动态,并指出其优势和不足,以此提出今后干旱指标研究重点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地蒸散发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0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植被呈现显著退化,揭示气候变化下科尔沁沙地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如蒸散发和植被)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对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发了水文过程与植被生长耦合的生态水文模型(WaVEM),模拟解析了科尔沁沙地各气象因子变化对实际蒸散发和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探讨了气候变化下科尔沁沙地植被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64—2013年间,在降水变化不显著而气温显著升高情况下,实际蒸散发和年最大叶面积指数均未发生显著变化。降水的年际变化是导致实际蒸散发和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潜在蒸发的影响次之。短期的干旱会导致植被锐减,而短期干旱结束后植被能够迅速恢复;多年连续干旱是导致科尔沁植被显著退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黄莹  吴丽娟  赵刚 《人民黄河》2023,(3):108-113+130
为了揭示季节性干旱对黄土高原植被物候的影响,基于1982—2015年的GIMMS NDVI、气温、降水数据,提取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季始期SOS、植被生长季末期EOS和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采用Sen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法探究黄土高原植被SOS和EOS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采用高阶偏相关分析法对不同植被类型SOS和EOS与季节性SPE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SOS在1995年开始发生突变,由推迟趋势转变为提前趋势,平均变化倾向率为-0.180 9 d/a;EOS在1990年开始发生突变,由提前趋势转变为推迟趋势,平均变化倾向率为0.094 2 d/a;当年春季干旱和年初冬季干旱会导致次年植被SOS推迟,上年夏秋季干旱会导致次年植被SOS提前;当年春季干旱和上年夏季干旱会导致植被EOS推迟,上年秋季干旱和年初冬季干旱会导致植被EOS提前。  相似文献   

11.
李岐春 《内蒙古水利》1994,(1):49-51,43
1 调查研究地区概况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平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气候、地形地貌及土壤分布都具有典型的过渡带生态地理特点.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都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81mm,平均气温0.7℃,≥10℃积温1800~3100℃,无霜期100~140天.赤峰市的土壤有山地森林土、褐土、栗褐土、栗钙土、风沙土和草甸类型土壤等等.植被组成主要是东北、内蒙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地区,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最大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的严重不足,正常降雨不能满足森林植被的最低需水量.集水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将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重建和退耕后保留农田高产高效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奈曼旗南部山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治理前植被稀疏,干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致使生态严重失调,农业生产条件差,产量低而不稳。要改变这种面貌,必须综合治理小流域,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植被,涵养水源,以改变现在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库区属湿润亚热带季风区,植物种类丰富,是华中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份。现存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山地和偏辟沟谷,三峡工程不同蓄水位方案都不会淹没大面积森林植被。库区分布的古老、孑遗植物和珍贵树种大多在海拔300米以上,只有个别珍稀植物位于高程150米或180米左右,因此水库淹没不会造成大量珍稀植物灭绝。水库淹没主要是对人工栽培植被、特别是柑桔林有影响。但库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水库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对柑桔生长有利,因此可将柑桔林等有计划地向高处发展。为合理利用库区植被资源,改善自然生态,应根据值物群落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种植和采伐,采取综合措施,全面规划,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森林植被变化对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森林植被变化对洪水一致性的影响,在中国长白山地区选用一些流域面积在1500km~2以下的有林和无林的测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有林的洪峰小于无林洪峰。为了检验这种森林植被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以汤河沿为例,当较大的洪水发生在植被较好的历史年代,如果不考虑这种森林植被变化的影响,将这种混合系列所求得之设计洪水用于无林情况时,成果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6.
郑生民  井涌 《中国水利》2006,(15):56-58
综合分析秦岭在我国自然地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论述秦岭山地的水文生态功能,及其“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战略地位。提出秦岭山地是中国南北之间最重要的一条水文分区界线、长江黄河两大水系重要的水源地、保育完整天然森林植被景观、水源涵养、保育生物多样性等五大生态水文功能,其复合生态与环境影响或控制中华文明和历史演进、当代中国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社会进程的两大战略地位,并提出恢复和重建秦岭山地水文生态系统功能的立体生态化保护性开发模式等五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态区是由于水文因素、地质因素、生物因素、气候因素、人类因素而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区域。通过研究生态地理区划及其演化,有助于了解中南阿拉斯加的地形地貌特征。文章在梳理生态地理区划的基础上,对阿拉斯加中南部地区的生态区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南阿拉斯加可分为6个生态区:库克湾生态区、科珀河(铜河)流域生态区、太平洋沿岸森林生态区、阿拉斯加山脉生态区、兰格尔山地生态区以及太平洋海岸山脉生态区。库克湾生态区植被丰茂,气候温暖。地貌从开阔的河流洪积平原变到泥炭地再变化到连绵起伏的丘陵。消退的冰川沉积形成许多小山丘;科珀河(铜河)流域生态区冬天气温比库克湾地区冷得多,夏季气温与库克湾地区相同,这里存在永久冻土;太平洋沿岸森林生态区空气中水汽丰富,气候十分温和。阿拉斯加山脉生态区内矗立着北美洲最高的山脉,绝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且除了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夏季都很温暖。阿拉斯加山脉生态区降水相当多,特别是在面向库克湾的山坡地区;兰格尔山地生态区火山活动十分不活跃,森林出现在海拔最低的地方;太平洋沿岸山地生态区山地上有十分丰沛的降水,许多山地植物群落尚未发育完全。由于气候的变化、冰川的进退等因素的影响,阿拉斯加的地理景观和树种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18.
民勤绿洲植被与气象因子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整个区域气象干旱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蒸发量、平均温度、降水量、平均湿度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年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影响程度较小。对民勤绿洲植被指数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同时深度解析干旱驱动因子与植被指数变化的关系,利用偏相关性分析得出植被指数与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 98、0. 997,与年蒸发X_2成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 901。从气象因素研究造成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表明年蒸发与平均湿度也是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选择2001-2015年MODIS NDVI(250m)及14个气象站点气温、降水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探究滹沱河流域近15年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分别从月、季节、年等尺度探究植被覆盖与SPEI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近15年滹沱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0.024/(10a)。(2)植被恢复以明显改善为主,覆盖范围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1.58%,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上游。(3)滹沱河流域SPEI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干旱程度有所降低,流域中游变湿趋势最显著。(4)6月、7月是干旱条件对植被覆盖影响最显著的月份,其中,6月气温对NDVI的影响大于降水,而7月降水对NDVI的影响大于气温;夏季干旱程度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最为明显;NDVI年际变化与SPEI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干旱对植被生长状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森林的水文效应,早为农林水利工作者和自然地理等科研工作者所重视。近年来人们在进行典型区实验观测的同时,开始注意大面积上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情势影响的观察与研究。1981年7月长江上游四川境内发生特大暴雨洪水之后,人们对森林的水文效应,特别是森林与暴雨的关系和森林的调蓄雨水、滞洪削峰作用问题更加关注,并引起了上下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