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数字化车间是将智能识别技术与柔性制造技术、生产组织系统以及其他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高度集成,构成具有自动化性质和综合信息流的集成制造系统。针对国内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检测车间相关设施不完备、数字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研究数字化检测车间的构建需求,提出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检测车间总体架构和构建的关键技术,为相关企业规划和建设数字化检测车间提供可参考的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传递和共享问题,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搭建面向企业业务流程模型,建立车间制造过程数据管理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异常纠正、时间配准、时序数据补足等数据预处理;并采用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实现纺织机械制造车间智能生产的数据集成与共享,为数字孪生平台、仿真优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设计和开发了数字化车间数据集成管理系统,通过融合SAP、SCADA等系统数据,实现生产进度跟踪、设备运行监控及生产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三维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满足车间的数据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某航天器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出层次化的数字化车间设备垂直集成模型和原则。设计了一套基于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 CAT)、以太网以及工控一体机的焊接车间设备信息化集成方案。介绍该项目中焊接过程数据采集的原理及方法,以及基于.NET框架用C#语言开发的焊接数据采集管理软件。该软件与车间生产制造管理系统(MES)连接,顺利实现焊接设备的信息化集成。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实现设备过程数据实时采集、远程管理,且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拓展。  相似文献   

4.
车间生产现场的数字化制造是实现面向制造过程信息集成的关键和企业实施敏捷制造战略的基础,也是当前面临的难点.文章在分析目前生产现场数字化制造所存在的问题和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特点基础上,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给出了基于无线通信、支持人机协同的生产现场网络信息化结构框架和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针对生产现场环境和无线终端设备的局限性,从信息推、拉技术相结合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任务导向的用户智能帮助两个方面,探讨了支持人机协同的人机接口设计问题,对生产现场的数字化制造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无线通信的人机协同车间数字化制造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制造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企业上层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也取决于车间底层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后者在一定意义上更加困难:普通机床造成信息盲区,车间布线困难,调度的不确定性等,传统的FMS排斥人的参与,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人机协同车间数字化制造模式:它是一个三层结构,即基于有线和无线局域网的管理层、掌握车间数字助理的现场调度员层和采用掌上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设备层;车间数字助理通过802.11x和管理层与设备层通信;数控系统由掌上部分和嵌入机床的固定部分组成,彼此通过蓝牙通信.采用Windows CE.NET作为车间数字助理和数控系统的操作系统平台.采用人机协同的多Agent调度策略.新的数控系统把以机器为中心的操作模式改为以人为中心,一人能同时操作多台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构成一个人机协同工作的加工单元,比传统的FMS更灵活、更可靠.  相似文献   

6.
基于SOA的数字化模具设计制造集成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面向模具企业信息化,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数字化模具设计制造集成平台,研究了基于SOA企业应用集成的若干关键技术,实现了平台原型系统.模具企业内部、客户及供应商间的应用通过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以松散耦合的方式集成在一起,实现了数据、流程与知识三方面的共享与协作.该平台的应用为解决模具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设计、制造集成问题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化制造软件中建立数字化车间,需要有足够的数字设备,如机床、刀具、夹具、装卸设备及检测设备等,为方便用户对数字化机床的查询及调用,建立了基于Access的数字化机床数据库.并以Visual C+ +6.0为开发工具,采用ODBC技术实现了对机床数据库的访问和管理操作.  相似文献   

8.
《模具工业》2013,(7):I0002-I000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加工技术进入亚微米、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网络化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制造正在兴起,以高端设备为技术平台的数字化制造提升了智能制造的新阶段,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已成为技术最活跃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9.
DNC是实现制造信息集成的一种典型形式。为了适应管理层、技术层对车间实时信息的需要.文章首先研究了基于DNC的制造信息集成模型,并在分析制造信息流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以太网的车间网络结构和信息交换方式,提出了一种数控设备信息采集方法。最后通过制造信息集成系统的软件实现,证明了该模型和网络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关键环节,而目前生产车间存在生产过程不透明、生产信息集成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车间生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框架;并对三维虚拟车间环境的构建、信息集成可视化以及设备状态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数字化车间生产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实现物理车间的"虚拟映射";最后,通过某生产车间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