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EHM)和苯乙烯(St)为原料,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改性凹凸棒(OATP)为无机添加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高吸油树脂。探讨了St、BPO和OATP质量分数以及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用响应面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FTIR、TGA、SEM等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St用量为52.54%(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m(2-EHM)∶m(BMA)=1.0∶1.5、BPO用量为1.95%(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DVB加入量为0.60%(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PVA加入量为3.00%(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OATP用量为2.00%(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聚合温度82℃、反应时间70 min、微波功率为700 W时,所制得的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最大,对四氯化碳、二氯甲烷、甲苯和二甲苯的吸油倍率分别达到37.24、30.50、19.64、16.81 g/g;添加OATP后树脂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2℃。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运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自溶胀型高吸油树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分散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BMA):m(St)=5:5、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分散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0.5%、2%和2%时,吸油树脂吸油倍率达到14.12 g g 1,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此时吸油速率最大;通过热重表征和重复吸油试验,合成的高吸油树脂能够重复吸油多次,第五次的吸油倍率能够达到第一次的93%。  相似文献   

3.
以BMA、2-EHM和St为合成原料,BPO为引发剂,DVB为交联剂,PVA为分散剂,应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P(BMA/2-EHM/St)高吸油树脂。主要探讨了聚合温度、聚合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St)=60%、m(2-EHM):m(BMA)=1:1、w(BPO)=1.7%、w(DVB)=0.5%、w(PVA)=3%,聚合温度86℃,反应时间为6h时,所制得的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最大,对甲苯的吸油倍率分别达到14.24g/g。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酯类接枝型高吸油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丁二烯(PB)为改性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甲基丙烯酸丁酯(MBA)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高吸油树脂。分析了改性剂的用量对树脂吸油速率和吸油倍率的影响,研究了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以及聚合温度等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B后,可以显著提高树脂的吸油速率,其饱和吸油时间为2~3h;高吸油树脂的最佳配方为m(St)∶m(MBA)=1∶1,油水比1∶3,w(AIBN)=1.0%、w(交联剂)=1.0%和w(PVA)=0.3%(相对于单体质量而言),聚合温度为78℃;由最佳配方合成出的高吸油树脂,其对甲苯的最大吸油倍率为17g/g。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单体,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作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体系中单体组成及配比、交联剂、分散剂及致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MA):m(BA):m(St)=33:67:12,w(DVB)=1%,w(PVA)=1.2%,w(CHCl3)=35%时,所合成的树脂吸油性能最佳,其对柴油、甲苯、四氯化碳的饱和吸油倍率分别可达11.2g/g、18.9g/g、27.4g/g。  相似文献   

6.
以油酸十八酯(OC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反应型低聚硅氧烷(OSS)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配比、溶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为1.6(wt)%,交联剂(OSS)用量为0.25(wt)%,单体配比m_(ST):m_(BMA+OCA)=1:1.5,溶剂甲苯(MB)用量30(wt)%,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5h时的条件下,所合成的树脂吸油性能最佳。该树脂对氯仿和柴油的吸油率可达78.6g·g~(-1)、32.1g·g~(-1),保油率均达到92.5%,可重复使用8~10次。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的共聚物P(BMA-St)。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对产品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St加入量对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Kissinger热分解动力学模型对BMA和含质量分数40%St的P(BMA-St)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BMA-St)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的反应活化能(E)分别为97.914,107.325kJ/mol,而PBMA在空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下的E分别为61.543,76.992kJ/mol,可见St的加入提高了PBMA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类高吸油树脂。通过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等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的高吸油树脂最佳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n(BMA)∶n(BA)=0.67,BPO质量分数为0.5%,DVB质量分数为0.5%,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且其质量分数为3%时,树脂的形态结构最好,且吸油率最大。研究表明,树脂可吸收四氯化碳11.2 g/g,甲苯6.0 g/g,汽油3.9 g/g,柴油2.2 g/g,且树脂的保油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BMA、2-EHM和St为合成原料,BPO为引发剂,DVB为交联剂,PVA为分散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了P(BMA/2-EHM/St)高吸油树脂。主要探讨了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700W,聚合温度80℃,反应时间70min时,所制得高吸油树脂对甲苯的吸收倍率可达到18. 84g/g。  相似文献   

10.
王馨培  李丝华  任朋  李妍  李秋荣  王绎涵 《精细化工》2015,32(4):361-365,375
该文以滤纸为模板,通过浸渍-高温煅烧法制得具有生物形态的氧化铝,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所制备样品的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高吸油树脂。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反应条件:分散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5%、改性氧化铝的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4%,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树脂的吸收倍率较原树脂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复合树脂能够反复使用多次。对改性前后的氧化物进行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以及动态疏水性分析,并对复合高吸油树脂进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TG-DTA)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