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热管强化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强化吸附式制冷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设计了利用高效传热元件热管作为内翅片的吸附床。在能量守恒关系和吸附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吸附床的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求解结果表明利用热管元件可以显著的改善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过程,缩短了吸附式制冷的循环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该数学模型为吸附床的设计参数的选择和优化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内传热传质耦合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  王如竹 《新能源》1999,21(3):6-11
用多孔介质理论方法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并相应地按多孔介质的质量、动量、能量传递过程建立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内传热传质耦合求解的数学模型。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对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进行了热动力学分析与计算,并可进一步用于系统的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内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一简化吸附床模型中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吸附床内的热传导方程和换热管内流体的能量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利用控制容积法进行模拟数值计算,在计算模型中加入随时间变化的边界条件,得到吸附床内吸附剂和换热管内流体的两种互相耦合的温度分布,为吸附床的实际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吸附床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作用和功能,比较分析了现有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吸附床。通过两种吸附床装置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合理设计太阳能吸附床装置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传热传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惠  吴静怡 《新能源》1999,21(11):28-33
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吸附床传热传质研究的发展及现状。将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分为3类进行了讨论:(1)均匀温度场模型;(2)均匀压力场模型;(3)非均匀温度场和压力场模型。以具体的吸附器结构为例,详细描述了不同数学模型的前提建模方法和适用范围,指出了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值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蔡宏伟  刘震炎 《节能技术》2005,23(2):108-111,145
介绍了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三种强化传热模型结构设计方案。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这几种吸附床模型结构进行了传热数值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模型结构中的温度场分布,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案。分析的结果可以对今后管式吸附床的强化传热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的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依据Polnyi吸附势理论和D-R方程对系统的吸附一解吸过程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描述,着重对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实际应用技术分析。主要必须考虑:在对吸附系统的研究中引入“非平衡吸附”概述进行了动态吸附速度的测定,尽可能地选用带有吸收膜的集热器,以及改善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等。  相似文献   

8.
罗会龙  李明 《新能源》2000,22(11):10-12
描述了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内传热过程的强化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典型结构的吸附床,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吸附床。  相似文献   

9.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描述吸附容量的D-A方程、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新型热力循环的潜力与可行性、吸附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和优化控制、实际吸附循环理论以及双效/多效吸附式制冷等是吸附式制冷尚需进行研究的基础课题。本文对固体吸附式制冷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太阳能驱动的吸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利用太阳能,且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制冷技术。文章对太阳能驱动的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开展太阳能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李秋英  魏琪 《节能技术》2006,24(6):527-530
为缩短吸附制冷周期,采用两床交替吸附/解吸结构,并采用管内走传热介质,管外填充吸附剂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着重对吸附床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吸附床内压力,某些点温度以及吸附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说明此吸附制冷系统有较好的传热效果,为吸附床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是提高吸附式制冷效率的关键,优化吸附床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效率,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和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量(specific cooling power, SCP)。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几种新型吸附床的类型,综述了吸附剂侧的固化吸附剂和涂层吸附剂,以及换热器侧的新型换热器结构。最后阐述新型吸附床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吸附床的换热能力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各项性能有显著影响。文章针对应用于吸附床的传统换热器和扁管换热器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新型平行流铝扁管吸附床,并建立了该吸附床的二维传热模型,以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分析指标,分析翅片的间距、高度、厚度,以及吸附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调整吸附床的结构,提高其换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翅片高度约为70 mm时,吸附床的换热能力达到峰值;当翅片厚度大于1.5 mm时,翅片厚度的增加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比较微弱;当吸附剂体积分数由0.25逐渐增大至0.45时,吸附剂的等效传热系数约增加了50%。  相似文献   

14.
主要汇总了国内外纳米流体传热强化技术的研究成果,对纳米流体传热强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针对纳米流体的物性参数及流动情况,分析了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机理;并具体阐述了纳米流体的主要物性参数——导热系数和粘度的影响因素;叙述了纳米流体的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吸附器中强化热传导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朱冬生 《太阳能学报》1998,19(2):186-190
针对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循环过程中,吸附剂热传导性能低的特点,研究采用高分子复合强化吸附剂提高其传热性能。发现少量导热高分子材料在吸附剂颗粒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导热网,可使吸附剂的有效导热系数提高2—4倍,且吸附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王令宝  卜宪标  马伟斌  陆振能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3):366-371,396,397
为了开发出利用余热进行吸附制冷的高性能吸附剂,采用浸渍法在真空下将氯化钙担载于粗孔硅胶上,制备了硅胶/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测试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测试结果表明:浸渍法得到的复合吸附剂对水具有更大的吸附能力,在20%的湿度下,复合吸附剂在2h的吸附量为15.64 g/100 g吸附剂,是单一硅胶在相同条件下吸附量的8.06倍。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制作了一台小型吸附制冷机并进行了测试,当热源温度为90℃,冷却水温度为35℃时,在整个循环周期内(15 min),制冷功率为0.705kW,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SCP)为70.51 W/kg,COP为0.25。  相似文献   

17.
船舶余热固体吸附式制冷可行性分析和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洪峰  张兴彪  王雪章  潘新祥 《节能技术》2007,25(3):238-240,246
目前利用船舶余热的吸附式制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渔船上,对在远洋船舶上应用的研究还仅仅是初步设想.本文探讨了利用远洋船舶柴油机余热进行固体吸附制冷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摸拟船舶余热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气体燃料的燃烧特点,研究开发了热管式强化传热燃气热水锅炉.阐述了此种型式锅炉的基础实验、结构设计及计算要点.实测及运行经验表明,此系列燃气锅炉具有强化传热、洁净燃烧、高效节能、低排放、经久耐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固休整有附式制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及工业余热的对环境无不新型制冷技术,对固体吸附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 总结,对固体吸附制冷技术近两年的一些研究热点及其产业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