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14)
<正>黄陵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而且黄帝文化历史悠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县生态旅游产业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当前影响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提出了相关有效的措施,希望能够对这些矛盾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我县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1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基本阐述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在当地旅游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桥山黄帝陵区3000多株千年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并逐渐升级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这种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特色旅游、全域旅游等产业发展新导向开始逐渐被提出。由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为此,本文将以"基于旅游发展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探析"为题,以当代旅游发展导向为切入点,在简要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方法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9)
以江苏省宿迁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为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等方法,分析宿迁市体育生态旅游产业人文资源等区域竞争优势,以打造"楚风水韵,休闲绿都"为城市旅游品牌,探讨体育生态旅游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宿迁市体育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6,(12)
城市型岛屿凭借稀缺的城区滨水景观资源,成为近年来的旅游新热点,但面对"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严重。文章以襄阳市鱼梁洲总体规划为例,以生态旅游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型岛屿的开发特点进行分析,探索适合城市型岛屿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和规划模式,并从开发适宜性分析、功能分区、布局规模、旅游产业和可持续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对岛屿发展格局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北海湿地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是云南新兴的旅游产业。因其景观的特殊性、唯一性、复杂性及其完善的生态系统,是云南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针对北海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其生态系统特点及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究北海湿地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模式,提出采取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树立低碳环保理念,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合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加强环保普及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科学设计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多元化开发北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等措施,以促进北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正先 《中外建筑》2010,(6):107-109
本文以湖南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太阳山生态旅游规划为例,分析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给出了旅游规划的整体构思,总结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的规划思路,从而促进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村庄规划的新要求与新目标,结合旅游型村庄优势与特征,提出"三农为本、旅游度假+、共建共营"的村庄产业发展思路。并以广西阳朔县凤楼村为例,分析了其现状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针对性制定以全要素生态旅游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思路、构建多方共营的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并最终形成"一廊五园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期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实施。  相似文献   

8.
李兴振 《建筑结构》2021,51(15):后插13-后插14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理念的持续渗透,以及"两山"理念下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落实,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供应链日益完善,为满足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景观规划与设计形式发生了名下变化,在强调环境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融入乡村生态旅游经济之中,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乡村旅游环境,促进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桂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探讨关于桂林建设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的方法策略,以分析桂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以此把"一带一路"规划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充分实现国际化旅游交流,将桂林打造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更好地助力桂林旅游国际化发展。本文分析桂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以此改变传统旅游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新型的旅游方式,为相关地区发展方向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居平 《山西建筑》2013,(36):20-22
通过深入调查宁夏沿黄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沿黄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的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探讨了宁夏沿黄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思路和模式,以促进沿黄城市带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既能保持乡村生态优势和基础,又能吸引城市人口到乡村休闲旅游,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因此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乡村发展的模式之一.该文针对生态旅游型乡村规划,引入系统思维模式,从生态系统、产业、人居环境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乡村规划的工作目标,并构建三者协同发展的规划模式,希望为乡村规划理论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乡村旅游规划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基本原则,强调乡村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协调生态旅游产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生态协同发展,加快乡村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构建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产业机构体系。因此,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5):248-24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旅游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程度也日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旅游这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出现了,生态旅游既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需要,又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受到较小的或不受到影响,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现有的旅游资源持续发展下去,本文就生态旅游进行简述,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
农业旅游就是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发展农业旅游不仅可以实现对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能实现对区域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深层内涵为切入点,对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研究,以望促进我国农业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两年提出的旅游开发新模式,全域旅游理念已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核心指导思想,传统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需要,必须从景点开发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作为全国"全域旅游"发展较早的探索者之一,桂林以"两江四湖"建设为龙头,将"全域旅游"范围扩大到全市,计划"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东、西、南、北、中5条山水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桂林至兴安、全州、灌阳的北线(简称桂林北线)全域旅游区是桂林市确定重点打造的5条全域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基于此,提出桂林北线旅游开发的具体方向和线路,有助于桂林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也为桂林北线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4)
旅游产业做为镇安县的三大支柱产业,在历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游客的持续推进下,我县的旅游产业初显成效。在看到发展的强劲势头之时,必须清醒的看到与相邻县市的差异,探索新机制,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新潜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9)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中首先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然后对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基于CBE模式,结合旅游行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自身升级是重点,旅游产品升级是根本,旅游品牌是旅游景区和城市无形资产浓缩,以厦门市北辰山省级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案例,浅谈建设美丽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和措施,应注重发展模式,注重规划设计,注重优化建设,创新施工管理,根据国家工程建设及4A级景区规范标准,合理规划设计,结合景区实际,创新景区建设施工管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独具特色国家核心品牌,提升旅游品质,最大限度满足旅游需要,提升城市品牌,推进旅游战略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厦门,直至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
本文在原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南原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思路,分析了可行的海南原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人们进行海南原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探索出一条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生态旅游居住是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居住的严格性直接决定着生态旅游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长泰富甲桃源旅游居住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长泰富甲桃源生态旅游居住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