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电子器件"是微电子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各种微电子器件的原理和特性,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深造打下了理论基础.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课程组深入探讨了在"微电子器件"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提出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原有“微电子器件”课程体系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通过教学目标的全面化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同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微电子器件”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为社会提供更加适合工作岗位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院专业基础课微电子器件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我们采用先定性再定量、抽象概念形象化及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其结果是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微电子器件”课程自身特点,尝试使用选择法、启发式结合关联法、类比法、实践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专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庭 《电子》1991,(1):60-65,55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在“微电子器件”的课堂教学中,将课堂讲授、实验测试和器件仿真三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微电子器件”课程的三元教学新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有效加深学生对器件物理机制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功文 《半导体技术》1989,(3):64-64,F003
最近两年里,微电子器件家族增添了一个新成员,它是半导体技术与真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就是真空微电子器件或真空半导体器件.由于它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潜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它采用类似于集成电路工艺就可以制造出来,引起了美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的注意,并且积极地进行着这种新型器件的研究.1986年12月美国宣布制成了第一支真空FET.  相似文献   

8.
当前,注重对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培养的探究式小班(seminar)教学模式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介绍了我校"微电子器件"课程在探究式小班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构建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的探究式教学形式的具体措施,最后还介绍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9.
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数字逻辑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中体现的哲学思想、逻辑设计过程中体现的管理思想、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背后的政治经济学等多个维度都有很丰富的思政元素值得挖掘,围绕着可编程门阵列知识点学习,对唯物辩证法、管理学、中美芯片之争等思政元素进行了分析,探索将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学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传统的微电子器件 70年代以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三年约翻两番,线宽则缩小到0.7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现代科学技术史上是罕见的。 目前,16Mb DRAM芯片已大量使用;64Mb DRAM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的能力;256Mb DRAM已在实验室开发成功,至少有IBM公司与东芝公司结盟,西门子公司、NEC公司与三星公司结盟,正在大力开发这一产品,并计划在1998年左右使这种芯片上市。下一个目标就是制成1Gb DRAM,它需要使用0.2μm以下的光刻技术,许多半导体公司认为,在2000年左右制成这种芯片是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全方位人才,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的融合统一。从课程知识点、敏感话题、杰出人物、实验实践等多角度深入挖掘“信号与系统”思政元素,并在课程中践行思政,在完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国情怀及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其中最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工作,有助于推动课程过程中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本文以此为目标,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平台,突出“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探索高校工科课程思政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统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随机过程”这种带有明显数学特征的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德育元素,存在两大障碍:一是要理清新工科建设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的关联性,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考评机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课程与专业的特点,本文建立了新工科建设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关联模型,并由此提出了“随机过程”的课程思政模式,制定了可行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考评机制。目前的实践效果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研究生教育中全方位课程育人,在“信息论”必修基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具有扎实学识和高尚品德的专业技术人才。从科研项目、信息前沿、名家大师、时政案例、研究阅历等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信息论”思政元素,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政育人,强化研究生的工程化设计思想与学术创新意识,塑造大国工匠精神和高尚职业操守,激发科技报国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经。“智能电网”是电气工程专业任选课,主要介绍电网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围绕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融入点,最后通过课堂教学对“智能电网”课程思政进行实践检验,以期为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德为先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如何将课程思政的思想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巧妙渗透到课堂中,是未来高等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农林高校电气类专业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具有思政元素且特色鲜明的电气专业教学体系,提出面向“三农需求”的“一主线、四段式、八深入”课程体系改革融入构架,并给出以“林区新能源发电技术”为例的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实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论与编码”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找准课程思政的两个切入点,挖掘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以及它们与这两个切入点的融合,探索思政课堂的教学实施方法。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正确方法论和价值观的传导,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补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电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深入挖掘其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对于理工科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电类实验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分析了实验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找到思政教育与实验教学的契合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实验教学,探索了实验思政的教学方法,为实验思政的改革实践提出了思路和建议。以“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中国民航大学进行实验思政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实践,致力于从个人品能、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社会效能等多维度协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开展,“通信原理”教研组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特点,在传统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引入辩证法思想,增加科学思政元素,建立完善的思政元素库。根据教学反馈,发现不仅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也加强了科学思维训练,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