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东草河地区铀多金属矿位于北祁连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该区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铀矿化与含铀建造、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岩浆活动及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区域上主要出露元古界中—深变质岩,古生界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火山岩,中生界海陆交互相、河流相碎屑岩及新生界河流洪冲积相碎屑岩等。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北北东及近东西向次级构造发育。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从基性—酸性均有出露。  相似文献   

2.
江西婺源地区中元古代变质岩类型以浅变质的板岩、千枚岩、变余火山-碎屑岩及变火山熔岩和变质较深的构造片岩组成。根据岩石化学特征、变质作用类型和地质构造活动,恢复其原岩为一套泥质沉积和火山岩。中元古代地层发生区域变质的主要时间为晋宁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青海格尔木市雪山峰地区新发现一套新元古代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一套未变质的沉凝灰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研究。用LA-ICP-MS测得锆石年龄为958.4±5.3Ma,时代为新元古代。在区域上该套火山岩显示为次深海相喷发沉积的产物,沉凝灰岩的构造环境为洋壳俯冲火山弧环境。通过该发现及研究以期望能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青海南山首次发现的兴凯期变质侵入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化隆岩群中,铀—铅同位素年龄值为(742±34)Ma(MSWD=8.2),时代为新元古代。岩浆成因属地壳物质重熔型,是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该变质侵入岩的发现,代表了该区有兴凯期构造热事件的产物。对于南祁连华南纪基底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恢复和确定拉鸡山造山带发展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铁矿以沉积变质型为主,成矿围岩一是密云群古太古宙变质岩(表壳岩),分布在密怀地区;二是中太古宙沙厂英云闪长质片麻岩(TTG岩),分布于表壳岩的周边。变质岩区断裂构造经历了多次韧性—韧脆性—脆性的变形过程,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主要三期。变质铁矿主要矿体呈似层状,矿石主要为磁铁石英岩。对北京市沉积变质铁矿资源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找矿方向进行研究,找矿重点地区为变质岩区,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扬子板块西缘的康滇陆块上分布有一套变质程度深浅不一的前震旦纪变质岩系,长期以来对这套变质岩的温压条件研究相对薄弱。笔者等以四川米易海塔地区前震旦纪五马箐组中的黑云斜长角闪片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矿物化学分析、变质P-T条件计算,结果表明:黑云斜长角闪片岩峰期矿物共生组合为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榍石,其峰期变质条件为T=599℃,P=0.22 Gpa,其变质相为角闪岩相。米易海塔地区前震旦纪五马箐组经历了中温低压型变质作用,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地幔柱活动时期的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藏北亭贡地区广泛分布的变质岩,对其不同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变质相特征、变质作用类型等进行研究。发现测区内变质作用及其演化是个复杂的过程,区域变质、接触变质以及动力变质等多种变质作用类型共存。重点对变质作用相互叠加关系及地质事件对变质作用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建立本区变质作用序列,为藏北亭贡地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关于锡林郭勒杂岩,前人有两种相异观点[1-4],一种认为,它是由深成岩体受剪切作用变形变质而形成的正变质岩,其形成于早古生代;另一种认为它是由碎屑岩-火山岩经过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副变质岩,时代属于前寒武。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锡林郭勒杂岩之中各类岩石具有相同的变质变形特征,互层关系稳定,是一套连续的岩层,原岩应为滨浅海碎屑沉积夹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锡林郭勒杂岩的变质年龄揭示了一次重要构造运动,标志着华北板块北缘结束元古代陆缘发育进入古生代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学斌 《甘肃冶金》2011,33(2):82-84,88
矿区位于祁连地槽,次级单元位于北祁连地向斜带妖魔山-青山地向斜狼豺沟脑-寺台子山褶皱束中,构造较为复杂.石灰岩矿位于北祁连地向斜带北缘,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产于中奥陶统妖魔山组地层中,属地槽型浅海沉积矿产.已探明的矿山为西沟大型石灰岩矿,储量在2亿吨以上.本区石灰岩属地槽型浅海相化学沉积矿床,后经区域变质作用普遍重结晶...  相似文献   

10.
甘肃地区有着非常广阔的地域面积,北山、祁连和秦岭等都历经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正是由于该区复杂的地质演化特征,促进来该区特征及不同成因金矿的形成。由于甘肃地区特殊的构造、变质、地层、岩浆以及岩性等控制,甘肃地区主要划分为北山、祁连和西秦岭等几个金矿成矿带。下文结合实践,对甘肃地区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对甘肃地区金矿成因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化石沟铜矿区位于南祁连西南缘之阿尔金与南祁连构造带的交会部位,是研究祁连—柴北缘构造—岩浆系统演化的关键地区。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泥盆—石炭系阿木尼克组和石炭系克鲁克组,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发育。石炭纪克鲁克组中的大理岩,受侵入岩破坏,大部分呈残留体存在,与晚古生代石英闪长岩等共同构成沿化石沟的环形构造,前人认为其属于岩浆成因的碳酸岩。本次研究分析了克鲁克组大理岩的C、O同位素组成,δ^13CPDB和δ^18OSMOW值分别为-9.3‰-0‰和14.44‰-31.76‰,明显区别于碳酸岩,类似于沉积的碳酸盐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石炭纪克鲁克组大理岩应该形成于祁连—柴北缘造山作用停止之后,古特提斯洋发育的海相环境,而部分较低的δ^13CPDB和δ^18OSMOW值可能与侵入的石英闪长岩岩浆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12.
北祁连浪士当地区元古代基底地质特征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冶金》2015,(4):96-102
托赖岩群是浪士当沟地区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泥质、长英质变质岩大多为铝过饱和型和Si O2过饱和的岩石,轻重稀土间分馏较强,Eu亏损明显;铁镁质变质岩石以高钛、高碱、低硅为特征,大部分岩石Si O2不饱和,稀土配分图上显示较弱的分异模式。通过原岩恢复认为托赖岩群的原岩建造为一套以泥质、泥砂岩沉积碎屑岩类为主,夹碳酸盐岩和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环境应为活动陆缘伸展型裂陷盆地。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获得托赖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年龄为1537.0±5.3Ma,表明托赖岩群的成岩年龄可能下沿至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13.
矿区属祁连—北秦岭地层大区北秦岭分区,韧性断裂构造发育,经历了长期持续的构造运动,变质作用以区域高级变质作用为主,变质程度达片麻岩相,局部达混合岩相,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该矿床成因类型划为热液型。  相似文献   

14.
演武地区延10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重要油层组之一,但对其沉积相的相关研究较为贫乏。结合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通过对演武地区延10段的岩石学特征、泥岩颜色、沉积构造等特征的综合研究,并结合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等地质理论,认为演武地区延10油层组属于河流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相,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河道砂坝、泛滥平原等两个沉积微相。根据延10段沉积微相的展布及演化规律,并结合其区域沉积和构造背景,建立了研究区延10油层组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5.
龙木错-双湖变质带由复杂的变质岩系岩石组成,表现为较典型的蛇绿构造混杂岩特征。该带经历不同的变质作用,浅变质岩系分布面积较广,总体变质程度不高,而变质程度较高的角闪岩相变质带与南侧蓝片岩-榴辉岩相高压变质带,大致沿龙木错-双湖结合带近东西向展布。根据各变质岩系岩石的变质作用期次,大致恢复该高压变质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侯毅 《甘肃冶金》2017,39(5):73-75
甘肃寺沟门金矿位于祁连-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关子镇-李子园新元古-早古生代裂陷火山-沉积带中的东部,处于连接祁连与北秦岭造山带巨大的反"S"型构造带构造线由近南北向转入近东西向的地段。赋矿层位主要为震旦-奥陶系李子园群木其滩组绿片-低角闪片岩相的中浅变质地层,受关子镇-元家坪韧性剪切带派生的一系列次级断裂控制,与各种岩脉关系密切。笔者在总体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标志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范永红 《有色矿冶》2021,(2):1-3,18
陈家堡子白云岩矿床产于辽河群中部以及下部碳酸盐岩中,其原岩建造应属浅海相化学沉积碳酸盐岩建造,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重结晶,局部含镁质热液富集交代形成白云岩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四川米易地区前震旦纪五马箐组的变质-混合岩中发现了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混合岩型铀矿,而有关其变质岩特征及原岩恢复研究对查明区内混合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套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变质原岩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火焰山—折腰山铜矿区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东段,矿床赋存于石英角斑凝灰岩中。矿区褶皱构造为一小型短轴背斜,断裂构造为折腰山-房子沟逆平移断层。强烈的绢云母化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绿泥石化与铜矿体关系十分密切。矿床成因为变质喷发—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0.
获各琦矿区新元古代渣尔泰群变质—变形作用强烈,后期变质—变形作用使矿体接受了多期次的变形改造。露头构造解析、显微构造观察以及变形石英EBSD组构分析揭示出矿区主要经历了2期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剪切作用,第一期为NW-SE向高温剪切作用,变形温度在600℃左右;第二期为NE-SW向低温剪切作用,变形温度较低。依据硫化物显微组构等特征分析,初步认为矿体遭受后期区域变形改造明显,矿体的贫化和富集是变质—变形作用导致硫化物活化、迁移和重新就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