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家铭 《石化技术》2022,(6):114-11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野外露头特征、颜色特征、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等相标志的详细分析,确定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发育2种沉积相模式,进一步划分5种亚相及8种微相类型。本溪-太原组沉积时发育海相障壁海岸-潮坪沉积体系模式,储集砂体主要为潮道、砂坪、障壁砂坝微相;山西-石盒子-石千峰组沉积时,沉积环境过渡到广泛的陆相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砂体主要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高能沉积微相形成的储层具有“相对高孔渗”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好,为有效储层发育区,钻遇气层占比大。  相似文献   

2.
白垩系Mishrif组是伊拉克南部碳酸盐岩主力产层,属于典型的碳酸盐缓坡沉积,其中内缓坡高能滩相是优质储层最发育的部位。通过对伊拉克南部多个油田资料深入分析,发现Mishrif组中普遍存在有潮道沉积特征的优质储层,且多数潮道沉积在过去被当作另一种滩相沉积。笔者综合大量的岩心、铸体薄片、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分析后,证实这部分储层为潟湖环境中潮道沉积,其分布广泛,是具有代表性的沉积亚相。潮道沉积岩石颗粒分选、磨圆较好,发育层理构造,粒级向上表现为正韵律或均质特征,对应为“钟形”或“箱形”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弱波峰夹层地震响应特征,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分布,整体上表现为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特征。该研究说明碳酸盐岩地层中也发育成规模的潮道沉积,对缓坡背景下沉积模式研究是重要发现和补充。碳酸盐缓坡潮道的认识也为储层预测提供了新思路,进而为该类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与调整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量钻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试采资料,在油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西区长3油藏的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3油藏属于典型的构造-岩性复合油藏,沉积相带、储层物性、鼻状构造等因素对其油气的分布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区内长3油层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主体发育区内砂体厚、规模大、岩性均匀,是优质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区带;砂岩储层物性越好,含油级别及饱和度越高;鼻状构造对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的油气分布影响较大,表现在构造高部位含油性好,构造低部位含油性变差或不含油,对物性差的储层的油气分布影响减弱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斜坡中的残丘边缘地带,发育裂缝和溶孔,占整个储层的24.6%;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与泥云坪过渡带,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残丘内,发育溶孔和晶间溶孔,占整个储层的42.5%;Ⅲ类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潮上泥云坪,位于洼地或沟槽等地貌单元,孔隙类型以晶间孔为主,占整个储层的32.9%。  相似文献   

5.
通过薄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龙门山前石羊场-金马-鸭子河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高频层序、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结合储层测井解释结果,总结储层在层序和沉积微相中的分布,分析层序沉积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结果表明,雷四上亚段构成一个完整四级层序,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多个五级和六级高频层序。高频层序的向上变浅沉积旋回特征明显,横向对比好。雷四段上亚段在研究区主要为潮坪相沉积,主要发育潮间带和潮下带亚相,纵向上岩性多变,横向上分布较为稳定。潮间带是储层发育的有利亚相,可划分为云坪、藻云坪和灰云坪等微相;潮下带可划分为灰坪、藻灰坪和云灰坪等微相。潮间带粉晶云坪、藻(层叠)云坪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微相,一般发育于上、下两个储层段高频层序中、上部,储层旋回对比性好。高频层序控制潮间带有利沉积微相分布,对后期成岩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储层空间展布与储层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大牛地气田石炭系太原组各类沉积物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组砂岩具有石英颗粒含量高、分选好的微观特征,宏观分布具有相对平直、宽度较窄、厚度相对较大的条带状展布特点;太原组储层发育纵向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似"单向"水流构造、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等,为典型的潮汐作用形成;结合储层岩石粒度分析、测井相类型分析,可识别出浅灰-灰白色块状层理石英砂岩相、浅灰色交错层理石英砂岩相、灰色波状层理细、粉砂岩相和深灰色微晶灰岩相等岩石相类型:太原组为潮坪相潮间带沉积,发育潮道、潮沟、潮池、泥坪、泥沼坪等微相,有利储层为潮道及潮沟砂岩。  相似文献   

7.
辽河坳陷锦采中下台阶古近系储层沉积与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辽河坳陷锦采中下台阶断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体系、沉积模式、沉积微相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该区以沙三段下亚段为界分为2个构造层,下部构造层发育北东向西倾正断层,上部构造层受重力作用和北东走向的西倾断层控制.主要目的层段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2种沉积亚相和5种沉积微相.根据储层的发育情况,对沉积相、砂体成因、储层类型、物性、成岩变化及孔隙类型、结构特征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沙三段和沙二段为主要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灯四段气藏为受风化壳古地貌控制的大型碳酸盐岩古岩溶气藏,丘、滩相主要发育于台缘带,地震预测储层大面积连片发育。但是近期部署在磨溪区块台缘带的几口探井相继失利,为寻找其失利原因,在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重点刻画灯四段沉积相相变,分析相变对后期风化壳岩溶及岩溶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受桐湾Ⅰ幕形成的剥蚀面影响,台缘带内存在丘滩体与滩间海沉积的相变;(2)在相对隆起区域灯四段丘滩体继承性发育;在相对低洼区域,灯四段以填平补齐沉积为主,主要为滩间海沉积微相,不利于丘滩体发育。结论认为:沉积微相变化控制了研究区台缘带岩溶储层展布,在滩间海沉积微相区域,岩性致密,裂缝欠发育,不利于后期岩溶改造(岩溶储层厚度一般小于10 m);在丘滩体发育区域的相对隆起部位,裂缝发育,有利于后期风化壳岩溶的形成,同时岩性主要为富藻白云岩,有利于表生岩溶溶蚀孔洞保存(岩溶储层厚度介于25~50 m)。  相似文献   

9.
黔南独山地区上石炭统大埔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黔南地区上石炭统发育一套巨厚层碳酸盐岩沉积,其具有分布面积广、地层发育完整、沉积厚度大等特点。然而,该地区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做好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对黔南海相地层资源潜力和前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野外实测资料、室内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鉴定及储层物性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大埔组各种岩性的储层特征。大埔组岩性主要为生屑灰岩、微晶灰岩、云质灰岩、(含)灰质云岩、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原生孔隙相对不发育;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整体属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为岩性、成岩作用及构造裂缝,沉积相对储层发育控制不明显。隐伏的构造裂缝发育带及埋藏白云石化带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以及物性测试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10号构造带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低渗储层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从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3方面开展储层控制因素分析。塔中10号构造带柯坪塔格组上段低渗透砂岩储层主要由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组成,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和构造微裂缝。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潮道和砂坪微相形成于强水动力环境,原生孔隙发育且后期酸性溶蚀作用明显,储层物性好,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孔隙减少,而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物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微裂缝可以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逐渐从背斜构造向低部位向斜构造部位的马井-什邡地区延伸,低构造部位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特殊,储层电阻率普遍较低,容易将气层误判为水层,测井识别难度大。分析了造成储层低电阻率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粒度细、束缚水含量高、砂泥岩薄互层及低部位构造,次要影响因素是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部分储层存在导电矿物和低角度裂缝。开展了低电阻率气层识别方法研究,在沉积微相分析基础上进行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重点利用中子孔隙度挖掘效应识别气层;利用可动水饱和度指标对气层进行判别。低电阻率储层分布受沉积微相控制,处于滨浅湖沙坝微相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川西什邡地区蓬莱镇组三段气藏的开发潜力,优选有利区,通过岩心→测井→地震标定,对该气藏及主要目的层的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有利含气储层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气藏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砂组,各砂组厚度稳定,沉积时期构造稳定,地势平缓,沉积类型属于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砂体发育的最有利沉积微相。目的层JP35砂组储集岩主要为中—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溶孔细粒岩屑砂岩,渗流能力差,是影响储层评价的重要因素。井-震结合的储层展布与含气性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研究区优质含气储层范围局限,呈不连续条带状,其展布受到沉积微相、河道规模以及局部构造高部位的控制。该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及类似地区沉积相分析和储层特征、展布与评价研究以及有利区带优选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沾车地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储层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沾车地区沙四段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3类亚相9种微相的分类方案,即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可分为灰礁、灰滩和灰泥3种沉积亚相。其中灰礁亚相根据发育构造部位可划分为盆缘断阶型、坡折带高能型和斜坡高部位型3种类型,并可细分为礁核、礁缘、礁前、礁后和礁间水道5种微相;灰滩和灰泥亚相可分为滩核、滩缘、滩间水道和浅湖灰泥4种微相。通过统计分析可知,灰礁亚相储层物性较好,其中礁核、礁间水道微相储层物性最好,其次是礁前、礁后和礁缘微相;灰滩亚相储层物性中等,其中滩核和滩间水道微相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滩缘微相储层物性较差;灰泥亚相储层物性差。  相似文献   

14.
自1964年四川盆地在威远构造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中钻获威远气田以来,后经近半个世纪的勘探,至今尚无明显突破。本文以川东南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实测剖面和钻井岩芯观察为基础,结合岩石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等方法,对该地区沉积相、沉积微相和其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过程。研究区灯影组的亚相以局限台地相潮坪一泻湖相为主,夹台内滩相,微相则发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泻湖、鲕粒滩和砂屑滩的沉积类型。通过单井相划分和联井剖面查明沉积微相在纵向上的变化,利用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了研究区各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微相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微相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台内滩相储集物性最好,潮坪相次之,为今后寻找油气藏的优选部位。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东北部黄龙场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存在大型断背斜圈闭,其有利滩相储层发育特征研究是该段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在构造研究和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储层沉积微相特征,对储层主要发育段(嘉二2亚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综合预测。利用地震属性与地震反演技术相结合预测出嘉二2亚段强振幅能量异常、低密度异常滩相储层平面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及斜坡地带;多参数反演技术预测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地震相干体技术与频谱分析技术综合预测出储层的裂缝发育区,这是该区优质滩相储层地震预测成功的关键。综合分析结论认为:该亚段最有利的滩相储层主要分布在HL2井东南高部位及其斜坡带以及HL5井的西部,应是研究区内嘉二段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松辽盆地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其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可以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基准面下降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5~8个超短周期基准面旋回。该储层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并进一步细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浅湖等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可形成优质储层。其物源主要为北部和西部方向:西部地形较陡,其物源较近,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北部地形平缓,其物源较远,形成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早期沉积以北部物源为主,晚期以西部物源为主。古龙南凹陷主要有构造、构造-岩性、岩性、断层-岩性及上倾尖灭5种类型油气藏,其中上倾尖灭油气藏分布于古龙南凹陷的西部斜坡区,岩性及断层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陷的中心部位,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于凹陷东部的斜坡区,构造油气藏则发育于凹陷东部的鼻状构造。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油田庄2断块碎屑岩油气储层构造裂缝分类研究基础上,利用储层构造裂缝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和地层曲率较大区域的规律,提出了利用微构造曲率分布特征对储层构造裂缝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的新方法.具体方法为:将研究层位顶面局部近似为一个球面,可通过计算此面内球体的半径,进而利用公式求取该局部微构造顶面的平均曲率,从而利用曲率大小对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预测.各类沉积微相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顶面也存在一定的曲率,因而传统的利用储层顶面曲率来预测裂缝的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此提出利用各类沉积微相沉积期相对水平的层面进行微构造研究的新思路,并以庄2断块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例,对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的微裂缝发育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颗粒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演化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古生界及三叠系颗粒滩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分析,以储层动态发育演化为主线,研究其主控因素,认为滩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演化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三大地质因素的联合控制。探讨了沉积古地理、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等因素对滩相储层发育与演化的影响,指出发育于海底古地貌高地上的浅水高能台缘滩和台内滩决定了滩相储层的原始空间分布,而海平面下降半旋回则有利于滩相储层的发育与演化,滩相沉积物的早期白云岩化有利于形成孔渗性较好的残余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以及与油气运移同步的埋藏溶蚀作用是滩相储层优化改造的关键因素。这可以为滩相颗粒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和预测模型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的地质框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华池油田H152井区取心井岩性、电性和沉积构造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5个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相互叠置构成了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岩性为灰色、灰褐色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由水下分流河道主砂体带向边缘部位递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带,这些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20.
川西什邡地区蓬莱镇组三段(简称"蓬三段")气田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物性、压汞等资料,结合测井解释、储层及含气性预测,对该区蓬三段的层序沉积特征及主要目的层3砂组(JP_2~3)的储层特征、分布预测与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蓬三段可划分为5个砂组,各砂组厚度稳定,反映了平坦湖盆沉积的特征;根据岩相标志、相序分析浅水湖盆平缓毯式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砂体发育的最有利沉积微相。JP_2~3砂组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特低渗(或近致密)孔隙型细粒岩屑砂岩。平面上JP_2~3砂组砂体展布受河道边界控制,河道砂体范围内有效储层分布相对局限,特别是一类、二类优质有效储层发育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北部和中部河道内,呈不连续条带状分布。综合分析认为,优质有效储层发育主要受有利沉积微相分布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构造相对高部位、断裂和裂缝分布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