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专项运动的特定需求,通过文献计量法,对运动鞋的特性进行归纳总结,并探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鞋的一般特性和专业特性需求。结果表明,运动鞋的一般特性包括轻量化、透气性、弹性、减震性及稳定性、防滑性、耐磨性和耐曲挠性。而专业运动鞋大体分为2类,即球类运动鞋和田径运动鞋。球类运动多方向变换,所以球类运动鞋主要有防滑、耐磨、耐曲挠和稳定性等特点,而田径运动中,鞋重量对运动成绩影响较大,因此田径运动鞋更注重轻量化的特点。为改进运动鞋设计以减少运动损害、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鞋以提升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并通过运动鞋各特性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进一步细化运动鞋的分类,寻求运动鞋总体的最优化,为运动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恒 《中国皮革》2022,(11):95-98+103
常见的专业球类运动鞋可分为篮球运动鞋和足球运动鞋,对不同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运动鞋功能设计特征进行研究,是鞋类开发与制备工作中运动鞋各项性能提升的重要途径。球类运动是一项运动量较大、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频繁的身体撞击容易导致运动员的损伤。因此,专业的球类运动鞋需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场地取得优越成绩、预防足部损伤。本文基于球类运动损伤类型分析了球类运动鞋的功能设计需求,探究了不同球类项目运动鞋的结构与特征,主要研究了以降低运动损伤为主要目的的球类运动鞋结构功能性设计,以期促进球类运动鞋的专业化和功能性设计。  相似文献   

3.
5.旅游、运动鞋底造型设计的新潮流5.1旅游、运动鞋鞋底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旅游、运动鞋底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归纳起来是由简单平面化的鞋底 ,逐步向复杂立体化的方向发展的。初期的旅游、运动鞋底 ,是由平板片材逐层粘合后加工而成 ;后来逐渐由平面盘式成型鞋底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气垫的功能及分类、气垫在运动鞋设计中的发展历程、气垫鞋设计带来的影响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运动气垫鞋的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评述了运动气垫鞋的研究进展,进而指出气垫运动鞋鞋底设计在构型上的不断推陈出新,必将继续成为运动鞋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97027便携式电动鞋刷摘要:涉及家庭或个人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有动力外壳,联结电池盒、外壳、内装电机、电机连接刷盒‘刷盒装有刷面,外有护盖、电池盒内装放电池。运动鞋摘要:本买川新型是一种省力运动鞋,即在现有运动基础上.在鞋底内面设有使鞋底与脚底凹邵相接触的凸起,使脚掌各邵位与鞋底全面接触本运动鞋穿着舒适、跟脚、适用范围广,尤其是在长跑等需长时间穿鞋运动的项目中,其节能省力的效果更为明显,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使行走轻快自如,增强血液循环,无腰、腿疼的感觉★97028可防震及刹车直列轮式溜冰鞋摘要:…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乒乓球鞋底条纹和运动场地表面材质对摩擦系数的影响。采用静态防滑性能测试方式和动态摩擦系数测试方法,比较分析了拖曳运动和正手180°击球运动下两种鞋底条纹(人字形鞋底条纹、圆柱形鞋底条纹)和3种不同场地材质(PVC塑胶、硅PU材质、刚性测力台)的摩擦系数,并利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根据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指出:在静态防滑性能测值中,不同鞋底条纹和场地材质均表现出显著性检验水平(P=0.042,P=0.007),人字形条纹鞋底较圆柱形条纹鞋底具有更高的静态防滑性能。在动态摩擦测试中,场地表面对运动摩擦系数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06),而不同鞋底条纹对摩擦系数表现作用并不显著(P=0.122).动态摩擦测试中鞋与场地间摩擦系数小于静态防滑性能测试,在运动鞋设计中,可尽量减小鞋底深度和纹理数量来减小接触面积,增大摩掾系数,提高防滑性能,但需要避免过大的摩擦:系数增加对运动员下肢的负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英丽 《中国皮革》2023,(7):94-97+101
髌股关节痛是一种很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鞋底前后落差、着地方式、运动环境等均会对髌股关节应力造成一定影响。对此,本文在简单分析髌股关节损伤的基础上,设计了0、5、10和15 mm 4种鞋底前后落差对髌股关节的影响试验。选取18名男性受试者,分别穿着不同鞋底前后落差的运动鞋以4 m/s的速度慢跑,通过三维测力台、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的生物力学数据,得出测试结果:在受试者足部着地瞬间,鞋底前后落差对足地角大小有显著影响;相比高落差运动鞋,穿着无落差运动鞋慢跑时下肢髌股关节应力峰值较低,同时应力峰值时刻髌股关节压力、伸膝力矩、股四头肌活动等也得以减弱,从而降低髌股关节运动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8.
从近年来运动鞋的流行趋势来看,继借助体育明星广告效应之后,鞋底技术的开发已成为运动鞋市场上竞争的焦点。各大品牌运动鞋制造商对鞋底技术的开发,可以说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运用科技手段让运动鞋在运动场上发挥最大功效,已成为运动鞋制造商们的热门话题。一些知名...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足部-鞋底-地面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着鞋状态下的足部在落地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从而对鞋底的减震性能进行预测。第一部分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足部-鞋底-地面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并预测鞋底的减震性能。第二部分是验证实验,即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让12名男性受试者分别穿着减震性能不同的运动鞋,从20、40、60 cm高度完成主动落地运动,使用三维测力台和鞋垫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同步采集分析落地冲击过程中的鞋底压力峰值和足底压力峰值。通过对比仿真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穿着不同运动鞋从不同高度下进行落地运动,模拟数据相对于实验数据的误差率也不同,但是所有误差率的绝对值都小于5%,因此验证了该足部-鞋底-地面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建立了足部-鞋底-地面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用于鞋底减震性能测试的仿真模拟,在该模型中,可以任意改变鞋底的材料和结构,并对鞋底和足底的受力情况进行预测,从而指导运动鞋的设计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序号:US8,800,174B2名称:增加鞋底抓地性能的方法将一种可以替换的功能件用于运动鞋鞋底,以提高鞋底与光滑、硬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即当穿着者运动时,会对鞋底施加较大下压力和扭转力,同时一种可以增加鞋底粘性的物质从功能件中释放到鞋底表面,以提供其粘性与减少滑移性,此外,还有一个可视装置用来提醒何时需要更换功能件,以确保鞋底具有足够的抓地性能。  相似文献   

11.
梁晖 《中国皮革》2020,(12):36-40
中国钓鱼谚语是钓鱼运动鞋设计不可多得的设计资料,通过研究中国传统钓鱼谚语,将谚语与现代生物力学、人机工程学、运动鞋设计相结合,在传统钓鱼谚语基础之上重点探索了钓鱼谚语与钓鱼运动鞋设计结合的可行性、钓鱼运动特点与钓鱼鞋能量回归、钓鱼时机与鞋底防滑设计、钓点地形特点与足部压力分布及大底设计、特殊钓法与钓鱼鞋功能设计等内容。研究证明中国传统钓鱼谚语具有稳性与可靠性,能够与现代生物力学等设计方法充分结合,钓鱼鞋的设计是必须的,专鞋专用才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王育星  张瑜 《西部皮革》2009,31(18):18-21
运动鞋,顾名思义是指健身和竞技体育运动时所穿的鞋.运动鞋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鞋类的数量中占有40%的份额.众所周知,运动鞋在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发挥.而运动鞋的大底是成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承担着助弹跳、防滑、减震、屈挠、保护人脚的作用,因此相比其它鞋类来说,运动鞋底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提高运动鞋的穿着性能,完善其穿着功能性.  相似文献   

13.
陈健 《中国皮革》2022,(4):67-70+81
试验分析穿着不同厚度鞋底的运动鞋并进行不同的运动时,人体下肢生物力学变化情况。选择10名平均年龄为(20.16±0.58)岁,受过专业运动训练,无基础疾病且逻辑思维正常的受试者,分别穿着厚度为0 cm、外加厚度分别达到1、2、3 cm的胶底鞋,进行匀速行走和8 min速度200 m/min的匀速跑步,记录地面反作用力及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并对不同厚度鞋底的弹性模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鞋底厚度的增加,鞋底的粘滞性也会随之增大。外加厚度达到1 cm时,运动鞋鞋底的刚度最大,使此厚度的运动鞋鞋底发生变形所需的外力最大,且脆性也最高。在匀速行走状态下的缓冲阶段,运动鞋鞋底厚度逐渐增加时,地面反作用力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在受试者下肢处于“蹬伸”状态时,随着鞋底厚度的增加,地面反作用力会逐渐减小。在鞋底厚度为0 cm时,多处肌肉的激活程度高于其他厚度;8 min跑步临近结束时,穿着厚度为1 cm的运动鞋时,股二头肌的激活程度低于其他厚度。结论:鞋底厚度从0开始逐渐增加时,人体下肢生物力学首先会受到积极影响,即无论是匀速行走还是匀速奔跑,受试者都会感到轻松不少。但厚度增加产生的积极影响会有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14.
压力舒适性是运动鞋的评价指标之一,然而少有针对运动鞋鞋面压力相关研究的总结。从鞋面压力的影响因素、测量手段和对运动鞋性能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深入分析鞋面压力与运动鞋穿着舒适性的关系,鞋面压力对运动损伤和运动成绩的影响,并通过文献综述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设计师从事运动鞋设计和消费者正确选择运动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动鞋鞋底受力分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鞋底与鞋面不同之处,就是它要承载一个人全身的体重,在跑步等快速运动时,甚至要受到约2~4倍体重的压力。不仅如此,还要求它能具备耐磨性、避震性、弹性、防滑性、抗扭伤性、舒适性、透气性,软硬度适宜,重量轻和耐挠曲等功能。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么多的要求呢?这就必须要求制鞋者从运动鞋的定位上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检测分析手段,为鞋底设计提供依据。笔者现就运动鞋几个主要性能对鞋底受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供业界人士参考。 1 耐曲挠性运动鞋的耐折性(图1)是消费者优先考虑的要素,也是国内质量监督部门十分注重的一个物性指标,其测试方法是GB/  相似文献   

16.
随着增材技术的发展,参数化设计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参数化设计在鞋类产品设计中运用将是一个趋势,它不仅可以简化设计流程,还可以提高设计效率。文章以运动鞋大底的设计为例,将足底压力分布作为参数化设计中图像干扰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运动鞋大底的设计与建模。通过参数化设计实践,验证了参数化设计在鞋底设计中可行,同时得到了一种用参数化设计鞋底的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网球鞋的防滑性、舒适性、耐磨性、减震性和耐穿性以及运动专项性等进行实证研究,总结网球鞋帮面和鞋底的材料以及运动性能的一般特性与专项特性,构建简要的网球鞋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为网球运动员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提供参考,为优化网球鞋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动鞋鞋底是成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承担着助弹跳、防滑、减震、屈挠、保护人脚的作用。通过研究在运动状态下鞋底舒适性、防震和贮能设计对下肢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对设计实例的探讨,总结得出: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其舒适性,保证其透气、排汗效果;在减震贮能的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人体的承受能力、运动重心的偏移和鞋本身的重量,为鞋的选择、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主动落地的运动状态下,运用动态测量技术以及建立的新的评价指标,对鞋底的减震性能进行定量研究。12名男性受试者分别穿着减震性能不同的3种运动鞋,从20、40、60 cm高度完成主动落地,同步采集分析落地冲击过程中的地面反作用力、足底压力分布。相比具有RUBBER中底的运动鞋鞋底,具有EVA或PHYLON中底的运动鞋鞋底能有效削减冲击过程的冲击力峰值,延长冲击力第1峰值和第2峰值的时间间隔,同时减小足底受到的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强,增大足底与鞋底的接触面积。相比具有普通中底的运动鞋,穿着较软中底的运动鞋可有效减小足底峰值压强、均值压强、峰值压力,起到优良的减震效果。消散比能定量地反映出鞋底消散其所受的初始冲击力的大小,且消散比的大小和鞋底材料、结构以及下落高度有关,即消散比反映的是具体运动状态下鞋底的减震效果,而不仅仅是鞋底材料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20.
《西部皮革》2008,(3):17
近日,“李宁”与米其林共同宣布,双方将在运动鞋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为中国消费者的运动生活带来高性能的产品。通过这次合作,米其林将其轮胎相关的技术应用于李宁品牌运动鞋的鞋底上,通过“李宁”为消费者带来具有更强抓地力和耐磨性的运动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