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2)
在化隆县高海拔地区设置马铃薯全膜、半膜两种不同覆盖方式的产量对比试验,全面了解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两种覆膜方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掌握哪种覆膜方式增产效果更好,探索马铃薯最佳覆膜方式,为今后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8)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高产,而且质量好,是目前经常采用的一种栽培方式。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不同覆膜时间条件下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和产量,探索抗灾避灾栽培措施,更准确的掌握马铃薯生产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8):23-29
试验为选取有效耕作方式及合理种植密度指导玉米生产,采用裂区设计方法,主区为耕作方式,副区为密度,以‘德美亚3’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免耕平作(T1)玉米产量高于秋翻平作(T2)和传统垄作(T3),前两者差异不显著,与后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相同耕作方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再降的趋势,D2处理产量最高,与D3差异不显著,D2、D3处理大于D1处理,但与D1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同密度下,免耕平作处理穗粒数、穗粒重最高,倒伏率、空秆率较低。通过本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免耕优于传统垄作和秋翻平作;(2)T2D2组合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项目对镇薯1号进行了5种不同施肥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区普格县五道箐乡类似生态区域,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逐步增加,当施肥量达到1 05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商品薯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有所增加,但是不显著;经济效益最高的是施肥量为1 050 kg/hm~2的处理。综合分析,试验区域及相似生态区域进行马铃薯生产,复合肥施用量控制在1 050 kg/hm~2左右,能获得较好收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5)
宁夏南部山区属半干旱黄上丘陵沟壑区,热低水欠,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是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早春低温、有效积温少的宁南山区具有特殊的生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热量、水资源的不足。覆盖地膜不但能提高地温(2-3℃),有效保持土壤含水量,而且能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因子互相协调,较好地解决了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不协调,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株的早生快长,对提高产量作用明显。地膜覆盖技术包括春覆膜和秋覆膜。针对目前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逆境与灾害性问题,提出相应的高效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6)
试验结果显示,免耕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中,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广西免耕马铃薯采用每ha78000~94000株的种植密度,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文章采用随机区组,不设重复将“宽窄行覆膜播种机型、等行距覆膜播种机型、分层播种机型、常用机型”4种不同播种机型进行比较。在2020年较为利好的天气情况下,各处理间在同品种同密度(陕单609、4 500株/亩)条件下产量差异较为明显:宽窄行覆膜机型田亩产量为840 kg,为最高;等行距覆膜机型田亩产量800.1 kg;露地分层施肥播种机型田亩产量795.2 kg;常规机型田亩产量742.2 kg。但从玉米生育期整体综合性状来看,“露天播种分层施肥播种机型”肥效发挥好,省力环保,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
<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青海省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中,覆膜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本文就将对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和增产的原因进行探究。1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1.1选用优良的品种在进行马铃薯种植之前首先应该选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选种时,最好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对各种品种的马铃薯进行比较,青海地区属于较为干旱的地区,所以尽量使用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8)
干旱和半干旱始终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更好解决干旱问题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农业研究人员积极研发先进的抗旱农业生产技术,为农作物获得高产和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泽普县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对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最近几年,泽普县积极推广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收到了良好的种植效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7):6-7
为了探讨不同高粱品种覆膜与施氮肥条件下各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以2个高粱品种‘晋杂34号’和‘晋杂35号’为试验材料,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田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B_1:覆膜,B_2:不覆膜),不同施氮梯度(C_1:0 kg/hm~2N,C_2:225 kg/hm~2N,C_3:450 kg/hm~2N)下高粱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晋杂34号’、‘晋杂35号’以覆膜,施氮225 kg/hm~2为合理的栽培措施。覆膜处理显著地缩短了高粱品种的生育期,高粱的生育期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缩短后延长的变化趋势,覆膜栽培显著的提高了高粱的穗粒重和产量。高粱全生育期0~20 cm土层的土壤耗水较多;增施氮肥加大了土壤0~20 cm、20~40 cm土层的耗水量。该试验获得了高粱在覆膜和氮肥处理下生育特性、土壤水分,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为旱作高粱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21)
<正>马铃薯是内蒙古地区农作物的主要栽种品种,但是由于该地区的气候特殊,降雨量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使马铃薯的产能不能得到提升。旱作覆膜马岭薯种植技术,减少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发展及运用进行阐述,旨在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马铃薯由于其营养丰富、植株适应力强,又是菜粮兼用型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等因素备受人们欢迎,种植面积也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8)
<正>马铃薯作为一种多用途农作物,其不仅可以作为食物来食用,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工业原料。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不仅拥有较高的产量与营养价值,同时种植条件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马铃薯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对于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却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此,本文章主要针对马铃薯种植密度、垄沟深度及覆土厚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1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3)
<正>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青岛市马铃薯种植代表区域开展马铃薯大田覆膜栽培试验,观测各参试可降解地膜样品的农田覆盖效应、作物生长状况及其降解性能的可控性。通过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及产量性状选择适合大田马铃薯的可降解地膜类型,确定其在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促进地膜覆盖栽培健康发展方面的可能性。二、试验地点基本情况1、试验地点概况:试验地点位于青岛胶州市胶西镇石家河崖村,气候属暖温带东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8)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的试验条件下,选用黔油30号为材料,种植密度为3000株/亩—7000株/亩,探讨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研究证明,黔油30号在6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每角粒数最多、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2)
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4.6℃,日照时数218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86㎜,非常适合春、秋二季马铃薯栽培。近年来,随着我区种植业结构深化调整,春、秋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已达5万亩。但由于受品种抗性较差、初次侵染菌源量大、气候条件适宜和栽培管理水平较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区发生危害较重,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按照“科学用药、绿色发展”要求,切实转变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理念,实现农业部“2020年农药零增长”的目标,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站经过多年观察、试验、调查分析、查阅有关资料,摸清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0):45-50
为了研究果园间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粒用豇豆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粒用豇豆‘辽地豇2号’为材料,在3年生大榛子果园内,采用间作形式,进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别以播期和密度为主因素和副因素,研究比较粒用豇豆的籽粒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果园间作条件下,播期和密度对‘辽地豇2号’的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播期和密度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型分布。相关分析表明: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弱负相关,其余各性状间皆为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百粒重、主茎节数呈负相关,与单株荚数呈弱正相关,与主茎分枝数和单株粒重成正相关。果园间作条件下,粒用豇豆在辽宁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29日,适宜密度1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9)
<正>种植高产大豆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田间植株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光合作用,减少田间郁蔽,防止大豆落花落荚,为大豆正常生长提供有利空间和条件。试验表明田间在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大豆植株分布越均匀,其对光、热、水、肥利用率越高,大豆产量也越高。生产上在播种、施药及田间管理等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小行距而增大株距,使其呈均匀状态。1、耕翻整地及时秋翻,深度在20-22厘米,翻后及时耙地。翻后未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0)
<正>马铃薯因营养价值高,热量低而深受欢迎。目前,大众对马铃薯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来满足大众需求是目前农作物种植的一大要点,也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覆膜栽培技术得到推广。本文主要对覆膜栽培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优势,技术要点,所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来进行阐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栽培作物种类数量多,马铃薯更是第四大种植农作物。一方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4)
<正>本项研究进行了马铃薯"青薯9号"品种早春(冬)作3个种植密度根外追肥与不追肥处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5.25万~6.75万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下降,商品薯率降低;根外追肥处理比不追肥处理产量平均增产5.5%,商品薯率平均提高4.4%;在本区域种植早春(冬)作马铃薯"青薯9号"以密度5.25万株/hm~2为佳,在现蕾至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限制玉米种植密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以正大999、正大619和宜单629为材料,研究在一系列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这3个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当密度达到66000株/hm2以上时,这3个品种的倒伏现象都比较严重。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植株抗倒伏能力,这些品种推荐种植密度为540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