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格尔木二道沟白钨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新矿床,文章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方面介绍了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矿区已经发现的白钨矿体从赋矿层位、含矿岩性、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初步认为矿区内发现的白钨矿与地层及构造关系密切,其中石英脉是矿区内白钨矿的主要载体,白钨矿在垂向上存在一定的分带特征,元素也从地表W元素向深部W、Cu、Bi元素组合变化,同时分析了区内成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条件,提出了二道沟白钨矿床为中高温石英脉型白钨矿床。  相似文献   

2.
汝城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汝城钨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汝城钨矿边深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石英脉型黑钨矿和蚀变花岗岩型钨矿找矿前景,并由此圈定了3处边深部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3.
金山金矿床主要矿化类型分为含金石英脉及硅化糜棱岩型,根据笔者在该矿床-80 m中段从事地质技术工作的经验,对金山区段-80 m中段所发现的蚀变岩型石英脉矿体与阳山区段含金石英脉型金矿体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今后在石英脉类型矿床的找矿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白亮  李明  岳强 《甘肃冶金》2016,(3):52-54
选择北山霍勒扎德盖金矿作为研究区,从区域成矿背景入手,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及化探找矿标志,分析认为霍勒扎德盖金矿属中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该区域石英脉型金矿勘查工作提供一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数十年的钨矿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发现了一些新的矿床;确认云英岩-夕卡岩型、钨-钼-铋矿床、岩体型网脉状黑钨—白钨矿床、斑岩型钨矿床等新的矿床类型;运用"五层楼"式规律和隐伏岩体顶突预测判断隐伏、半隐伏石英脉状黑钨矿床的顶与底。今后要继续探索新的找矿思路,探寻新的矿床类型,深化已有的成矿规律和矿床地球化学类型的认识,开展隐伏矿床预测;引进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进行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安徽省东至县黄柏地区石英脉型金矿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控矿条件的分析研究,阐述了类似石英脉型金矿的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构造带是我国著名的成矿带之一,素有"金腰带"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果洛龙洼金矿床是东昆仑东段一个典型的大型金矿床,虽然该矿床前期已经投入较多的找矿勘查工作,但是矿床成因研究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区找矿工作的突破。本文在研究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矿床主要受断裂控制,矿体产于纳赤台群千糜岩中,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利用S、Pb、H-O同位素示踪手段确定该矿床为形成于造山过程中的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成因类型的确定为该矿床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整个东昆仑地区同类型金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瑶岗仙矿床是南岭地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并伴生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两类白钨矿化。经过野外地质现象系统的观察以及精细的镜下矿物学研究,厘定了两种类型白钨矿化的成矿阶段,对不同类型白钨矿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对比。结果表明,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成矿环境、成矿规模、显微组构等有着明显区别。通过对比两种矿体白钨矿的岩相学特征,约束不同类型白钨矿的成矿过程与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月霞  于天利 《有色矿冶》2010,26(3):6-9,15
本文通过对五龙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总结出区内金矿床的成矿环境及矿床类型。针对石英脉型、硅化花岗斑岩型及蚀变岩型三种主要矿床类型,分述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成矿规律,指明了找矿方向,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良田矿区位于荷花坪锡多金属矿集区南部,主要矿体类型有三种,石英脉型、矽卡岩型、断裂破碎带型。矿区经过多次基础性勘查和矿产调查,结合以往工作成果,获得了新的找矿认识。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分析了找矿前景,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布兰萨拉金铜矿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位于萨吾尔金铜成矿带南缘。该矿床金铜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了查明该区金铜矿找矿前景,通过地质填图及槽探工程揭露,在区内发现金铜矿脉和矿化点32条(处),全区远景资源量金大于20 t,铜达到10 万吨以上,达到大型矿床规模。通过地质勘查前期工作,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是与会聚板块俯冲岛弧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铜矿床。指出了NE-NEE向断裂、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接触带及位于区内中东部的火山机构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冀晓清 《甘肃冶金》2010,32(2):41-44
通过对四儿沟门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层控热水沉积-变质矿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D2X2-1)地层中,受层位和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岩石为石英脉、硅化灰岩和含铁方解石石英脉。基于以上的认识,分析了四儿沟门金矿的找矿前景,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廉江市南和钨钼矿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和基本查明的一个以白钨矿为主的中型矿床,地处南岭钨矿成矿带南侧,是广东省首次在寒武系变质岩系中发现的由岩浆岩与地层联合控制的层状矿床新类型——细网脉型层状白钨矿床.本文介绍南和白钨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将该钨矿床与中国现行的钨矿床类型对比,指出其"独特之处",为本区进一步的勘查及区域找矿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层控沉积-变质矿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D2a2-1a)地层中,受层位和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岩石为石英脉、硅化灰岩和含铁方解石石英脉。基于以上的认识,探讨了小东沟金矿的找矿前景,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矿区地质、物化探及矿床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鹅公坑钨矿床为云英岩型的白钨矿床,区内矿脉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接触带之云英岩化带内。本文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有望通过进一步工作,找到一个中-大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6.
宁夏牛头沟金矿位于贺兰山北段,矿体主要产于破碎蚀变岩—石英脉中,为多期构造控矿及热液影响形成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矿床。牛头沟金矿与金等自然重砂异常位置对应良好,与该区金、白钨矿和铅矿物重砂异常关系密切,经研究,认为金—白钨矿—自然铅重砂异常组合可以做为牛头沟式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的找矿指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樟茂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矿床产于神山组下段与新余组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破碎带内;研究了该矿床成因机理,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汪成低热液型,工业类型为构造破碎石英脉型;结合勘查实践,总结了该矿床找矿标志,构造破碎带内的硅化、云英岩化为区内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合水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湖南段湘东北地区醴陵金矿田内,属于湖南省“金腰带”的核心部位。通过前期的普查工作,大致查明了矿区基本地质情况。矿区矿床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发现多条金矿(化)脉体,找矿潜力较大。本次运用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总结该区的金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分析了该区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论述锡林浩特—苏尼特左旗地区找矿环境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地层、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与金矿的有机联系,对该地区金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区内多数金矿床(点)受构造控制明显,成矿主要与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岩及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及中低温热液型为主。最后,结合区域物化探异常特征,建立了区域找矿综合模型,划分出4个成矿远景区,指出苏尼特左旗以东至锡林浩特广大地区具备较大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包金山Au-Sb-W矿床位于湘中成矿区的东北部。该矿床中W以白钨矿的形式产出,产于石英脉中。白钨矿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白钨矿产于乳白色石英脉脉壁两侧,呈对称带状;第二阶段白钨矿以团块状产于烟灰色石英脉中及脉壁。两期白钨矿的晶体化学式分别为Ca_(0.890)[W_(1.035)O_4]和Ca_(0.886)[W_(1.037)O_4]。微量元素种类相似,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通过分析认为,岩体和地层共同为矿床白钨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最终与围岩中Ca结合沉淀,形成白钨矿。在这一过程中,断裂构造连同地层一起起到了控制作用,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