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中山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有名的城市公园,在近108年的历史中,从最初的西式庭院逐渐演变成如今具有上海海派特色的园林景观。园中树木景观丰富,植物配置多样,充分展现了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方式。结合公园内牡丹园的植物配置,从园林植物配置的地区性、季相性,园林景观的主题、空间构成及园林植物景观改造提升几方面入手,浅谈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手法。  相似文献   

2.
胡建洲  邱群娣  石茗馨 《四川建材》2006,32(6):61-62,64
通过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主要园林景观如公园正门,勐园,浮丘,蒲林广场的园林植物种类及其配置,并对其产生的园林艺术效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总结介绍了植物种植的基调,阐述了植物自身与其他植物、地形及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的组合与搭配,间接提出了一些对配置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较佳手段,从而利用这些方法,做到能够为丰富城市景观、创造合理的公园景观植物空间来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园林景观中绿化植物是主要的设计载体,植物的配置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植物造景能够将绿化的美感充分展现出来。但由于每个园林景观建设时营造的景观风格有所差异,在植物选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尤其是水生植物。本文以广东省惠州龙门万洞湖公园为例,从园林植物配置、滨湖景观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阐述滨湖区园林植物的配植原则、方式和策略,以期为园林景观中的滨湖植物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丽珠 《江西建材》2023,(1):359-360+363
植物造景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满足游人的审美需求,又可改善生态环境。文中以泉州“小山丛竹”公园景观项目为例,阐述了园林植物配置、景观营造以及造景手法在园林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四川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特色及对植物造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宇楠  罗谦 《四川建筑》2009,39(2):22-23
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灵活多变的造园要素。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地方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对巴蜀地区园林植物造景的影响,总结出四川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的三大显著特色。并从环境心理学、人居环境建设等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植物配置手法对现代植物造景的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7.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生泉  郑丽蓉 《园林》2004,(1):20-20
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公园、一块绿地可以没有地形、没有水体、没有园林建筑……但是不能没有能给公园带来生机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浅析柳州市龙潭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植物配置是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地方特色、历史文脉、植物造景、亚热带风光、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对柳州市龙潭公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特色加以分析探讨,以期对现代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9.
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设计是-门综合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以人为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植物,同时还应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以创造一个花团锦簇、五色斑斓和满目苍翠的生活环境.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园园林植物配置的目的与原则,并分析了公园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从而保证公园园林植物配置可以达到科学、美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凡  董丽 《山西建筑》2010,36(9):342-343
通过对感觉园现状的调查研究,对植物景观空间、植物种类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以感觉园为代表的上海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以期总结和归纳上海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手法,从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雾霾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危害性,分析了园林植物对雾霾的作用机理,并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等角度,阐述了针对雾霾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为治理雾霾环境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征东  陈锦燕  张莉 《园林》2016,(5):76-79
正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采用艺术的手法和美学的观点进行搭配,并与园林景观的其他元素共同作用,营造出让人赏心悦目、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植物造景也被业界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园林植物生态美主要是研究园林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园林植物配置与生存环境、生态学原理及周边建筑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配置园林植物时应注重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合理性、文化性,以达到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丁荻 《现代装饰》2014,(1):69-70
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表达,通过良好的植物培植来体现园林景观的自然性、艺术性与地域特色。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小区内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做到因地制宜、因需选种、因势赋形。在城市小区园林植物配制时,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5.
董海锋 《云南建材》2011,(21):72-73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归根结底是对园林植物的规划、设计、配置和种植,以园林植物为主体,将植物造景作为主景设计,使植物造景成为最具有生命力的规划设计因素,为城市创造出一个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优美园林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6.
刘海川 《居业》2022,(1):76-7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对于园林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对于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以及造景手法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园林工作者在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植物配置和造景手法有相当成熟的运用,对于园林审美的理解和色彩的调配有独到的见解.园林植物配置讲求组团、群落、天际线林冠线的...  相似文献   

17.
正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主体素材,城市园林景观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园绿地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近年来,杭州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景点的整合与新建,应用大量的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丰富了园林植物景观,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本书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园林植物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山地公园因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植被特征,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以北戴河联峰山公园为例,调查园内应用的园林植物27种,从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对园林植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植物种类、群落、空间、季相、文化的研究,探讨园林植物在山地公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何士洋 《城市建筑》2013,(24):214-214
园林工程建设比较重要的材料是植物。园林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园林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植物配置的优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园林植物配置应该遵循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20.
吴扬 《山西建筑》2010,36(4):346-348
阐述了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的概念、发展和意义,分析了我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的原则,以运用植物生态学原理合理地配置植物种类,使植物景观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