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5,(15)
<正>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加快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强调可持续的、生态性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经济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林业既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又是生态效益共享的公益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新阶段,它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和谐共存的进步状态,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从一开始的敬畏,再到后来的征服,最终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人与自然的角度,十八大指出,由于人类要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所以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它贯穿于整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反映了社会协调和文明进步状态。建设较好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0):251-252
当前,中国正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重点,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不断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7)
当前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现象不断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其他各方面都造成了影响,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追求人与森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一步便是要建设生态的林业。接下来本文将深入研究生态林业的建设以及分析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5)
<正>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保护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简言之,生态保护就是要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目前林业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林业保护观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追求。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①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为了能够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是尤为必要的,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谋求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作用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客观阐述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突出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全县3649平方公里土地被“一江四河”分割为八大区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生态女性主义是把自然和女性,人类剥削环境与男性压迫女性等同起来,在反对二元对立的前提下,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内涵,主要流派及发展历程入手,简要探究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并指出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夏康 《城乡建设》2008,(3):64-65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它的基本要求,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平等相待,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次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三是提倡并实行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适度消费;其四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努力实现公民环境权利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根本就是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0)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物质上的财富,同时在生态环境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而绿化林业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化林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我们便首先就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分析,然后探讨一下实现绿化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7)
<正>1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现代林业1.1"天人合一"与"和谐林业"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先秦各学说,特别是儒家学说。即天与人、自然应是合一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必须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因此,所谓和谐林业,就是在"天人合一"人文理念及生态文明全面普及和深入人心的前提下,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实现营林集约高效、资源丰富;产业资源节约,生产清洁;森林健康、生态优良的现代林业[2-4]。1.2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林业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3)
<正>1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现代林业1.1"天人合一"与"和谐林业"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先秦各学说,特别是儒家学说。即天与人、自然应是合一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必须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因此,所谓和谐林业,就是在"天人合一"人文理念及生态文明全面普及和深入人心的前提下,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实现营林集约高效、资源丰富;产业资源节约,生产清洁;森林健康、生态优良的现代林业。1.2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林业  相似文献   

15.
从当今社会文明现存的环境矛盾着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回顾反思,从中思考建筑设计,进而发现其发展历程.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对生态建筑学的分析,发现二者的同步性,和同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3)
<正>林业在生态文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林业的良好发展,能够营造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林业展现出巨大的魅力。所以,我们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同样展现出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所以,林业部门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地应对问题,找到最为科学的解决办法,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国土面积广阔,气候复杂多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6)
红树林是重要的湿地生态资源,历来有"海岸卫士"的称号,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有效保护与利用红树林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从理论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具体分析湛江地区的红树林资源状况,能对其作出哲学的方法论指导,以更好促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中包括山水等自然景观,还融合了一些历史的文化和人文情怀等,城市园林就像一个微观的自然可以我们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态规律。人们建造城市园林的生态意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人们希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同时这也是人类思想和文明的进步。本文主要介绍城市园林中的生态意识以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为城市建设服务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对城市湿地的防洪、生态保护、岸线整理、景观建设进行规划研究,解决通屿淡水湿地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景观建设的矛盾,确保防洪安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刘瑞秀 《门窗》2012,(11):258-259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林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林业建设的新使命。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林业建设1.1科学发展生态林业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生态林业就是要求林业发展要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