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浅谈CL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110kV变电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与要求,结合110kV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改造工程,介绍CL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与结构,具体讨论了该系统强大的监控功能,通过系统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保护、监视和调控,提高变电站保护和控制功能,使变电站运行更为可靠,改善和提高电网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全电网备用电源自投和过负荷联切功能的备用电源自投系统.该备用电源自投系统由电网调度自动化子系统、变电站监控子系统和备用电源自投子系统等3部分构成,共同实现全电网的备用电源自投和过负荷联切功能.该系统既降低了电网建设成本,又有效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网负荷的均衡分配.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经济、简单、可靠,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无人值班变电站智能安防辅助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变电站安防系统不够完善,站内各子系统相互独立,缺少集中管理的现状,无人值班变电站智能安防系统设计实现了站内各子系统的集中管理。防盗报警系统、安防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辅助灯光照明装置、火警自动报警等子系统统一接入站端远程控制单元,对入侵、声光、灯光照明、视频、门禁等各装置之间的联动控制,实现"实时监视、立即处置、及时消缺"。  相似文献   

4.
刘杨 《电气时代》2010,(4):81-84,87
CL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强大的监控功能,通过系统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保护.监视和调控.提高变电站保护和控制功能.使变电站运行更为可靠.改善和提高电网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强  高璇 《电工技术》2020,(23):88-90
针对海上油气田采用岸电供电的要求,整合了海上变电站、陆上开关站、陆上集控中心的监控,设计了一体化监控系统,实现对海上变电站和陆上开关站的监视和控制。从体系架构、功能要求、数据处理及安全分区对一体化监控方案进行阐述,有效整合了综合自动化、辅助应用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综合性的管理系统,实现了海上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和陆上开关站的少人值守。该系统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岸电应用的运营成本,达到可靠、经济、合理的智能化要求,为海上油气田的岸电成功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远程红外检测系统在变电站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一种由远程红外监控设备、通信控制及移动控制计算机组成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监视、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子系统。本文还讲述了监视系统、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翼  周静 《上海电力》1999,12(3):43-45
当地监控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站内通过人机对话完成对变电站的监视、控制。本文介绍了35kV人民变电站当地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常需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期是采用测量仪表监视,并利用一些执行机构进行控制。现在电力系统对控制系统功能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复杂程度决定于应用领域。介绍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功能要求,结合实例—泊头和唐山局视频监控系统对比分析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无人值班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需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期是采用测量仪表监视,并利用一些执行机构进行控制.现在电力系统对控制系统功能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复杂程度决定于应用领域.介绍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功能要求,结合实例-泊头和唐山局视频监控系统对比分析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无人值班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规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站用电源自动化程度低、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困难、投资浪费等,针对这些问题问题,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智能化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技术方案,即采用网络通信、一体化监控、系统联动等方法实现站用电源网络智能化设计,并统一采集站用各子系统数据,通过一体化监控设备对整个站用电源系统进行管理,实现辅助系统的联动。并介绍了该方案在户县330 kV变电站及柳湾110 kV变电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双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的要求,分析了用PLC实现双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的工作原理。该装置可以PLC独立单元运行,也可与当地监控微机通讯构成现场监控子系统,还可通过远程通讯上送远程集控站实现远程监控。该装置的应用,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当前运行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信阳供电公司规划设计了一套直接面向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远程联网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将变电站的各个监视点(如主控室、主变、断路器、隔离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实时图像传输到集控和调度中心,集控和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时图像和远动信息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控、分析和调度。  相似文献   

13.
杨强  范颖  谢善益 《广东电力》2013,(11):83-86
为实现对电力设备状态的综合智能化管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设备远程监测诊断中心(简称远程中心)与各地区供电局调度自动化系统(简称地调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实施方案.从模型基础、数据格式及传输方式等方面阐述了远程中心与地调系统间接口方案的实施情况.该接口方案的应用效果表明,通过数据接口,各地调系统可向远程中心自动上传电网模型、变电站接线图形及量测文件,为全网设备的智能化精准管理控制提供了坚实的模型及数据基础,实现了模型交互及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4.
张震 《电气技术》2012,(8):136-138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集控站模式的推广,变电站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主网设备的五遥功能,可以完成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数据采集、运行维护与监控操作。而变电站防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本文分析研究了淮南地区已经成功投运的一种变电站防汛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电力线载波实现,并且可以实现Web浏览。  相似文献   

15.
在无人值班的前提下,提出了智能远动装置及监控终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定位,讨论了通过基于智能远动装置的监控终端实现变电站监控功能的可行性。论述了基于智能远动装置的监控终端实现变电站监控功能的相关技术,包括体系架构、双机冗余、画面展示及告警、五防闭锁、电压无功控制、程序化操作、远程浏览等关键技术,并对监控终端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测试系统及实际工程对相关技术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设备分布式直流电源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流电源系统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承担对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遥视系统、事故照明、不允许停电机械等的供电任务。将集中供电的直流系统改造为分布式系统可提高直流电源供电的可靠性。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指标好、交直流电源通用的逆变开关电源为集中式直流电源系统改造为分布式直流电源系统创造了条件。实现方法是将集中的充电器、蓄电池组、监测仪表分解为安装在受电设备附近的多个直流电源屏,并将它们纳入分布式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35kV简易站的欠缺,提出了一种基于CDA901控制器的农村电网35kV变电站远程监控方法,使得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远程监控系统得以实现.试运行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电能质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及电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变电站直流电源设备通信协议不统一的问题,采用通信协议转换的方法将不同厂家设备的通信数据进行转换,统一上传,并通过APP实现数据展示和客户的应用。将采集设备和APP通过协议转换的方式组成直流电源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的智能监测。实验表明:所设计的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信息反馈至APP用户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维护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提上日程,这对提升变电站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水平,推动智能电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概括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特征。根据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的需求,探索研究了红外热成像监测子系统和变电站环境监测子系统的系统构成,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指导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直流电源远方监控系统在石嘴山供电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石嘴山供电局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石嘴山供电局变电站直流电源远方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