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强 《煤炭工程》2013,(2):14-15
 一矿两井总平面布置的模式在设计实例中较少,文章简述了小保当矿井作为“一矿两井”模式的选址,介绍了矿井的总平面布置,分别对不同的分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总结了不同区域的优缺点,对规划一矿两井模式的总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磊 《煤炭工程》2019,51(7):6-10
以陕煤化集团小保当一号矿井设计为背景,优化开拓部署,采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装备,走机械化开采和自动化管理相结合的道路。设计智能化采掘系统、快速建井系统、一矿两井地面布置等,矿井建成投产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成为一座智能高效、本质安全、管理科学、生态文明、和谐共赢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该矿井为榆神矿区环境脆弱区先期开采矿井,为矿区后续开发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沁水煤田玉溪井田地形地貌并通过现场踏勘对矿井工业场地的位置提出了两套方案,同时结合场地位置及煤炭提升方式提出两个开拓方案,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和合理性,经过综合考虑工业场地位置与开拓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选择了主、副斜井为同一个工业场地,立风井井筒布置在工业场地东侧2km处的半山腰,矿井选用斜井...  相似文献   

4.
庄学安 《煤炭技术》2022,(2):149-152
矿井粉尘污染一直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高浓度粉尘的产生,不仅增加矿工患尘肺病的概率,而且由于粉尘本身的理化性质,在一定浓度下极具燃烧和爆炸的风险,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分析小保当矿井粉尘污染现状,在分析国内外先进粉尘防治技术及开采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小保当矿井当前粉尘治理实际需求,提出针对采掘工作面以及运输巷、转载点等粉尘治理措施,以期实现全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有效改善矿井整体工作环境,实现"安全、绿色"开采局面。  相似文献   

5.
常青  张磊  史鑫 《煤炭工程》2020,52(8):14-17
针对小保当一号矿井主斜井穿过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和新近系保德组松散岩层遇到的井筒长度长、断面大、施工难、工期短等问题,为了保证主斜井井筒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根据井筒检查钻孔和调研资料,提出主斜井全过程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井壁结构采取分段复合支护的设计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小保当一号矿井主斜井井筒施工过程较顺利,井壁质量优良,该设计可为榆神矿区深部开采区类似地质条件下长距离、大涌水、大断面井筒施工方法选择和井壁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河津杜家沟煤业井田的开拓方案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工业场地位置、2号和10号煤层的开拓方式,以及井筒布置、水平划分、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和井上下运输方式,设计布局合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兼并重组后孟家窑矿内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从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方式、开采水平、采区划分和矿区通风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设计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经济技术合理的设计方案,为类似兼并重组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潘谢矿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潘谢矿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方式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平原内涝地区矿井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红山矿井煤层赋存情况及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的矿井的经验,分别从工业场地、开拓方式、井筒形式、辅助运输方式、采掘巷道布置等多方面、多角度对红山矿井进行了技术和经济的比较,最终选择红山矿井的工业场地在井田西部8号勘探线上,B2号煤层露头附近,西邻在建的高速公路,北侧相邻输电线路;红山的开拓方案为主斜井+缓坡副斜井开拓,为类似矿井的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和开拓方案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高陡山区矿井工业场地选址重点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形复杂的高陡山区,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等因素考虑井下开拓、开采布局的合理性外,按场地布置的要求,确定适应地形、地质特征的井筒及工业场地选址成为决定矿井开拓方式的主导因素。本文针对云南省西朗沟煤矿在受一系列复杂地形地质和地方国民经济建设布局的制约条件下,通过对影响井筒及工业场地选址的复杂地形条件、特殊工程地质条件、煤炭主要用户分布、瓦斯余热利用、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等重点因素的分析,采取调整矿权设置,寻求合理的工业场地位置,总结高陡山区新井建设前期工作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对同类型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煤矿工业场地选址原则,结合寺家庄矿井的井田开拓和地面条件,提出适合该矿井的工业场地位置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3.
何刚  杨晓科 《陕西煤炭》2016,(4):53-55,45
依据斜沟矿井的外部建设条件及煤层赋存情况,提出了多个工业场地位置和井田开拓方案,通过地形地貌、外部运输、水文地质条件、煤层条件、以及其他开采条件的综合比较后,确定将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中部的石吉塔沟内及沟口附近(方案Ⅰ),此方案地面布置集中,运输方便、井下开拓系统合理简单、不同煤质采用分采分运、高产高效,其设计思路对类似地质条件的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枣庄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介绍,分析和总结了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思路及制约因素,如多井口、多场地开拓布置,特殊地形条件、特殊气候的影响。通过制定设计对策,做出了较为优质的总平面布置方案,为同类型矿井总平面布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兼并重组后孟家窑矿内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对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进行了设计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经济技术合理的设计方案,即矿井工业场地选在井田东部边界,采用主副双斜井开拓方式.该设计方案比选可为类似兼并重组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是一项政策性、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作。它涉及面广,需要研究、协调的矛盾和问题多,从井下开采到地面生产、管理的全部生产过程,均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选择柳壕沟矿井工业场地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根据井田地形地貌、交通运输、井下资源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等,文章采用多方案综合比选的方法,研究了矿井可能的工业场地和井田开拓方式,以及各方案的技术优缺点、基建投资、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园区运营成本等,结果表明井田东部场地、立井下山开拓方式最适合柳壕沟矿井的实际条件、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王峰矿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及开拓方式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韩城矿区王峰井田地形地貌并通过现场踏勘对矿井工业场地位置提出三个方案,同时结合场地位置及煤炭运输方式提出两个开拓方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两方案的优缺点,从经济角度比较了两方案的合理性,经过综合考虑工业场地位置与开拓方式之间的制约关系,最终分别选择了主、副井工业场地位置和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结论对于本矿井开发和韩城矿区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要:文章以山西华晋韩咀煤业有限公司为背景,根据兼并重组后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从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井田开拓方式选择、井田开拓巷道布置三方面,论述了矿井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案,为类似兼并重组矿井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