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热管换热器在炼油及石化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新型高效传热元件——热管,对热管的原理及其优越性进行了阐述以热管为传热元件制作而成的高效换热器在日益重要地应用于炼油及石化工业。  相似文献   

2.
《节能》2017,(2)
以热管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等优点的新型传热元件。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热管的应用范围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将热管传热原理应用于风能致热技术的传热中,作为传热元件,目的在于探讨热管技术在风能致热的热能进输送中应用的可能性,以期获得风能致热的基本数据,为实际应用提供基础。针对自行设计和研发的风车及磁涡流发热系统,通过对多组实验的测试,分析热管在不同蓄水量时的热导率,并对所测的数据进行归纳对比,得到了热管的有关传热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热管的热导率随着蓄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关系呈非线性关系。这对热管技术在风能致热的热能传输中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VB程序语言,研发一套简单实用的热管换热器传热计算系统程序。利用VB技术中简便的对话框生成手段及其良好的菜单定制功能,将繁杂的热管换热器的传热工艺计算过程转换到直观简便的界面的对话框中。相关热力学工况参数,通过趋势函数的程序化,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VB技术在热管传热计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程序能方便、准确计算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对热管换热器的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良好的府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热管是一种新型的传热元件,由热管组成的热管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等优点。这种换热器在利用热能、回收废热、节约原料、降低成本、以及一些特殊用途上(如散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应用市场的逐步打开,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更为了能在时间上和技术上占领竞争的优势,针对  相似文献   

5.
开式热管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淑英 《节能技术》1996,(5):5-7,12
对新型换热元件开式热管的传热特怀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式热管存在两个传热转折点。其实际工作的最佳范围应在两个传热转折点之间。本文给工度经、小孔直径及小孔位置变化工式热管传热能力的实验结果。为合理设计开式热管理提供了参考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热管式空调换气换热器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热管为传热元件的全气候使用的空调换气换热器,就其设计特点、结构型式及性能评价和效益分析作了叙述。换热器中的热管采用氨-铝热管,分重力式热管和吸液芯式换管两种。重力式热管空调换气换热器采用了随电机正反转改变进排气方向的轴流式风机;吸液芯式换热器采用了特殊结构设计,解决了吸液芯热管受安装误差带来的热管半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7.
热管作为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工业领域中,特别是在余热回收、蓄能技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以热管作为主要受热面的小蒸发量蒸汽锅炉,作为在高温辐射下的热管应用还存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前言工业锅炉是用煤大户,全国约有10吨/时以下的小型工业锅炉30~40万台,年耗煤3亿吨,约占全国煤产量的1/3。这些锅炉中,大部分是没有尾部受热面的蒸发量小于4吨/时的锅炉,排烟温度高,处于低效率运行中,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由热管组成的热管换热器具有高效、轻便、可靠、经济等优点。国外用于节能的热管换热器已经系列化和批量生产。国内自1977年开始研制热管换热器,进展较快,但大部分属于单个热管空气预热器或热管省煤器,而对于工业锅炉排烟余热的综合有效应用和提高环境保护效益方面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9.
就分离型热管的充液率,传热性能进行了基础性研究。试验结果为设计,使用分离型热管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热管换热元件是一种高效换热元件,其热阻远小于同形状的银、铜热阻。随着热管技术的发展,已逐渐应用于民用工业。通过对热管换热元件的基本结构的介绍,简述其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在锅炉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圆形热管或热虹吸管在工业余热回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工程中有许多烟气和废气含尘量较大,容易使换热器产生积灰。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果。甚至造成阻塞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为此研究人员根据物体绕流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流线形管材.如椭圆管、扁平管.或者倾斜布置圆形管(沿流体流动方向投影为一椭圆形).减弱物体绕流的脱体尾涡.以减轮换热器的积灰程度。此外,截面为扁平的热管还具有良好的管外流动特性。用这样的热管组成的换热器具有阻力小、结构紧凑等优点。本文对  相似文献   

12.
夏新林  郭吕平 《节能技术》1992,(5):11-14,32
一、概述 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由这种元件构成的各种热管换热装置,具有传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少、阻力低等优点,近年来在热能利用和余热回收等技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介绍一种由热管余热锅炉和热管空气预热器组成的新型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这套装置已研制成功,并在齐齐哈尔建  相似文献   

13.
王永磊  张克峰  李红兰  陈文娟 《节能技术》2005,23(3):226-227,274
热管是依靠自身内部液体工质的相变来实现传热的元件,传热机理十分复杂。本文在Nusselt竖直壁面层流膜状凝结理论的基础上,就热管冷凝段和蒸发段的传热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平均换热系数h2^-和Nu^-。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有效度-传热单元数法在热管换热器传热校核计算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计算与对数平均温度(LMTD)法作了比较,证明ε-NTU法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夹套式碳钢热管进行了传热性能研究,得出了夹套式热管换热系数与充液量,热流密度,工质温度的拟合公式,为夹套式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热管及其换热器在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介绍了热管技术,并分析了其传热机理。热管换热器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应用主要集中在中低温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应完善高温热管,以拓宽热管换热器在高温余热资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非规则截面的航空散热板轴向槽道热管,分别建立了基于SINDA软件HEATPIPE算法的一维模型和基于QFLOW算法的二维模型,比较了两种传热模型和算法下热管的暂态和稳态传热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对热管平均工作温度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由于一维模型没有考虑热管壳体的周向传热以及热管的结构对边界条件施加的影响,最大传热能力的计算结果小于二维模型。一维模型适于对航空热管进行系统级的初步热设计,二维模型适于对非规则截面热管的定量传热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倾角对复合中空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复合中空热管传热性能实验装置,对相同充液比(33%)不同倾角(分别为60°、75°、90°)和不同工质(分别为纯水和无水乙醇)复合中空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充液比为33%,工质为纯水和无水乙醇的复合中空热管,倾角为90°时传热性能最佳.实验研究为复合中空热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螺纹槽管强化传热元件无论在理论上或者在实践上都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传热元件。将螺纹槽管应用于锅炉受热面上已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效果。根据我们初步试验研究,应用螺纹槽管技术于凝结换热器中同样也有着广阔的前景。电站汽轮机的凝汽器及高压、低压加热器都属于蒸汽凝结换热器类型。此外,凝结换热设备还广泛应用于化工中的气体液化、能源工程的余汽回收、空调和制冷工业的换热、及供热工程的热网加热器、海水淡化凝结器、热管等设备中。  相似文献   

20.
振荡流热管自激强化传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自激振荡流热管的工作特性,联系目前国内外纳米流体及非均匀截面结构在强化传热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在自激振荡流热管内的复杂相变换热条件下,通过采用纳米流体工质与非均匀管截面以实现振荡流热管自激强化传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纳米流体的浓度、相容性、充液率以及管截面结构等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强化传热实验研究和新型自激振荡流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