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8,(3)
民间文化是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其在莫言艺术想象中占据重要地位,民间的一些寓言、习俗、艺术、传说以及故事是莫言发挥其艺术想象的基本存在和来源,而民间情绪、观念、形象以及历史则属于莫言更为高级的想象基础,莫言作为我国现代优秀作家,其一直坚持以民间作为创作立场,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0)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早期创作的一部七千来字的中短篇小说。在此文中,莫言第一次提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一地理概念,开启了莫言小说中的东北高密的"精神还乡"之旅。本文从"还乡"这一母题出发,分析莫言在作品中首次"还乡"的时间和空间模式,探究"还乡"母题在《白狗秋千架》中独特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95-97
莫言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莫言的创作给当下的文学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2)
莫言在创作中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把精确的现实与虚浮的记忆、杂乱的梦境、幻觉、自由联想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虚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怀抱鲜花的女人》的虚幻性特征表现为形象的虚幻性、情节的虚幻性以及主题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
莫言在创作中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把精确的现实与虚浮的记忆、杂乱的梦境、幻觉、自由联想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虚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怀抱鲜花的女人》的虚幻性特征表现为形象的虚幻性、情节的虚幻性以及主题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8)
在莫言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必不可少。莫言笔下的女性角色颇多,描述了20至21世纪生活在中国中下层的女性。莫言的作品中饱含了一种对女性的关怀和同情,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了这一阶层的女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文章对莫言以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描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对其的颁奖词中写到:"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在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谵妄现实主义做出比较后,笔者认为应将"hallucinatory realism"理解为"谵妄现实主义",并以《蛙》为例试图得到论证,着重分析带有莫言特色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莫言小说的创作手法是对于中国传统口头文学的回归,并且在融合中国传统口头文学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创新,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文学语言,促进了当代文学口语民间化表现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5):8-10
莫言是中国意义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的语言风格,作品的意识、精神意义和态度表现,以及自身的经历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大家想从他身上看到不一样的中国文化,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体会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更想从他的经历当中去感受,去学习,去领悟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本文意在浅析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的主人公"黑孩"的人物形象以及莫言自身的经历对作品创作的影响,指出了作家拥有属于自己风格作品和占有属于自己文学领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本文通过对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认为这些人物形象在蒲松龄的笔下都具有外貌内化与心灵外化的特征,蒲松龄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是具有独创性的,是值得我们当代叙事理论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