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5)
教学论研究要坚守一些观点和认识,因为它们是先贤们关于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理性思维的结晶,反映了教学诸要素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教学论研究也应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只有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问题的教学论研究才能推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教学论研究的坚守,是希望教学论研究者在研究中不要受"技术人"和"企业"工具思维的影响,而要始终秉持专业立场;强调教学论研究的变革,是希望教学论研究者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新的教学现象和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9):140-143
<正>为应对信息时代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对教学实践改进和教学理论建构带来的巨大冲击,建构适应并引领新时代的教学论体系,2018年7月21—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第七届教学论常务理事会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建构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举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范式”和“范式转变”原始概念辨析八手,通过对规划理论中一系列相关的重要论点的回顾与比较,深入探讨了当前规划理论热点中对现代主义规划的共识,以及对沟通规划和后现代主义规划的多元论辩。  相似文献   

4.
<正>立足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与问题,开展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进步与城乡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城乡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每当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它又将在相当长的时间段深刻影响经济结构运行和社会变迁。迄今为止,基于“深度学习+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已经在计算机视觉、智能决策、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引发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型正在到来,技术进步与城乡发展研究必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属于“历史必然论”,这一理论没有为人的“选择”留下充分余地。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利用“理性选择原理”提出了一种“历史选择论”。本文认为“选择”具有偶然性成分,历史叙述应当重视政治人物的个人选择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宏观历史是千百万人在特定客观环境下长期“选择”的结果,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改变这一“选择”,所以完全是“必然”的。在对宏观历史的看法上,“历史必然论”与“历史选择论”实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顾恺之“以形写神”和谢赫“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重要的绘画批评理论,但在后世的沿传和发展过程中,不少的学者常常将两者合为一谈。在提到有关“神”、“传神”、“生动”等话题时,都常用“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两个批评理论学说来同时论证,或以“气韵”说来阐发“形神”论,或以“形神”论来阐发“气韵”说。实际上,“形神”与“气韵”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本文讨论了这两个绘画批评理论学说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刘焱 《建筑学报》2022,(4):106-112
基于彼得·埃森曼在其1963年博士论文《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中提出的以“一般形式”为核心的“形式系统”理论,以及该理论逐步发展并于1970年代演变出的以“深层结构”为核心的“概念建筑”理论,比较分析以上两种理论及其思想来源,并揭示埃森曼形式理论的语言学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理论认为城市系统是复杂、动态、无边界、具有不确定性的,而传统规划采用理性、逻辑、在有界范围内预测未来的工作理念,两者难以匹配.在规划中引入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克服传统规划模式的缺陷而出现范式转变?文章讨论复杂性理论及其与人工智能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关系.在呼吁加强人工智能学习、建立制度智能学的同时,认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并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艺论”是关于精致建筑的认知与生成的罪理与方法的系统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建筑工艺的原理,建筑工艺的系统构成,建筑工艺的范式及演进.中国现代建筑精致性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等环环相扣的4部分内容,对建筑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4):37-38
当代"因材施教"的发展呈现出具有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和复杂化特征的多元取向态势,而每一种取向背后都隐藏着典型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考察,分属不同思维范式的"因材施教",其间既有着不同的价值意蕴又有着现实的内在关联,因而亟须在教学生成和人的文化生成的意义上,通过辩证批判和整体观照,展开认识与实践的现实整合。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12.
"十次小组""流动性"解析与延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次小组关注的流动性概念的研究,从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组织性、历时性以及社会的流动属性出发,对城市流动性理念进行解析。流动性以其表象中物质性的可视运动方式与隐性中非物质性不可视的流动并置,为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示性思路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冬 《城市建筑》2009,(6):31-33
本文分析了西部建筑师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观念,将其专业工作状态定位为——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进而剖析了这种状态的几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3)
在汉语中,"二"和"两"作为数词,常常互换使用,但从二者的来源和发展状况看,"二"和"两"并不相同,它们在使用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连城市色彩的地域性建设与规划,论述了大连城市色彩的主题色彩,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各城市关于应对"地球变暧",低碳经济解决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李华 《新建筑》2010,(6):121-123
此文是一篇非严格意义上的对《不分类的建筑》的书评。与一般的评价式书评不同,它试图通过重构书中阅读的线索,探讨建筑写作的一种立场,即作者所关注的"游牧",在拓展建筑学的知识中所具有的价值,带来的思考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4):109-114
针对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安装工程计价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安装工程计价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文章立足于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视角,以论述信息化技术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阐述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模型的框架,最后提出优化课程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据说目前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在建材中“和”、“合”标准用法的规定。但其中,“掺合料”、“拌合”这种用法在汉语用词上是有误的。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以北方音为基础”有关。“和”在汉语中有五个读音:h(如温和、和平、共和),h(如一唱一和)、h(如打麻将和  相似文献   

19.
剥落历史的封存,我们找寻这里的记忆 对“四合院”,我们总有一些印象中的固有记忆:垂花门、照壁、抄手游廊、层层递进的院落,围着院子的家长里短和小生活.而当我踏足水车胡同24号的时候,所有对四合院的幻想都破灭了.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1)
人民是唯一的吗?人民是人还是民?人民是谁?对人民的审视,关联着现代国家的行政合法性与正当性,也构成了公共性的价值根基。基于学术史的梳理,重新将"人民"引入行政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在理论和实践取向上,"人民"总是在形式和口号上成为行政目标的代名词,其价值蕴涵经历了数次内部的分化与流变,最终实现了行政公共性等同于人民权力与价值的理论确认。"人民至上"作为一种行政价值,在实践和价值的双重维度上引领了我国公共生活与行政变革的良序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显示出正当性与确证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