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Z2)
<正>南方的初冬依然是艳阳高挂、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平常冬日的下午,在北流市民乐镇萝村的村委会内见到了村里的老支书陈起华。其实,老支书并不是很老,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只是他在村委会工作很久了,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外面来的采访人员一般都是由他接待,因此他也成了村里的金牌导游,大家都尊称他为"老支书"。我向他说明了来意,表示要了解一下村里的好人好事,  相似文献   

2.
《消防与生活》2009,(2):48-48
刘爱英要从安徽霍山老家到山东去,因为她两年没有见到丈夫了,他的丈夫在一个她向往已久的地方——泰山当消防兵。 她的丈夫叫王红卫,和她是一个村的,红卫转为一级士官的那一年他们结的婚。泰山到底啥样,她不清楚,到现在她还是第一次走出县城,来到这么远的地方,要不是村里的面粉厂要到北京拉新机器路过泰安,她都没有这个机会。只听丈夫说是在泰山顶上的消防队服役,那里海拔1500米,旅游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3.
老兵张三疯     
《Planning》2018,(Z2)
<正>我们村里有个退伍老兵,村里人都叫他张三疯。老兵,确实姓张,但名不叫"三疯"。至于为啥叫他张三疯,用他爹的话就是"疯疯癫癫,没个正形",整天乐呵呵的;其实"张三疯"这个名号之所以叫得如此响亮,主要还是因为他接二连三地干了三件在我们人眼里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疯事",使得"张三疯"这个外号一下子叫开了。一疯:大方解人之困夏天暑气逼人,热到蝉虫无声地不知躲到哪里去乘凉  相似文献   

4.
放火者     
正他的外号叫"一根筋",办事儿认真得有点较真儿。他是一名清洁工,负责清扫公路。一辆自行车,一把扫帚,一身橘色工作服。他还是一名义务消防员,负责监视田间的烟火。一双眼睛,一只鼻子,一副嗓子。村里并不富裕,甚至有点闭塞,所以有一份像样的工作也会招人羡慕。寒来暑往,村里的这条路,他每天都走几遍。转眼到了秋收,一片片的金黄,一担担的果实,除此之外,田间自然也多了些松松垮垮的秸秆,风一吹满天都是。按照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1)
<正>初冬季节,记者慕名来到了双城市团结乡育新村,这个村是双城市至团结乡公路通过的地方。今年正是村里的赶集日,这里显得非常热闹。水泥路面两旁已安上了路灯。在集市上,我们打听这个村的书记,有一位姓徐的农民告诉我们,他叫邵玉库。今年44岁的邵书记,是在外打工和搞建筑25年后回家建设家乡的。2011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我们村有11000亩土地、3100人、739户;村里虽然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Z1)
<正>"大雪纷纷腊月天。"当邻居家的小伙子唱起这句诗时,一年一度最热闹的跌年糕时间快到了。他的名字叫正。正是村里最有才华的青年。小时候受颇通文墨的爷爷指点,会背千家诗,唱起"平平仄仄"来也抑扬顿挫,让我大为叹服。村子不大,只有十四五户人家。跌年糕是整个村的盛事,每户人家的大人都要参与。他们平时要干活,农忙没有休息,农闲则上山  相似文献   

7.
陕西关中西府武功县往城东七公里,有一个末等火车站叫“锣鼓村站”,从锣鼓村火车站再向东一公里便是锣鼓村。 锣鼓村是薛固乡下面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叫它锣鼓村其实是徒有虚名,整个村子没有一家锣鼓生产作坊,更没有谁会制作锣鼓。 锣鼓村原本不叫锣鼓村,在民国前期叫罗柯寨,但整个村寨没有一户人家姓罗或姓柯。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在爷爷辈就没有人从事锣鼓加工业,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将村名改叫“锣鼓村”。锣鼓村以种植、加工、贩运大蒜和辣椒为主,大蒜、蒜薹行销东北及四川、湖南、安徽等地,特别是脱水大蒜远销到日本。 “光绪31…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住在农村,村里只有一条街,出村只有一条路,从未思考过街和路的区别,及至到了城市,才发现城里既有很多道街,也有很多条路.为什么叫街?又为什么叫路?很有点迷惑不解.曾问过许多人,但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一位邯郸人告诉我:东西方向的叫路,南北方向的叫街.我问:"为什么?"他说:"不知为什么,反正邯郸市就是这样."经我考证,确实如此.但北京市却不是这样,如长安街是东西方向,过了复兴门,就叫复兴路:过了玉泉路,又改叫石景山路了.再比如西直门外大街是东西方向,而白(石桥)颐(和园)路却是南北方向.不明白就是不明白,直到广安大街改造拓宽完成后,走在宽广明亮的大路上,我才渐渐"悟"出点什么来.  相似文献   

9.
天台县三合镇山头洋村有一个叫鲍斯宽的老汉,今年58岁了,仍形单影只,鳏夫一个。1982年他在村里拉起了一支义务消防队,迄今已为村民们扑灭了30多场大火,在群众中享有“及时雨”的美称。  相似文献   

10.
<正>说到能工巧匠,北京华侨村就有一个能人。他的名字叫王天杰,河南阜阳人,长得文气,有些腼腆。"村"里的电脑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王天杰一去,总能手到病除。于是,大家都叫他"电脑王"。1998年,王天杰刚到北京燕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燕侨物业)的时候,公司听说他是学电子专业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