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张胜 《磷肥与复肥》2012,27(5):45-46
分析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磷酸装置尾气洗涤系统在扩能后的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对反应槽溢流通道及尾气洗涤塔及其管路系统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改造,强化了生产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使排放的尾气含氟达到了0.36 mg/m3。  相似文献   

3.
某煤化工装置,设置了1开1备两系列气化炉,灰水系统共用。为了节省投资,对水煤浆进料系统、氧气进料系统、洗涤塔系统进行优化。水煤浆进料系统进行合并,共用一台高压煤浆泵及相应的管线、自动切断阀,节省投资约275万元。氧气进料系统除部分使用Inconel外,其他地方使用不锈钢304L,节省投资约100万元。洗涤塔系统进行合并,共用一台文丘里洗涤器、一台洗涤塔及相应的管线、阀门,节省投资约180万元。  相似文献   

4.
郑伟  陆杰  周东升  林鹏  李晴  刘夏杰  李利 《应用化工》2022,(S1):155-158
加热器作为核电站废液处理(简称TEU)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直接决定系统是否能够有效稳定运行。而废液处理系统加热器为立式多程换热器,不同于常规卧式换热器,其热工水力有其特殊性。通过建立新型立式多程换热模型,应用于TEU系统加热装置的设计计算与选型校核,结果显示:设计的加热装置换热面积裕量较大,确保TEU系统关键设备满足运行要求,该方法对同类立式多程换热装置设计与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首先简单对PLC控制系统在化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分别从PLC控制系统的概念、功能以及程序设计这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希望从理论上对于我国化工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化工生产企业的火灾中,反应釜、冷凝器等化工生产设备往往因其外壁设有"保温层",导致消防射流从设备外部无法实施有效的冷却,继而引起事故状态下釜内反应热急剧升高或设备内部燃烧加剧,形成火灾中的"二次爆炸"。在化工生产系统中安装临时冷却装置,目的是通过市政管网(或消防车),向化工生产冷却系统供水,以抑制物理、化学爆炸和设备烧塌等事故的发生。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调研走访了多个化工生产企业和建筑设计院,形成本研究结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工仿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工仿真系统构建和实现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开发有效模拟化工生产状况的仿真系统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后处理厂化学分离系统具有化工厂的职业病危害特征,同时由于其处理放射性料液,存在放射性危害,比通常的化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更为复杂。后处理厂化学分离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包括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和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危害、噪声危害、高温危害等。本文分析后处理厂化学分离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再从设计、管理等方面提出这些危害的防护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有效减低工作人员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酸剂(中和剂)的应用在洗涤过程中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人体皮肤的pH值在5.5-7.0之间。弱酸性的环境可以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长繁殖[1]。在公用纺织品洗涤过程中,为了达到满意的去污效果,pH值通常保持在9-11之间,清洗重污垢的布草时pH值甚至达到10~12之间。布草的pH值控制一  相似文献   

11.
陈勇 《广东化工》2013,40(5):84-85
文章调研了核燃料后处理厂萃取工艺过程中有机溶剂的降解产物种类及各种降解产物对萃取工艺过程的影响,同时,为提高有机溶剂的利用率,减少废液量,采用碱酸洗涤、精馏等净化工艺处理使用过的污溶剂,净化后的溶剂再返回萃取流程中使用,文中分析对比了污溶剂的不同净化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张勇  熊肖箫  冉万春 《广东化工》2014,(10):55-56,70
针对强酸强碱等化学品喷溅或泄漏引起灼伤事故,开发一种能与酸、碱、氧化、还原、溶剂化、螯合反应的两性螯合剂,并研制出化学品灼伤现场急救的洗消产品。对自制洗消剂和法国普利沃公司生产的敌腐特灵进行家兔皮肤酸碱洗消实验,结果表明,该洗消剂和敌腐特灵的酸碱洗消效果相当,具有明显的酸碱中和作用,对化学污染皮肤保护作用显著,可明显减少创面损伤,使用后创面可较快愈合。  相似文献   

13.
洗消能有效消除核生化污染物,提高军队战斗力。介绍了常见的洗消方法和工艺,阐述了洗消药剂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核生化污染环境(寒冷地区、城市、丛林、山区)对洗消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与分析国内化工行业标准、国内外化工项目、核电项目、核燃料循环前端项目以及国外核燃料循环后端项目等在PDMS三维设计中采用的管道等级命名规则,并结合我国核燃料循环后端项目的工程特点,确定了核燃料循环后端项目三维设计管道等级命名规则。此外,本文也进一步对命名规则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形成了核燃料循环后端项目三维设计管道等级清单,为三维设计在核燃料循环后端项目中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早期生产堆后处理厂中接触式测量仪表的选用、安装和维护方式;论述了动力堆后处理中试厂使用的非接触式和间接式测量仪表的原理和优势;在分析智能仪表优势的基础上,给出了Profibus PA和FF总线仪表在后处理工程的应用;最后,得出非接触式和间接式的测量方案与智能仪表的组合是未来后处理厂最佳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4):697-732
Abstract

The potentialities of applying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 to the reprocessing of reactor fuels on an industrial scal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ationary phase was undiluted (100%) tri-n-butyl phosphate (TBP) and the mobile phases were nitric acid or nitrate salt solutions with or without reducing agents for plutonium.

Several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ic processes for the recovery of nuclear grade uranium and plutonium are described. The flowsheets are based on a systema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of relevant metal species (particularly those of uranium, neptunium, plutonium, americium, ruthenium, zirconium and niobium) in the chromatographic systems employed.

The Purochromex process developed for the recovery of uranium and plutonium from light-water reactor fuels and the Eurochromex process develop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highly enriched uranium from irradiated U/A1 alloy, U/Zr alloy and uranyl sulfate fuels have successfully been hot-tested on a laboratory scale and cold-tested on an “industrial scale.”

Some complementary studies related to the separation processes. such as radiation degradation of the stationary phase and the removal of tributyl phosphate from product and waste streams, are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反应堆工程退役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去污问题.就去污的深度和内函而言,它分系统去污和拆除去污;就去污的机理而言,它可简化为化学去污、物理去污、电化学去污和物理化学联合去污四大类.同时介绍了去污之目的、主要的污染核素及其来源和污染的机理;系统去污和拆除去污工艺选择应分别考虑的基本因素、去污工艺选择和国内外去污实例等.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long term economic viability of 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BNFL has a long term ongoing R&D programme into 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 major theme of this programme is the use of clean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financial cost of reprocessing, while maintaining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care. To ensure reduction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reprocessing do not cause an increase in impact elsewhere in the nuclear fuel cycle,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the fuel cycle is being developed. This life cycle model should allow definition of: (1) the key areas of the cycle responsible or the majority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2) the major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burden between reprocessing and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and (3) the effects any changes i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processes will have on the entire fuel cycle. © 1997 S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