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本文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流体结构耦联动态特性进行了解析分析推导,并用MATLAB计算出了耦合固有频率.利用ANSYS参数化语言,对传热管进行了流体结构耦联动态特性模拟,验证了解析推导的正确性,且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宏观、微观的检查及化学成分测试、扫描电镜等手段 ,分析了蒸汽发生器内壁裂纹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原型,考虑一、二次侧流体的共同作用,进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双向流固耦合方法能较好地捕捉到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位移变化规律,传热管中心截面的位移最大,且平衡时向第3象限偏移,由于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X、Y方向的位移大小并不相等。沿传热管高度方向应力关于中心截面(0.5 m)对称分布,固定端附近由于固定约束的作用产生应力集中应力最大。不同截面上应力沿圆周方向的分布规律相似,受传热管位移的影响关于20°和200°所连的直线对称分布,在20°和200°附近出现应力极值。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可为蒸汽发生器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化学清洗及现场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训慎 《化学清洗》1999,15(2):21-24
介绍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三种化学清洗方法和现场化学清洗经验,国外电力公司认为,到目前为止,经化学清洗的60多个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大多数都是成功的,用化学清洗方法清这板上持不断沉积的泥渣和清洗管子与支撑板间隙里的沉积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稀释蒸汽发生器是乙烯急冷工艺中关键设备通过对设备运行中的工艺特点、设备自身结构特点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由于溶解氧而引起的管束氧腐蚀、氧浓差腐蚀最终导致管束泄漏的结论。在对工艺作相应控制、结构作相应改进后,解决了管束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6.
石油工业工作人员都知道,湿蒸汽发生器炉管很容易发生爆管。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爆管的原因在与氢腐蚀。本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热采湿蒸汽发生器炉管发生腐蚀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炉管发生腐蚀的原因,剖析了左右这些因素腐蚀效果的相关问题,并最终提出相应的炉管方法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石油工业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三种化学清洗方法和现场化学清洗经验.国外电力公司认为,到目前为止,经化学清洗的60多个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大多数都是成功的.用化学清洗方法清除管板上持续不断沉积的泥渣和清洗管子与支撑板间隙里的沉积物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EDTA化学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秦山一期和田湾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结构、材料和腐蚀产物,重点介绍了EDTA化学清洗技术和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俄罗斯WWER-1000型核电站卧式蒸汽发生器的运行经验.在田湾核电站的设计中,俄罗斯提供了对蒸汽发生器化学清洗的改进工艺,即成功地应用在赫梅利尼茨基(Khmelnitsky)核电站1号机组冷停堆过程中的化学清洗工艺.  相似文献   

10.
李欣平 《化工设计》2012,22(2):45-46,25,2
针对合成氨关键设备蒸汽发生器多次发生换热管泄漏及设备顶部汽包气液夹带等情况,对该设备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改造,改造后设备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舌片式导流管强化垂直圆管内蒸汽冷凝传热研究 ,在实验范围内 ,传热系数增大3.6 4~ 5 .6 1倍、效果十分显著 ,舌片垂直节间距越小 ,舌片愈宽强化传热效率越好  相似文献   

12.
核电蒸汽发生器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采用定位胀和全深度液压胀,胀接质量直接影响管接头的拉脱强度和残余应力。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了定位胀胀管压力130MPa,保压时间6s;液压胀胀管压力280MPa,保压时间6s。  相似文献   

13.
某石化公司换热器在检验中发现管子多起腐蚀穿孔而失效.对换热器换热列管进行了涡流检测,采用直读光谱仪和三维体视显微镜(3D SM)等对失效管子材质及凹坑形貌进行了检验和观察,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仪(IC)和质谱分析仪(MS)等对工艺水介质进行了成分检测,并用扫描电镜( SEM)与能谱分析仪(EDS)对失效管破口和凹坑进行了微...  相似文献   

14.
恒热流直管中纳米流体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work, the laminar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the pressure drop of water-based nanofluids containing Al2O3, TiO2 and SiO2 nanoparticles flowing through a straight circular tube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tion of small amounts of nano-sized Al2O3 and TiO2 particles to de-ionized water increase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considerably, while the SiO2 nanofluids showed the opposite behavior attracting the authors’ interests. An average of 16%and 8.2%increase i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ere observed with the average of 28%and 15%penalty in pressure drop for Al2O3 and TiO2 nanofluids.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强化传热管———斑点凸型管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冷凝特性及结构,总结出了其冷凝时强化传热的原理及相关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6.
对水蒸汽在蛇管内分层流膜状态冷凝传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研究了蛇管的倾斜角,曲率半径等因素对膜状冷凝传热系数的影响,由实验测定了蛇管内水蒸汽膜水冷凝传热系数,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化工装备技术》2017,(3):18-21
通过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研究了内置螺旋弹簧对换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螺旋弹簧节距、丝径以及中径对管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弹簧管的强化传热系数明显高于光管,传热效果随弹簧节距、丝径的增大而增大,随中径的减小而增大。通过实验,确定了增强湍流程度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高换热效率的螺旋盘管换热器。将该新型换热器与普通的管壳式螺旋盘管换热器进行理论分析对比,该新型换热器具有以下主要三个方面优势:可轻松拆卸,定期清除管外壁上的污垢;能有效提高管外侧的对流换热系数;有效减少了管壳体本身的蓄热耗能。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比较了设计新型螺旋盘管换热器的性能优劣;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中,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新型螺旋盘管换热器管外侧水流速是普通螺旋盘管换热器的2.3倍,管外侧对流表面换热系数是普通螺旋盘管换热器的1.69倍。验证了新型螺旋盘管换热器能够有效提高换热能力,为螺旋盘管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性能优化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使用甲烷代替液化天然气(LNG),对超临界LNG在单根蛇形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流体物性、进口速度、压力及壁温对超临界流体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传热系数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定压比热容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类似,表面传热系数沿管程先增大后减小;而在远大于拟临界温度的区域,除弯管处由于二次流出现突变外,表面传热系数渐趋稳定。壁温、入口速度及压力都会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峰值位置和大小产生影响。增大压力可以改善超临界区域传热恶化现象;进口速度对传热影响较大,随着进口速度增大,表面传热系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介绍催化裂化装置中油浆蒸气发生器E1216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换热管胀口处断裂,造成管程严重泄漏的情况,及针对上述情况进行的失效分析,并在最后提出改进意见,希望能对此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