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探究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投用前后以及余热回收投用期间上升管发生堵塞时上升管表面温度变化情况,自主开发上升管蒸发器自动温度监控预警系统,为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系统高效运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马钢炼铁总厂5#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的运行情况,以及运行中需要改进之处,为以后兄弟单位利用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能分析和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回收柴油机尾气余热,从而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对不同蒸发压力下的朗肯循环热效率和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余热回收系统的火用效率以及系统各组件的火用损失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压力越高则朗肯循环效率越高,工质和尾气之间传热的不可逆损失和蒸发器出口较高的尾气温度使得蒸发器的火用损失率最大,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发动机尾气余热,系统输出净功最高可达18.7 kW。  相似文献   

4.
中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储能和释能过程中,存在一部分余热未进行利用。作者针对中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提出一种新的余热利用方法,即利用跨临界CO2布雷顿循环作为底循环对余热进行回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循环效率达到68.5%,相较于原系统提高了1.3%。对改进后系统在变工况运行时的热经济性分析发现,随着负荷比的增加,回收的余热增多,底循环产生更多的膨胀功,总循环效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非对称管壳式蒸发器是低温余热发电的核心设备,在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非对称管板即管板的管束布置呈非对称状,而管束的特殊分布使得管板的应力情况复杂,目前没有非对称管板板厚的具体计算公式,只能借助数值求解的方法来计算.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为了在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下达到成本最小的目的,利用ANSYA有限元软件对构件进行了应力分析,通过ANSYS优化技术,选取管板厚度为设计变量,蒸发器质量为目标函数,对管板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出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系统动力循环原理及工质循环发电的特点,组建了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并对EHD蒸发器,冷凝器等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综合考虑"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和"混合热效率"来评价纯低温余热发电效率,该模型在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热电联产电厂的烟气余热回收进行了改造实践和分析,提出了2级式氟塑钢换热器改造方案,分析了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特性,评估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为174.1 W/(m2·K),是低温省煤器传热系数的约3.7倍。低温省煤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分别约占余热回收系统热回收量的57%和43%。通过回收系统,实现了年节煤量达9 800 t,年节水量达67 900 t。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成本可在1.64 a内收回,随后可实现年净收益540.9万元。  相似文献   

8.
由于有机工质余热发电系统的经济性是影响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研究。以蒸发温度、蒸发器窄点温差、余热介质流量及冷却水流量为自变量,建立了以最小电力生产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系统电力生产成本的影响,并以6种有机工质为例,对系统进行了参数优化;且比较了余热温度对最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蒸发温度、蒸发器窄点温差、余热介质及冷却水流量对系统设备造价和净输出功的综合影响,其均存在最佳值使电力生产成本最小;在余热介质进口温度170℃和冷却水进口温度20℃时,工质R245fa的经济性最好,对应的最小电力生产成本约0.433 9元/(k W·h);且随着余热介质进口温度的升高,系统经济性提高,对应的最佳蒸发温度、蒸发器窄点温差及余热介质流量均增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围绕现有焦炉设备和炼焦生产工艺,有些方面开发了一系列提高焦炭质量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节能降耗的新工艺、新技术,其中煤调湿(CMC)越来越受到炼焦行业的关注,煤调湿技术确实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煤调湿技术原理简介煤调湿技术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再装炉前去掉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控制在6%左右,然后装炉进行炼焦生产·CMC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其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能确保入炉煤水分的恒定·该技术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所含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稳定控制入炉煤所含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既可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会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困难·企业使用该技术可收到入炉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煤调湿技术近几年的发展近几年,煤调湿技术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日本先后开发了三代煤调湿技术:第一代是导热油干燥方式·该方式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煤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  相似文献   

10.
低温余热发电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动力循环原理以及氟里昂循环发电系统的特点,组建了小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并对蒸发器、冷凝器、汽轮机模型等组件进行了设计.该模型在低温余热发电工程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