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收集了2006年7月~2007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6~2007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巴西乙醇生产及其产业链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巴西乙醇生产、消费及其产业链的拓展.到2007年底,巴西约有400座乙醇工厂,已有超过500万辆汽车采用混合燃料乙醇汽油.巴西乙醇生产不断扩能,将向世界其他地区增加出口.巴西基于甘蔗原料以乙醇生产乙烯和丙烯,并发展生物乙醇拓展塑料产业链,生产聚乙烯.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研究者在尿素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平衡及相平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提供了尿素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数据和相图,提出了一些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泥》2008,(4):51
3月11日,"意科走进中国"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与来自冶金、石化、电力、建材、水处理、纺织、市政等行业的专家、用户及十几家业内知名的媒体共同分享了意科公司的发展历程,意科变频器的创新标准以及意科在奥运年全面推向中国市场的决心和计划.  相似文献   

5.
柴国梁 《上海化工》2008,33(6):31-34
4.3 聚碳酸酯海关进出口分析 1999~2006年间PC进口量年均增长27.91%,比1998~2005年间PC进口量年均增长率31.27%下降3.36个百分点.国内产量偏低、市场需求巨大的现状进一步暴露.中国PC消费主要依靠进口,2006年中国产量仅占总消费量的10%上下.1999~2006年间PC进口量年均增长27.91%,比1998~2005年间Pc进口量年均增长率36.68%下降3.36个百分点.2006年初级形状的聚碳酸酯进口地有45个,主要进口地为泰国(占16.49%),其次为中国(12.86%)、新加坡(11.50%)、美国(10.95%)、日本(10.65%)、韩国(9.81%)、中国台湾省(9.50%)、西班牙(7.46%),八进口地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9.2%.  相似文献   

6.
王小军  孙荣生 《粘接》2007,28(2):49-50
1 "夹层粘接"新工艺 "夹层粘接"是作者经多年研究、开发的一种新技术,在设备大修理工作中,对于严重摩擦磨损的机床导轨,采用独特的"夹层粘接"工艺,以夹布塑料为加厚层,填充F4为表面耐磨层,使机床导轨恢复了原有的精度和尺寸要求,缩短了修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修理费用,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年产80 kt加压稀硝装置是国内首例完全国产化装置,其"三合一"主机的汽轮机、减速机由杭汽制造,空压机、膨胀机由陕鼓生产.自1986年装置建成投运以来,每年检修都发现机组气封严重磨损,机壳与转子不同心.为此,公司利用2006年11月大修和2007年7月停车机会对机组进行了全面整修,以期从根本上消除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2001年7月到2002年6月有关国外塑料工业的相关期刊资料,介绍了2001年到2002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各地域塑料原材料的产量及构成比,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比利时、墨西哥、芬兰、西班牙等国家的树脂产量、消费量及增长率,以及日本、西欧、北美等地区的不同品种塑料原料消费量和增长率统计.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有关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1 对蒸骨制胶过程的认识 蒸骨制胶的过程也就是用蒸汽使骨料块在密封的锅内受热、受压,使骨质疏松,由生胶质热解转变为可溶解于热水的动物胶质(习惯上称之为"骨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研究了纳米Al2O3纳米SiC单相粉体以及Al2O3/SIC复合粉体悬浮液的分散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入适量的分散剂,改变分散介质,调节pH值,可以获得分散性良好的纳米Al2O3纳米SiC及其复合粉体的稳定悬浮液;蒸馏水是较好的分散介质;球磨、六偏磷酸钠的用量、pH值对纳米Al2O3粉体、纳米SiC粉体及其复合粉体的分散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12.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2):420-430
Abstract

Recovery of LiOH from the spent Li2CO3 used as absorbent for carbon dioxide in breathing apparatus was successfully explored by precipit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A lithium hydroxide solution was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using reaction of spent Li2CO3 and calcium hydroxide. The effects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Convers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was about 95%. 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 from lithium hydroxide solution was obtained in batch evaporative crystallization. The effect of the evaporation rate on crystal morphology was investigated. The evaporation rates were affected to control size and yield of crystals. Eventually, the purity of crystals was above 99 wt% and yield was about 80%.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用四氟硼酸锂的性质,概述了固相-气相法(三氟化硼法,包括气流式反应合成法、LiF悬浮液法)、BB络合物与LiF于乙醚中的非水溶液法、水溶液法(包括四氟硼酸法、偏硼酸锂法)制备电池用四氟硼酸锂方法,比较了他们的优缺点。认为固相-气相法合成的四氟硼酸锂因工艺本身的缺陷而使产品质量较差,难以满足电池级四氟硼酸锂的要求;目前国内生产技术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4.
青海盐湖锂资源及提锂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目前青海盐湖锂资源分布的现状及青海盐湖水独特的化学特性,并将几种常用的卤水提锂技术进行了优点和缺点分析,同时将这些技术在青海盐湖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发现最优的卤水提锂技术。对比发现,东台吉乃尔盐湖的离子选择性分离膜法和察尔汗盐湖采用的吸附法提锂工艺较为常用,是青海盐湖提锂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锂电子电池的主要材料组成,以及锂电子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总结了重要电解质材料六氟磷酸锂的制备工艺及其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16.
尖晶石型锰酸锂是近年来兴起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 ,本文介绍了其制备方法 :电沉积法、固相反应法和共沉积法 ,评述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指出锰酸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As a preliminary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ernary systems Li2O-B2O3-P2O5 and Li2O-SiO2-P2O5 the existence of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lithium ortho-, pyro-, and metaphosphate compounds was confirmed. A rapid, reversible inversion takes place in Li4P2O7 at 630°C. New data on the melting points, optical properties, an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each of the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The lithium titanium oxide ion sieve with good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 promising adsorbent for lithium recovery. Herein, the lithium ion sieve precursor Li2TiO3 was prepared based on amorphous TiO2, and then Li+ was acid-eluted to obtain the lithium adsorbent H2TiO3, denoted as HTO-Am. The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HTO-Am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TO-Am prepared 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had excellent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 Li+. The adsorption process follows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and Langmuir isotherm equations, indicating that lithium is adsorbed chemically and monolayer on HTO-Am. HTO-Am ion sieves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for the first time and exhibited high selectivity, favorable adsorption rate, and cycle performance for Li+.  相似文献   

19.
以盐湖粗Li2CO3与电石渣为原料,采用苛化法制备LiOH。研究了固液比、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对Li2CO3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固液比25g Ca(OH)2/L H2O,反应温度为104℃,搅拌转速450r/min,反应时间100 min,制得的LiOH晶体的纯度为90%。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强度指数法、选择性溶解法、结合水率法、TG-DTA同步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评价对比了锂渣与粉煤灰、煤矸石、花岗岩粉等几种常用硅铝质材料的火山灰活性.结果表明,锂渣在四种硅铝质材料中活性指数最高,对Ca(OH)2的消耗能力最强,显示锂渣具有优良的火山灰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