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秒脉冲电晕放电衰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建立了线-板结构脉冲电晕放电实验模型,研究了沿电晕线的纳秒脉冲电晕放电对其自身波头幅值、波头形状的衰减特性,用高灵敏度紫外光-可见光成像系统摄取了单次纳秒脉冲电晕波电图像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纳秒脉冲电晕放电对其自身波头幅值的衰减在电晕线前段的下降具有指数型快速衰减的趋势,且首端所加电压幅值越高,这种衰减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在线-板电晕放电反应器模型上,分别采用电阻率较高的镍铬不锈钢线和电阻率较低的青铜线作为电晕线进行了脉冲电晕放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镍铬不锈钢线比青铜线上的纳秒脉冲衰减要大,两者的差别达15%。这表明,在纳秒脉冲电晕放电的实际应用中,电晕线的电阻率对纳秒脉冲电晕放电的衰减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电晕线串并联的脉冲电晕放电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线板结构脉冲电晕放电试验模型上 ,测试了不同长度电晕线串并联时的 ns脉冲电晕放电伏安特性 ,研究了电晕线串并联时脉冲电晕放电的不同特点。研究表明 ns脉冲电晕放电伏安特性呈指数函数上升趋势 ,串联电晕线的电晕电流随其长度的增长为自然对数函数上升趋势 ,并联电晕线的电晕电流随其长度的增长为线形函数上升趋势。根据研究 ,实际设计脉冲电晕放电反应器时 ,为提高反应器效率 ,多根电晕线应并联而不宜串联 ,且电晕线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4.
瞬态电晕放电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瞬态电晕放电成像的物理过程。根据气体放电的流光理论 ,采用 ns级脉冲放电技术 ,获得清晰的电晕放电的硬币成像图像  相似文献   

5.
晋东南—南阳—荆门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交流输电工程。特高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大都是首次开展,尤其对于1 000 kV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由于试验电压髙,现场环境复杂,对局放量的要求标准髙,因此需要良好的抗干扰检测手段。紫外成像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发现电晕放电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笔者介绍了紫外成像技术在1 000 kV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中检测到的外部电晕干扰,实现了对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外部干扰的快速准确定位,进而消除干扰控制局放测量的背景,保证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及其在电气设备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阐述了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工作原理,比较了紫外成像检测与电气设备传统预防性试验、红外检测的技术特点.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紫外成像检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如紫外光子标定、电晕放电后果评估、紫外检测标准规程制定等...  相似文献   

7.
紫外检测技术在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紫外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出发,阐述了紫外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导线外伤探测、高压污染检查、绝缘缺陷检测和寻找无线电干扰源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影响紫外检测的主要因素——检测距离、大气湿度、温度、气压、海拔、仪器增益,最后介绍了紫外检测标准规范的发展,并指出紫外检测技术目前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紫外成像技术原理,归纳了缺陷设备电晕放电的判定方法,结合电网设备紫外成像检测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引起设备电晕放电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检修建议.  相似文献   

9.
脉冲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雨泽 《电力设备》2005,6(5):10-12
对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原理及发展概况做了归纳总结,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预测,介绍了现有的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原理和其工艺流程,提出了一种新的除尘、脱硫,脱硝和产物收集相结合工艺,可降低投资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李勇  李海燕 《宁夏电力》2011,(6):8-11,56
为了确保宁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采用紫外成像技术对高压电气设备故障点进行检测,以确定电晕的位置和强度,从而为评价设备的运行情况提供依据。电晕检测方法的对比表明,紫外成像技术能有效、直观地观测到高压电气设备外部放电,可有效地指导设备的运行、检修工作,在高压电气设备外绝缘状态评价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曝光量对介质阻挡放电照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介质阻挡放电照相技术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自制的实验装置 ,并研究了不同曝光时间、不同放电回路电阻对照相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提出在采用高压纳秒脉冲放电技术的前提下 ,综合控制曝光时间和放电回路电阻 ,是获得良好质量介质阻挡放电像的又一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提出脉冲提取思想的基础上,利用局部放电信号所固有的奇异性特征,将小波变换的奇异性检测原理应用于提取局部放电脉冲。为了满足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在线准实时要求,提出了改进的尺度空间滤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局部放电脉冲的提取。通过相邻尺度的小波系数直接相乘,可以突出奇异点的信号,并获得基于尺度的屏蔽滤波器,将阈值方法和尺度空间滤波相结合,最终得到基于时域的屏蔽滤波器,将时域滤波器和原信号相乘,就可以提取出局部放电脉冲。仿真试验和发电机实测信号的算例表明,相对于模极大值算法,该方法在提高运算速度的基础上,不但能准确检测出局部放电脉冲,而且能很好地保持局部放电脉冲的幅度和位置。  相似文献   

13.
In the last deca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plasma actuators using a combination voltage of AC and a nanosecond pulse have been studied. The combined‐voltage‐driven plasma actuator increases the body force effect, including wall jet and flow suction, by overlapping the nanosecond pulse voltage, while the DBD plasma actuator driven by nanosecond pulses is a flow control actuator generating compression waves due to pulse heating,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supply an active flow control at a high‐speed flow, reported as up to Mach 0.7. In this study, a DBD plasma actuator driven by a combination voltage of sinusoidal AC and nanosecond pulse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time‐averaged net thrust and cycle‐averaged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actuator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an electrical weight balance and the charge‐voltage cycle of a DBD plasma actuator, respectively. The plasma actuator thrust driven with the combination voltage showed increased thrust with increasing pulse repetition rat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actuator was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AC phase when the nanosecond pulse was applied. Therefore, the thrust and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actuator were almost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by the pulse repetition rate and the pulse imposed phase.  相似文献   

14.
纳秒脉冲细胞内电处理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肖华娟  严萍  张适昌 《高电压技术》2004,30(4):39-41,72
介绍了细胞内电处理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重点描述了KarlHSchoenbach提出的脉冲电场与细胞相耦合的球形模型 ;探讨了细胞内电处理机理 ,即当脉冲作用于悬浮生物细胞时 ,随脉冲宽度变小 ,电场对细胞核及核膜影响增强 ,当脉宽大于细胞膜充电时间常数时 ,脉冲电场主要作用在细胞外膜上产生电穿孔 ;当脉宽小于细胞膜充电时间常数时 ,脉冲电场对细胞内进行电处理。  相似文献   

15.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被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处理的研究,放电参数直接影响反应器内等离子体状态,进而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可为脉冲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利用线板式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 BPFN型高压脉冲电源供电, 研究了电源电容、极板间距及介质阻挡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电源电容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源能量效率;增大极板间距,峰值电压VP增大,峰值电流IP减小,脉宽减小,波形更加理想;陶瓷板阻挡放电可解决间隙火花放电,使脉冲电晕放电空间分布均匀,在大范围内提高电源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16.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DBD)在气体流动控制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自制的纳秒和微秒脉冲电源进行表面DBD实验,比较了电压幅值、介质厚度、电极水平间距等对两种激励下表面DBD电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实验中两种电源激励的表面介质阻挡放电能量均在mJ量级,上升沿瞬时最大功率达到几十kW。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上升沿有多次放电,微秒脉冲上升沿放电次数比纳秒脉冲多;随着电压幅值上升,放电次数减少;介质越薄,放电越激烈,能量越大;电极水平间距对表面DBD放电有影响,间距0 mm时能量消耗最大;施加脉冲电压频率越大,放电等离子体的亮度越大;微秒脉冲放电的等离子体区域要大于纳秒脉冲放电。  相似文献   

17.
高压纳秒脉冲气体放电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邵涛  孙广生  严萍  高魏  彭燕昌  王珏 《高压电器》2004,40(4):279-282
按时间顺序综述了纳秒脉冲下气体放电的试验研究结果,简述了几种纳秒脉冲下放电机理假说,并总结了相关的经验公式。目前,重频纳秒脉冲下气体放电的试验研究有较多空白,有必要开展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超高频法是目前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广泛使用的监测方法,超高频电磁信号的定量、定位研究需要稳定可靠的UHF信号模拟发生装置,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纳秒级脉冲源,用于产生PD UHF模拟信号。文章详细分析了利用数字电路产生陡脉冲的原理,选用简单的高速逻辑器件构建了脉冲发生电路,并采用虚拟仪器产生频率可变的方波信号作为脉冲源的触发信号。用Pspice仿真分析了门电路的脉冲响应特性,并搭建了试验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脉冲源产生的陡脉冲信号幅值可达2 V,脉冲重复率为50 k Hz-20 MHz,上升陡度为1 ns,脉宽为3 ns,能有效模拟PD UHF信号,并进行相关的局部放电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