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场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卫国 《净水技术》2006,25(5):19-21
论文通过磁处理的灭藻试验,研究了磁场对藻类生长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磁既能灭藻(17种杀灭16种),又能促进藻类(功能微生物)的生长。对此结果,文章进行了机理分析。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用途。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莠去津对7种藻类的生长抑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颖慧  蔡磊明  王捷  王颖 《农药》2007,46(1):48-51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采用计算器拟合法、概率单位法和统计软件SPSS的概率回归过程进行数据处理。由3种统计方法分别得到莠去津对7种藻类生长抑制的96h半数效应浓度(EC50,并由计算器拟合法得到莠去津对7种藻类的24、48、72、96h的EC50。结果表明莠去津对7种藻类均属高毒,对它们的生长抑制效应由强到弱分别为斜生栅藻、柱孢鱼腥藻、莱哈衣藻、菱形藻、普通小球藻、羊角月牙藻和镰形纤维藻,对藻类的毒性与作用持续的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3.
氮磷的外源性输入,对水体中磷素的形态转化、藻类生长都会产生影响。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白水河水库水体为模板,引入外源性氮磷。对模板水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变化、藻类含量(Chl-A)、藻类生长速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该水体由于高氮低磷的特点,藻类的生长主要受磷限制,氮素的添加对藻类生长无明显影响。水样中SRP浓度处于0.105 4~0.205 4 mg/L之间时,藻类种群及数量达到峰值,生长速率达到最大[μmax=0.562 0μmol/(L·min)]。氮素的添加,提高了ALP活性和磷素的利用率,加快磷素循环。磷酸盐浓度在PO43-P≤0.025 00 mg/L时,ALP活性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藻类生长过程中氮素、磷素的补偿途径及转化规律,为抑制藻华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陈霄  黄廷林 《净水技术》2006,25(5):21-24
该文针对滦河源水进行了杀藻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引滦水而言,硫酸铜、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三种杀藻剂的藻类去除率均随药剂投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原水含藻量较高(高于1000万个/L)情况下,硫酸铜较佳投量1.0mg/L,藻类去除率为70%~80%;过氧化氢投量4mg/L,藻类去除率为60%左右;高锰酸钾投量0.6mg/L,藻类去除率为85%;通过杀藻效果、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对于以有毒蓝藻为优势藻的引滦水,三种杀藻剂的优劣排序为:高锰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5.
以斜生栅藻生长产生氧为电子受体的光合微生物燃料电池(PMFC)和外加CO2光合微生物燃料电池(AC-PMFC)联合构建成微生物碳捕获电池(MCC).研究MCC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产电性能及影响因素.测量MCC,PMFC和AC-PMFC三种系统中的电压、溶解氧和pH.结果表明,产电压趋势与所有系统中的藻类阴极的氧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藻类混凝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对"水华"突发事件,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混凝沉淀除藻法,详细讨论了影响藻类混凝效果的因素,如混凝剂的种类、藻类生长周期、特性有机物(EOM、NOM)、预氧化作用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提高藻类去除率和降低混凝剂的用量提供了参考,并且为藻类混凝去除方法的选择及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东化工》2021,48(14)
水域环境的污染导致有害藻华现象频发,消除藻类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选用具有多种优势的化感物质(阿魏酸)用于抑藻实验,探究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通过测量藻细胞的叶绿素a(Chl-a)和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_v/F_m)来反映阿魏酸对藻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可以有效的抑制藻细胞的F_v/F_m,从而影响藻细胞的生长。200 mg/L阿魏酸组藻细胞的Chl-a被抑制率达到了67.7%。  相似文献   

8.
藻类在净化污水中的应用--水力藻类床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力藻类床是针对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由生长水生附着生物的水渠、脉冲布水装置、旋转筛网、滤池、紫外消毒单元等组成,藻类由收割机定期收割。细菌、藻类和附着水生物在水渠中自然组合。藻类在水力藻类床中对磷的去除起主导作用。一年中优势的藻类种群为藻青菌和硅藻属,丝状藻类能够通过过滤、吸附、同化(包括过度摄取)和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9.
青草沙水库浮游藻类的调查及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增辉 《净水技术》2012,31(5):9-14,54
为预防和控制青草沙水库藻类大量增殖,在水库全面通水前(2011年1~6月)对浮游藻类进行调查,共检出8门80属,鉴定出124种/变种,出现频次较高的有梅尼小环藻、游丝藻、针晶蓝纤维藻、波吉卵囊藻、扁圆卵形藻等。水库进水中检出蓝藻9属、硅藻18属、绿藻14属、其他藻5属,水库内检出蓝藻14属、硅藻23属、绿藻27属、其他藻7属,库内种类比库外大幅增加。结果表明水库在发挥"避污蓄清"和"避咸蓄淡"功能时会导致库内水体流速减慢,有利于藻类增殖。并提出一系列藻类预警及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库藻类和有机污染一直困扰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分别采用高锰酸钾和氯两种预氧化法,考察两种氧化剂对典型水库原水中藻类和有机物的氧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从藻类光合活性和叶绿素a含量的角度对两种氧化剂除藻的效果进行比较。在合适的氧化剂投加范围之内次氯酸钠对藻细胞活性的抑制要远远优于高锰酸钾。氯氧化对藻类的杀灭作用较为剧烈,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而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较弱,即使在较高的投加量下也需要充足的反应时间才能使藻类活性降低。高锰酸钾对原水中藻类的去除除了氧化破坏藻细胞的作用以外,其还原中间态二氧化锰能对藻细胞产生吸附架桥的作用,从而可降低藻细胞在水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藻华暴发对环境与经济的冲击有增加的趋势。藻华暴发通常会对人体健康和渔业资源造成重大危害,因此掌握藻生物量情况,合理预测藻华越来越重要。这同时对藻类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实验室藻类检测方法繁多,但是没能找到一种或几种普适性强,精确度高,在不同藻生物量浓度下选用何种方法的方案。为找到一种快速有效地实验室藻类检测方法,本实验通过对细胞计数法、分光光度法、叶绿素α法这三种实验室常用方法的研究探讨,根据各种方法在藻生物量浓度变化范围内的精密度不同,从而确定不同藻生物量范围内的最优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砷(As)在沉积物-水-植物体系的迁移、富集规律。在采样分析云南阳宗海南岸表层沉积物、表层及底层水样、植物As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藻类静置培养试验,研究阳宗海南岸沉积物对藻类砷富集的影响。结果:60 d室内培养后,对照上清液总As浓度为(1.38±0.11)μg/L,藻总As含量为(0.73±0.01)μg/g;加入表层沉积物后上清液总As浓度为(3.78±2.68)μg/L,藻总As含量为(1.48±0.67)μg/g。加入表层沉积物后上清液总As及藻总As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均有所升高,经Kolmogorov-Smirnov秩和检验,表层沉积物加入对上清液总As浓度影响不显著,但对藻总As富集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单嘧磺隆对3种鱼腥藻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伟  沈健英  李正名 《农药》2007,46(5):345-348
通过不同除草剂质量浓度下鱼腥藻的生长状况比较及EC50的比较研究了新磺酰脲类除草剂单嘧磺隆对3种鱼腥藻的毒性作用,发现低剂量的单嘧磺隆(0.01~0.001mg/L)对藻类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而较高剂量(10-100mg/L)则会抑制藻类生长,3种鱼腥藻对单嘧磺隆的敏感性依次为:满江红鱼腥藻〉同氮鱼腥藻〉水华鱼腥藻。  相似文献   

14.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藻液中的胞外分泌物及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藻浓度、pH等因素对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AAC具有良好的除藻能力,在投加量为2.8 mg.L-1时即可达到98%的藻去除率,并可去除80.7%的溶液中TOC.PDMDAAC还具有有效的抑制藻类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巢湖藻类污染的研究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真文 《水处理技术》2003,29(4):247-248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巢湖藻类生长的规律及其危害性,介绍了合肥水司处理高藻水所采用的对策,并对比了它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物理扰动对水库中铜绿微囊藻和月牙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江成  何义亮 《净水技术》2013,32(5):16-21
为了探究在风生浪扰动下,青草沙水库藻类优势种的形成规律,选取了3种典型的风生浪扰动强度(静止、150和300r/min),研究了其对常见的蓝藻铜绿微囊藻和绿藻月牙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扰动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对月牙藻均具有竞争优势,铜绿微囊藻能增强自身的光合作用,抑制月牙藻的光合作用,并促使月牙藻沉降。随着扰动的增强,铜绿微囊藻的相对竞争优势逐渐减弱。试验说明风生浪的物理扰动能抑制青草沙水库的铜绿微囊藻成为优势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综述了目前用于除藻的几种方法。对湖泊、水源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有待进一步朝着将从植物中提取的化感物质直接施入水体抑制藻类研究。另外,利用“噬藻体”与“藻病毒”控制藻类生长也有广阔的前景。对于水厂水除藻,应注重改善预氧化条件、强化混凝、优化投加粉末活性炭及组合工艺等,此外还应加强对藻及藻病毒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水厂安全供水。  相似文献   

18.
《净水技术》Vo1.23,No.2,2004,18~20水力藻类床是针对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由生长水生附着生物的水渠、脉冲布水装置、旋转筛网、滤池、紫外消毒单元等组成,藻类由收割机定期收割。细菌、藻类和附着水生物在水渠中自然组合。藻类在水力藻类床中对磷的去除起主导作用。一年中优势的藻类种群为藻青菌和硅藻属,丝状藻类能够通过过滤、吸附、同化(包括过度摄取)和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磷。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二级出水为培养液,对比研究了4种微藻的生长特性、油脂含量及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4种微藻在二级出水中生长符合经典的微生物生长规律,二形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可达到较高的生物量和生长速率,适于在二级出水中生长。普通小球藻和二形栅藻培养后藻液中油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微藻;普通小球藻的含油率最高,达37.46%,具有可观的产油潜力。4种微藻对二级出水均展现出较强的脱氮除磷效能,总磷(TP)的去除率都达到80%以上,总氮(TN)去除率达到75%以上,表明利用微藻可达到同步富集油脂和深度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化学杀藻水处理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形稳阳极”进行了电解杀藻水处理实验,效果明显。采有具备单色电子光源的仪器监测处理水的色度与浊度的变化,辅助判断杀藻效果。发现色度升高灵敏地反映出水中藻类在生长繁殖。杀藻水彻底和无持续抑藻能力的处理,反而会促进优势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