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煤矿的发展规模是越来越大。但煤矿开采所面临的环境也变得愈发复杂,井下作业不可控因素很多,危险系数增加,提高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煤矿开采中较常见的事故之一就是火灾,不仅给煤矿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当务之急应通过应... 相似文献
2.
综采放顶煤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综采放顶煤采空区注氮防灭火的适用性.综采放顶煤采空区注氮模型的相似性分析表明,在保证采空区流体动力相似的条件下,即可满足采空区注氮模拟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对200m长的综放面采空区注氮难以取得有效的惰化效果.现场观测表明,无煤柱开采的综放面,邻近采空区的漏风及自燃发火危险更大,应在漏风源处注氮,并配合堵漏和均压措施,彻底惰化漏风源. 相似文献
3.
4.
岳红伟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7)
本文阐述了新庄孜煤矿54307N工作面发火隐患来源,着重介绍了底板穿层钻孔防灭火技术,并对底板穿层钻孔防灭火效果进行了分析,该技术有效的消除了工作面的自然发火隐患。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忻州地区主采5^#特厚易燃煤层发火原因及传统的黄泥灌浆防灭火技术的分析,提出并论证了采用先进的注氮惰化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煤炭自燃实验系统,对龙固煤矿7煤煤样的自燃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研究了注氮情况下的煤氧化煤温、自燃状态与氧含量的变化关系,确定了龙固煤矿7煤煤样窒息的最低氧浓度,研究结果对使用注氮防治煤炭自燃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煤矿自燃和瓦斯防治的难题,研制出煤矿用材料——凝胶泡沫.采用Ross-Miles法对不同发泡剂进行比较,筛选出一种使用量少、发泡能力强的凝胶泡沫用发泡剂,0.3%~0.5%的使用量发泡高度可达22cm以上.配制出成胶时间可控、凝胶强度大的胶凝剂和交联剂.实验结果表明:凝胶泡沫稳定时间长,在常温常压下10d不脱水,增加了防灭火效果的耐久性;结合凝胶和泡沫的封堵能力,能有效的阻止瓦斯从煤体中释放.通过阻化实验表明,凝胶泡沫能有效的减缓煤的氧化放热速率,抑制煤温的升高,阻化率达到62.23%,很好的抑制了CO在自燃过程中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9.
在高瓦斯自燃煤层采空区采取高抽加尾巷排放瓦斯的立体抽放方式时,为避免采空区发生自燃,对采空区进行注N2防火.以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矿15201工作面为例,在确定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埋管测试方法,研究采空区注N2前后采空区N2和O2分布状态,以及采空区N2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注N2后,注入N2与采空区原有气体混合,气体在采空区漏风压与注N2压力共同作用下运移.N2影响区内O2体积分数下降,氧化带范围缩小,降低了工作面自燃的危险程度.为工作面优化注N2参数和提高注N2防灭火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石宗维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3):68-70
在分析某供电企业排油注氮装置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开展清理排查、明确部门职责、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现场规程、制定应急措施、把好招标关口、落实维保单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GIS在回采工作面动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编制了煤矿回采工作面动态管理方面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该系统将根据最新获取的地学信息,动态地修改相应的图形及属性数据库文件.利用这些文件,借助于图形、表格和文字说明,生产技术和决策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工作面前方的诸如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情况做出更加精确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凝胶防灭火技术在南屯矿综放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防灭火新技术在南屯矿63_上10综放面的成功应用,说明凝胶确能起到降温和堵漏的双重作用,能很好地窒熄已出现的顶煤高温点,从而达到灭大的目的,该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老矿井采区供电电压不稳常会造成设备起动困难甚至不能起动,有时还会发生运行中的设备启动装置欠电压跳闸,严重威胁矿井安全.本文采用建设升压站提高采区供电电压,成功地解决了老矿井采区变电所电压偏低的问题,稳定了电压,大大提高了供电质量,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起动和运转,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推动机器视觉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煤炭转运的对接定位、煤仓料位测量和煤炭输送带纵向撕裂智能检测等机械上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系统动态学的方法,建立了煤矿矿区发展规划模型,并在平顶山和兖州矿区进行应用。从宏观上研究了矿区煤炭生产发展的规模、矿区产量、投资和效益等彼此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对其未来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多方案的预测描述。 相似文献
17.
安家岭露天煤矿端帮采煤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将井工开采的放顶煤采煤技术应用于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端帮煤开采,提出了“煤墙支撑简易放顶煤”采煤法。该法将煤层全厚分为上下两个采掘层,每个采掘层又分为上下两个分层,采掘下分层时用单体液压支架支护,采掘上分层时采用顶板放炮民落煤,采掘的煤层厚度可达10m以上,此种采煤方法具有安全可靠,资源回收率高、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瞬变电磁法是目前工程勘察中应用较广的物探工作方法之一。该方法观测纯二次场,故分辨率高,可分辨出地下规模较小的不均匀体,尤其对低阻地质体反应灵敏。采空区地层有其独特的地电特征,可以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笔者将瞬变电磁法用于新汶某煤矿边界老窑采空区探测及河北某城镇采空区圈定,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特大型矿井持续开采的合理规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我国特大型矿井生产现状分析,以济三煤矿为例,针对其煤层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未来10~15a要开采的114个工作面进行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与分类.结合综合评价值和计算机模拟结果,构建了能综合反映“人-机-环境”三因素影响的单产预测新模型,并对114个工作面单产进行了预测.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工作面合理配置与矿井生产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济三煤矿合理的生产规模为650万t/a. 相似文献
20.
朱华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22(6):5-8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和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阐述了研发煤矿救灾机器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综述了国内外矿井救灾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煤矿救灾机器人的研究思路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