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临沭县山丘区旱地果园应用地下陶管渗灌技术,为果树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从而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发育。每年每公顷增产苹果7204.50kg,节水2514.30m3.增值10464.45元。这一渗灌技术可作为我国北方旱地果园一种新的有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山丘区果园地下陶管渗灌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沭县山丘区旱地果园应用地下陶管渗灌技术,为果树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从而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发育.不同渗径(渗径分别为1mm,2mm,3mm)渗灌和沟灌的试验对比表明,以1mm渗孔效果最好,每年增产苹果720450kg/hm2,节水2514m3/hm2,增值1046445元/hm2.这一渗灌技术可作为我国北方旱地果园一种新的有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给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依据,自1994年10月~1998年5月在南皮县翟官屯村搞了5年4个冬小麦生育过程的渗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少于地面灌溉。而产量高于地面灌溉约40%。地面灌溉比渗透的灌溉次数多1~2次,灌溉定额高2~4倍,可是还会出现土壤含水率低于冬小麦生育期要求的含水率下限值的现象。渗灌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均高于地面灌溉,渗灌水的利用率达0.9%以上,水的利用效率为3.07kg/m~3。  相似文献   

4.
节水灌溉的水稻干物质增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世彰  李荣超  朱成立 《水利学报》2002,33(11):0099-0102
根据水稻节水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覆膜旱作水稻干物质与茎、叶、穗、粒干重积累变化特点,评述了Logistic方程描述覆膜旱作水稻干物质增长规律的适用性,建立了节水灌溉的覆膜旱作水稻干物质增长模型。该模型比Logistic模型更符合覆膜旱作节水条件下水稻干物质变化规律,相关系数和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滴灌技术是微灌技术的一种类型,微灌技术主要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微喷灌、渗灌等。随着当前农业科学的发展,各种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应运而生。我国大棚温室多采用传统的沟畦灌,水的利用率只有40%。进入90年代,国家对节水灌溉日益重视,投入相对增加,促进了微灌技术的广泛应用。海伦市实施了国家级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温室采用微灌,以滴灌为主,水利用率最高达95%。 蔬菜保护地采用滴灌技术,不仅节约灌溉用水,同时还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水、肥、气、热、光等生态环境,为增产创造有利条件。 一、硬管滴灌植株…  相似文献   

6.
塑料细管渗灌节水节肥优质增产机理初探米海荣杨英泽杨保德黄新生塑料细管渗灌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要,利用埋在田间的渗水毛管,直接将微压水或水、肥、药的混合物送到作物根部,供作物吸收利用。渗灌与传统的灌溉相比较具有节水、节肥,保证农作物优质、增产的优...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我们以河海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和平水稻试验站为技术辐射基地,全力推广水稻控制灌溉节水技术,总结出了符合庆安县实际的“返青地湿润,露泥不汪水;蘖初建水层,汪水不露泥;蘖后重控制,田干地裂缝;黄熟防早衰,再灌一茬水”的节灌方法。与传统灌溉方法对比,田间耗水量减少38.6%,蒸腾量降低37.8%,棵间蒸发量降低21.2%,亩净用水量降到360立方米以下,亩节油、节电费20-26元,节约灌水成本45%左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在经济作物上得到了大量应用,然而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关于水稻水肥一体化的研究较为缺乏,为了提高水稻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灌溉施肥效果,选择水稻水肥一体化适宜的氮肥种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铵和硫酸铵有助于促进水稻分蘖,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穗数;氯化铵有利于水稻植株株型的改善;硫酸铵有利于水稻植株叶绿素的合成,在穗粒结构及产量上均优于其他类型肥料,综合考虑产量和外在形态,硫酸铵是实施水稻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理想氮肥品种。  相似文献   

9.
针对江苏省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季节性干旱并存的状况,指出必须坚持分区划片、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淮北地区建立高效旱作农业体系,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农艺节水技术,培肥农田土壤,建立旱作地区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在宁镇扬丘陵农业区建立科学贮用水体系,充分利用适宜的地形条件和径流条件,兴建塘坝、水池等蓄水工程,发展雨水积蓄,同时采用喷、滴、微灌技术,节约灌溉用水量;在苏南太湖流域建立高产节水灌溉农业体系,推广应用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水稻浅湿灌溉、水稻控制灌溉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控制太湖流域水污染,将节水与高效农业的产业化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流域内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为合理的确定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水稻的氮肥用量,通过盆栽试验和溶解施肥模拟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过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茎蘖数、株高、LAI和地上干物质重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施氮量225 kg/hm~2水稻长势最好,施氮量270 kg/hm~2长势最差;施氮量对SPAD无显著影响;穗长、穗重、每穗实粒数和每穗粒数均随着追肥施氮量增加而减小,千粒重随着追肥施氮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施氮量135~225 kg/hm~2时,产量相近,但施氮量270 kg/hm~2处理产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水平。因此,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高施氮量不利于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适当减少氮素用量不会造成减产,综合考虑稻田排水和提高肥效,参考施氮量以18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稻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重视。阐述了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主要节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节水、经济、环境、生态效应,指出在田间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节水灌溉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机理、对杂草和动物多样性调控机制的研究和节水灌溉模式的多准则评价方面的不足,从开展节水灌溉与节水、增产、环境、生态之间的互馈机制、节水灌溉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和微生物驱动机制、水管理措施下稻田杂草群落之间的竞争和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以及利用考虑多重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灌溉模式优选等方面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周凌云  陈志雄 《水利学报》1998,29(6):0031-0035
本文对一块66m×100m的雨养麦田连续5个麦季的试验资料分析表明,其雨养麦田产量为3450-5625kg/hm2。根据本区雨养麦田历年水分条件的分布特征,可推定这个产量幅度的出现概率为74.8%。对5个试验麦季的耗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一条麦田理想的土壤湿度动态曲线,据此提出一个节水灌溉模型.它首先根据麦播期的土壤 有效储水量(Se)和降雨量(R)预报预计灌溉定额,并进行预分配,然后在应用过程 中对灌溉程序进行修正,使其湿度与理想的土壤湿度偏差不超过±50mm。这个模型可比现行的传统灌溉模式节省灌溉用水18%。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江苏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引供水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阐述了推广水稻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介绍了江苏省主要推广的水稻浅湿灌溉技术、浅湿调控灌溉技术和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以及“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的推广模式,总结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效果.通过1998~2000年的推广实践,累计推广水稻节水灌溉面积418.9万hm2;节水超过124.8亿m3;增产粮食25.5亿kg;投入产出比达到1∶103,表明江苏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达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水稻水肥耦合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和最佳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水肥耦合技术的产量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湿润灌溉总氮污染量相对于充分灌溉减少35.09%~54.22%。中、低氮处理的总氮污染量比高氮处理减少0.59%~23.22%。在湿润灌溉条件下,水稻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低施肥会大大降低减产幅度,仍可获得相当高的产量。综合考虑产量、肥料、污染因素,结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认为,施氮量202.5 kg/hm2,土壤水分为占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5%是切实可行的最优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新疆核桃树在氮肥利用上存在的高耗低效问题,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核桃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于2016年新疆农业大学林果实验基地开展滴灌核桃大田试验。以9 a生新温"185"核桃树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氮肥(含氮量)梯度(低肥N1 0.37 kg/株,中肥N2 0.74 kg/株,高肥N3 1.47 kg/株),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核桃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果实体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施氮量下水、氮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核桃的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果实体积增加至恒定后表现为:N2N3N1。低肥和中肥处理下核桃的个数、产量和出仁率均差异显著,说明增加施氮量显著提高了核桃产出;而高肥处理下产量和中肥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核桃产量在中肥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2 854.38 kg/hm~2。蛋白质和脂肪在三种氮肥水平下无显著性差异;中肥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最高;氮肥偏生产力与施氮量显著负相关。因此在环塔盆地滴灌条件下,中肥处理N2,即每株核桃施氮0.74 kg为最佳的施肥量。研究结果对类似地区核桃滴灌施肥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滴灌带埋深对田间土壤水氮分布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滴灌是在滴灌技术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本文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一种砂壤土上使用压差式施肥罐和比例施肥泵两种施肥装置,研究了3种滴灌带埋深(0cm,15cm,30cm)对田间土壤水氮分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田间春玉米滴灌小区试验的结果表明:滴灌带埋深影响田间土壤垂直剖面中水氮的分布状态;在本试验条件下,经过多次滴灌后,0cm埋深处理的地表滴灌其土壤剖面下部70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NO3^-N含量均高于15cm和30cm埋深处理的地下滴灌;15cm和30cm埋深处理的地下滴灌其春玉米籽粒和鲜穗产量均显著高于0cm埋深处理的地表滴灌,以T区为例,15cm和30cm埋深处理的籽粒产量比0cm埋深处理的地表滴灌分别提高10.1%和11.6%,鲜穗产量分别提高5.6%和6.6%。  相似文献   

17.
现代灌溉水肥调控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一般年份农业缺水约300亿m3,农业水肥利用率主要指标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60%~70%,农业缺水和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本文综述了创新团队在现代灌溉水肥调控原理、技术与模式等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进展.通过多年的研究,发展了现代灌溉施肥变量调控理论方法,提出了精量滴灌水肥高效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节水工程改造及节水灌溉对区域农田地下水及硝态氮淋失污染的影响,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域,对整个作物生长期的3月、5月、7月、9月分别取水样进行水化学和硝态氮测试分析。对2003年与2008年区域内27眼井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年间,夏灌前解放闸灌域地下水硝态氮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面积占灌域总面积的9.95%,全年平均硝态氮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面积占灌域总面积的9.02%;2008年3月硝态氮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面积占灌域总面积的5.22%,全年平均硝态氮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面积占灌域总面积的5.20%。2003年与2008年的监测结果及时空分布趋势说明该地区地下水存在较严重的面源氮污染,但节水灌溉的实施可能对减少河套灌区的化肥淋失和地下水污染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特别是由于秋浇水量的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对减少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河淤区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淤区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目的在于对黄河机淤固堤形成的淤区实行节水灌溉。机井提水、管道输水、沟灌滴灌相结合的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用地埋管输水到地头,用塑料软管代替沟畦在田间输水,用水的自然落差低压输水和配水对树木能准确、适时适量灌溉,具有节水节电、节地节肥、自由灵便、简单易行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单位水量产值,节约灌溉投资,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现代灌溉水肥精量调控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15年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瞄准现代灌溉农业集约化和精量化发展目标,重点围绕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尺度农田的水肥施用与多过程综合调控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开展了现代灌溉水肥精量调控研究,取得了系列化的成果:考虑土壤空间变异和层状质地对水肥分布的影响,改进了微灌系统的设计方法;在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等不同气候区,选取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等典型作物,全面考虑水力学参数、土壤水肥动态和淋失、环境参数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因素对微灌均匀系数的响应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微灌均匀系数分区标准;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变量灌溉理论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发展了适用于缺水地区的非充分变量灌溉理论;从系统安全、环境安全和水肥高效利用出发,揭示了再生水滴灌对系统性能和环境的影响机制,定量评价了再生水中养分的有效性;研发了低压高均匀灌水器、多功能系列喷头和智能灌溉施肥机等装置,实现了灌水施肥性能的提升;形成了区域化的喷、微灌水肥高效利用模式。上述成果为进一步提高农田水肥利用率、推动喷、微灌理论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