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9年,高涨的房价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备受争议。民生层面上,高房价使得城市化过程中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越来越高,房价反城市化命题被提出;而在宏观经济层面,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地价与房价的同时上涨让人们开始担心房地产泡沫可能引发整个资产泡沫的破裂。二次房改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房地产市场一些泡沫概念混用导致一些言论以讹传讹,导致对房地产市场现状缺乏清醒认识,深入剖析了房价泡沫、房价波动与房价增涨,房价泡沫、房地产泡沫与泡沫房地产,房价泡沫检测与房地产泡沫检测三组概念,重新界定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及其检测的内涵,有助于认清当前重点城市房价出现崩盘迹象,一些城市泡沫依然膨胀的局势,把握调节房地产市场警兆指标的选取思路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1)
任何国家,判断房地产泡沫的指标都是房价和收入比,综合分析比较房价、GDP和CPI的增长速度之和的关系。目前,上海的房价和收入比例差不多达到了6:1,深圳5:1,在房价极其低的三四线城市,二者的比例也达到了2:1的水平。如此看来,中国的房地产的泡沫破裂似乎是必然趋势。然而,中国讲房地产的泡沫问题将近5年,期间,无数人预测房地产崩盘,在争论中,房价不断高升。现实现象凸显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相比较于美国、香港和日本,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本质上与其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州建设》2010,(6):37-37
中国房地产市场最主要的特点,一是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层面讲,存在着地方政府的垄断性:二是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层面讲,存在着货币泡沫的承载性。垄断谋求暴利,泡沫推高价格,如果这个基础不变,房价要想下跌恐怕是很难的。那么,这个基础在今年有没有改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陈蕤博 《广东建材》2010,26(2):9-11
<正>从2009年二季度以来,房价飙升再一次成为市场和舆论高度关注并热议的话题。近乎所有人都在说,房地产泡沫存在泡沫,房地产泡沫泡沫将要破裂。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没有多少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没有多少泡沫 2004年房价上升较快,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议论,有人说"全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而这一泡沫是由中国和美国创造的",还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不会超过一半".中国楼市果真是这样的情形吗?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7.
姚海鸣 《广东建材》2010,26(7):290-292
房价收入比与租售比、空置面积快速上升、房地产贷款激增、投机需求旺盛、房价指数快于物价指数增长等现象说明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存在,而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支持、投机需求的推动以及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均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泡沫滋生和膨胀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抑制泡沫蔓延的政策措施,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房地产泡沫预警方法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为重要.将房价视作租金的贴现值,利用租金和房价两个变量共同确定房地产泡沫的预警值和预警度,并以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和西安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检验期内五大样本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地产泡沫,分别呈现不同的预警状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指标指示法,从房价上升幅度与GDP增幅之比、房价收入比、房地产投资增幅与GDP增幅之比、商品房空置率、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等指标入手,对大连市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与否及其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大连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资过热、商品房空置积压等现象,存在一定的泡沫威胁,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明春 《中州建设》2010,(14):28-29
房价泡沫触目惊心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在过去一年里日益凸显,尤其是在部分大城市。2009年全国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22.4%,在今年前4个月更是再度跃升13.1%。从各省份来看,2008年底到2010年4月期间,海南的房价涨幅高居榜首(87.2%),紧随其后的是上海(81.2%)、吉林(77.5%)和北京(670%)。考虑到2003~2008年全国房价的年均涨幅仅为10,6%,2009年开始的房价飞涨实在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1.
徐云 《上海住宅》2006,(6):90-93
“国八条”成功调控了200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和土地供应。然而,却难以阻挡房价的暴涨。进入2006年,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房价开始反弹。而以深圳、北京为代表的城市房价大幅上涨。一时间,房地产泡沫和高房价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房地产逐渐升温,泡沫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房价整体未出现大起大落,但部分城市房价的涨幅速度令人为之担忧。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目前有不少观点认为与地方政府有关,本文作者对此给予了详尽阐述。本刊分两期(2006年6、7期)将此文连载刊登,希望读者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09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表现出令人震惊的韧性。目前中国大都市的房价比美国、日本已经不低,而中国人均收入不足美日的十分之一。本轮房地产泡沫与以往不同,无疑是政府主导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庞大的经济刺激举措等因素。都为资产价格大涨埋下伏笔。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国有控股开发商在中央政府旗帜下,从各自立场大力配合,"导演"出一个个身价几十亿的"地王"。从深层原因来看,中国房价上涨的最大推动力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的拓展与耕地的保护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土地的稀缺性也日益突出。我国的土地管理还处于垄断地位,把 房地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必然会借助发展支柱产业这个幌子,抬高土地价格,带动房地产业畸形发展。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等因素引起的房地产商品的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市场基础决定的合理价格并且持续上涨,由此造成房地产经济的虚假繁荣现象。这种价格难以长期维持,最终会像泡沫一样破灭。城市高空置率和房价收入比过高正是楼市泡沫的标志。政府寡头垄断土地供应、行政性限制土地供应量和大量热钱的流入是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主要原因。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发展、变化对于政府、企业和居民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解决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必须先行完成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职能改革,扭转在土地财富再分配中,现任地方政府的垄断局面。开征物业税、推动“农地入市”是行之有效的两大具体措施。此外,要开辟更多投资渠道让资金不再一味投入到楼市才是制止楼价疯涨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任志强等人的考证,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论断,上世纪90年代就有,此后缓缓若存,时隐时现.2009年以来的房价暴涨使泡沫论又泛起,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5.
《重庆建筑》2005,(3):68-72
"地产泡沫",潜在的火药库 近来,有关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说法再掀波澜,一些国内外研究机构纷纷发表文章,直指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处于"破裂的前夜".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大腕们群起反驳,认为是"胡说八道",官方机构也出面澄清,表示"局部过热不等于出现泡沫".这边论战尚未结束,那边"纷争"又起."泡沫说"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今年来房地产价格迅猛增长,什么原因造成房地产价格大幅攀升?对此,"并肩作战"的房地产商和有关部门又意见相左,房地产商认为是"高地价拉高了房价",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则认为是"先有房价上涨,才有地价上涨".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任志强等人的考证,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论断,上世纪90年代就有,此后缓缓若存,时隐时现。2009年以来的房价暴涨使泡沫论又泛起,甚嚣尘上。即使在房价暴涨的2010年一季度,虽然中央媒体连续发表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播放《2002,房地产的冬天》的访谈讲话以来,2002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秩序格外引人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是否过热?有无泡沫?是否已达到泡沫经济程度?人们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与议论此起彼伏,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最具争议的焦点问题。前不久,由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与北京新华在线联合发布的最新《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房地产出现投资持续超高增长、消费持续超高增长、房价持续大幅攀升或持续居高不下、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高及房价收入比明显偏高的“五高”病症,并据此得出“…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至今,法国平均房价上涨超过45%。此间舆论认为,面对房价的上涨,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的廉租房和房地产高税收政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且其房屋租赁市场相当成熟,因此法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不存在“泡沫”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到底是否存在泡沫、如果存在会有多大的讨论,一直未有定论。从2007年的数据分析,一线城市已经明显出现泡沫,尤其是去年房价涨幅较大,导致北京、深圳、广州已超过13%,泡沫已经相当明显,面临破灭的危险。而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房价的评论可以说是沸沸扬扬,有"泡沫说",有"泡沫破裂说",有"二十年发展说";还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平稳发展、稳步上升阶段;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在总体上说,继续上升是必然的,但是不同的城市、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和不同户型会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