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射频磁控溅射沉积的ZrO2-12wt%Y2O3薄膜进行了电子束处理和热退火处理.通过XRD、XPS、SEM等的微观分析,研究了薄膜的相结构组成、薄膜主要组成元素的氧化态以及薄膜的形貌特征。并对以提高薄膜增韧性为目的而进行的后处理的方式选择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及红外光谱(IR)方法研究了TiO2晶体中非晶态SiO2的存在导致形成新的变体的过程;同时研究了TiO2、SiO2水合氧化物及其复合变体的辐照稳定性。结果表明,非晶态SiO2的存在有助于由锐钛矿和金红石共同组成的TiO2复合晶体转变为单一的锐钛矿。TiO2、SiO2及其复合变体良好的辐照稳定性为其用于核废料的处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Si基体上双层Ti-O薄膜的XPS和AES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沉积-离子轰击-沉积工艺制备了双层Ti-O薄膜,并利用XPS和AES对膜层进行了深度分析.结果发现:在氩离子轰击后的薄膜上再沉积同质薄膜,在膜表层一定厚度内可得到具有化学配比的TiO2薄膜;氩离子的轰击使钛及碳氧化物内迁入Si基体,而Si外迁到膜内,并造成多价形式的Ti氧化物共存,TiO2在这些Ti氧化物中所占的比例随沉积膜深度呈现先逐渐减少而后又逐渐增大的分布规律;此外,氩离子的轰击使得薄膜与基体在界面处形成较宽的、复杂的混合层.混合层主要由TiO2、Ti2O3、TiO、未氧化完全的SiO2-x及纯Si组成。  相似文献   

4.
乙酰二茂铁缩4-苯氨基硫脲(C19H19N3SFe)与某些金属离子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了希夫碱配合物M.L.X2.nH2O(M为UO^2+2,Hg^2+,Ni^2+,Zn^2+,L为C19H19N3SFe;NO^-3,Cl^-,1/2SO^2-4;n=0-6)并对配合物的组成及某些物理化学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  相似文献   

5.
苏爱国  郑裕芳 《核技术》1998,21(3):138-142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纯纳米SnO2和掺杂SiO2的纳米SnO2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和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等手段进行了纳米材料的界面结构和纳米晶粒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nO2和SnO2/SiO2材料中只存在两类缺陷,分别对短寿命τ1和中等寿命τ2,材料中两类缺陷的数量比与粒径有关,纳米SnO2晶粒生长随热处理温度升高为分两个阶段,低于晶化临界温度时,晶粒生长缓慢,高于此温度时,则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6.
Si基体上双层Ti—O薄膜的XPS和AES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铁城  黄宁康 《核技术》1996,19(6):332-338
采用沉积-离子轰击-沉积工艺制备了双层Ti-O薄膜,并利用XPS和AES对膜层进行了深度分析。结果发现:在氩离子轰击后的薄膜上再沉积同质薄膜,在膜表层一定厚度内可得到具有化学配比的TiO2薄膜;氩离子的轰击使钛太碳氧化物内迁入Si基体,而Si外迁到膜内,并造成多价形式的Ti氧化物共存,TiO2在这些Ti氧化物中所占的比例随沉积膜深度呈现先逐渐减少而后又逐渐增大的分布规律;此外,氩离子的轰击使得薄膜  相似文献   

7.
乙酰二茂铁缩4-苯氨基硫脲(C_(19)H_(19)N_3SFe)与某些金属离子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了希夫碱配合物M·L·X_2·nH_2O(M为UO_2~(2+)、Hg~(2+)、Ni~(2+)、Zn~(2+);L为C_(19)H_(19)N_3SFe;X为NO3-、Cl-、SO_4~(2-);n=0—6),并对配合物的组成及某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  相似文献   

8.
Si—SiO2及其在电离辐照下的等离激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昶时  陈萦 《核技术》1997,20(2):91-94
用XPS分析技术对抗辐射加固与非加固的Si-SiO2进行了电离辐照前后Si的一级等离激元(定位于B.E.116.95eV)及SiO2一级等离激元(定位于B.E.122.0eV)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由这两种等离激元组成的界面,在电离辐射的作用下,此界面区向SiO2表面方向展宽,界面中心向SiO2表面方向移动;两种Si-SiO2界面区中的SiO2一级等离激元的浓度在正电场中辐照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非加固样品中一级等离激元浓度在正电场中随辐照剂量的变化所产生的变动快于加固样品;在同一辐照剂量下加正电样品中等离激元浓度的变化远明显于不加电样品。  相似文献   

9.
低折射率SiO2光学增透薄膜的结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有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调节溶胶的pH和掺入有机添加剂,对SiO2溶胶生长过程进行了结构裁剪,控制SiO2纳米颗粒尺度,制备出低折射率(1.15~1.18)SiO2光学增透薄膜,分别采用椭偏仪,分光光度计,扫描和透射榻镜等对所制备薄膜的结构,物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变SiO2溶胶pH可有效抑制颗粒生长,且保持原有微结构;掺入有机偶联添加剂能使颗粒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0.
聚四氟乙烯的CH4/O2混合气体等离子体表面亲水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CH4/O2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表面改性,利用角发辨XPS和接触角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H4/O2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较好地改善PTFE的表面亲水性。对等离子体处理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处理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的聚合、刻蚀和氧化作用,而O2等离子体的刻蚀作用对PTFE的表面亲水改性起着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EXTRACTION OF AMERICIUM AND LIGHT RARE EARTHS BY 2-ETHYL HEXYL PHOSPHONIC ACID 2-ETHYL HEXYL ESTERZhuYongjun(朱永)andJiaoRongzh...  相似文献   

12.
本系统是针对当前RDBMS编程训练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在FOXPRO2.5FOR DOS的环境下开发的FOXPRO语言编程训练软件,主要目标是对编程者进行基本算法训练以及编程解题的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3.
N^+离子注入α—Al2O3的表面结构及摩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军  王齐祖 《核技术》1997,20(4):204-209
利用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电镜,Raman光谱等现代测试手段分析了N^+注入α-Al2O3前后材料表面的相组成,原子组成及显微结构,对离子注入改性Al2O3表面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N^稍许主Al2O3后产生的表面压应力使陶瓷表面裂纹变短,变细,变圆等,提高了陶瓷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α-Fe2O3-SnO2和α-Fe2O3-SnO2-Y2O3的铁锡复合氧化物,应用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学等手段研究材料的微结构和微粒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掺杂Y2O3对晶粒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温度热处理可制得不同尺寸大小的纳米晶α-Fe2O3-SnO2-Y2O3材料。  相似文献   

15.
二步法制备超低密度SiO2气凝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利用二步法制备低密度SiO2凝胶。研究不同溶液酸比对凝胶化过程的影响。分析C2H5OH、(CH3)2CO和CH3CN为稀释溶剂形成凝胶的特点,结合CO2超临界干燥处理,制备出密度小于10kg/m^3的超低密度SiO2气凝胶,并与传统一步法制备的SiO2气凝胶进行了结构比较。  相似文献   

16.
八氧化三铀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汪小琳  左长明 《核技术》1997,20(4):210-214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八氧化三铀的表面结构以及一氧化碳对U3O8表面结构的影响,U3O8为混合价比合物,XPS分析表明它符合U2^ⅥUn-2^ⅥO2n+2模式。同时UO3的量减少了16%,研究结果表明一氧化碳气氛对U3O8的表面有一定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7.
MOSSBAUERSTUDYONREDUCIBILITYOFSUPPORTEDEu_2O_3WuXiaohua,HsiaYuanfu,H.M.Widatallah~1(DepartmentofPhysics,NanjingUniversity,Nanj?..  相似文献   

18.
李云贵 《核动力工程》1997,18(5):477-480
采用AlCl3H2CO2化学气相沉积(CVD)系统,在不同CVD工艺条件下,氧化铝被沉积在预涂层TiC的316LSS、石墨和钼基体上。氧化铝涂层经SEMXray和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该涂层为正化学计量致密Al2O3。工艺研究表明:温度升高使Al2O3沉积速率迅速增加;AlCl3浓度达2%左右,沉积速率增加缓慢;CO2浓度小于10%时,沉积速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9.
谢东珠  朱德彰 《核技术》1998,21(3):143-146
秀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RB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Pt和注入YSZ(Y2O3稳定的ZrO2)后产生的损伤和退火过程中损伤的恢复及注入Pt的晶化,RBS-C分析表明YSZ室温下的存在较强自退火效应,XRD分析结果示出硫以铂的晶化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能离子注入对聚酰亚胺薄膜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周筑颍 《核技术》1998,21(8):460-464
报道了聚酰亚胺薄膜在高能(650keV-2MeV)B^+、C^+和Cu^+离子注入后硬度的变化。对注入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测量和XPS及RBS分析,观察了硬度与离子种类、能量及注入剂量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离子注入之后薄膜样品的显微硬度值明显提高,注入离子在样品中的电子能量损失对聚合物材料改性起着关键作用。XPS和RBS分析显示,离子注入之后聚酰亚胺薄膜中C的含量增加,形成了以苯环结构为主的新的交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