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表片弹簧性支承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单片簧和十字片簧支承各种受力情况的特性及单片簧转动中心位移的公式,对使用者选用或设计片簧支承提供了方便。一、前言弹性支承是应用弹性元件作为构件之间的支承元件。常用的弹性支承有许多类型,例如单片簧式、十字片簧式、张丝式、盘簧式及膜片式等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设计、生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少片簧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首先探讨了少片簧尺寸参数传统设计计算方法;利用Visual C++开发平台对SolidWork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少片簧自动建模系统的开发。最后以某型载货汽车少片簧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中,舌簧继电器常用于转换、隔离高低压设备。因此舌簧继电器性能将直接影响控制装置的可靠性。舌簧继电器常见的故障通常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触点电阻明显增大或出现触点粘合拒分开。这些故障都可能影响着整机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后一种故障则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由于目前生产继电器的厂家检验继电器的方法仍十分落后,因此往往用户在使用前还需要再筛选一次。本文就是介绍一种自动测试舌簧继电器触  相似文献   

4.
在种类繁多的气阀片中,条形的舌簧阀片结构简单,动态特性好,响应速度快,节能效果显著,但是容易断裂。通过对大量收集的断裂的舌簧阀片的观察研究与分析,弄清了舌簧阀片断裂的成因,总结出防止舌簧阀片断裂的设计方法,设计成功以舌簧阀片为启闭元件的长寿命、高效节能型气阀,并进一步将这种新型气阀用于压缩机设计,使压缩机的技术性能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十字片簧弹性支承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立芬  李庆祥  于水  薛实福 《机械设计》2001,18(3):18-19,30
首先建立了接触式台阶测量仪中关键部件———十字片簧支承的杠杆机构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设计。直片簧应力有限元分析表明 ,该结构应力分布很不均匀 ;经片簧参数的改进设计 ,得出变截面片簧的设计参数。 0 .2N外加载荷作用下 ,采用Algor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变截面片簧进行仿真实验 ,最大、最小应力之比由直片簧的 3 1.4降低为7.7,扭转刚度为 0 .0 6N·m ,测量力变化率为 3 6.6N/m ,极大地改善了该机构的机械特性  相似文献   

6.
舌簧阀片升程对使用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春安 《流体机械》1998,26(6):45-47
分析了影响舌簧阀片使用寿命的因素,特别指出在舌簧阀设计和使用中应合理选择阀片升程,减小阀片的撞击速度,并推荐了阀片升程和撞击速度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利用开阀压力和流量以及阀片变形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油气弹簧节流缝隙和单片节流阀片厚度与单轮簧上质量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单轮簧上质量对阀系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求取了单轮簧上质量影-向系数。通过实例,分别利用解析设计法与质量影响系数推算设计方法,对油气弹簧阀系参数进行了设计,对参数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校核,并对设计的油气弹簧进行了特性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表明,单轮簧上质量对油气弹簧阀系设计参数有影响,阀系参数的质量影响系数推算设计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小型舌簧继电器多用于工业控制设备中。在通常情况下,它的寿命似乎不为人们所关注。这是由于小型舌簧继电器在出厂时一般给定的寿命均为10~6次以上。然而10~6次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而不是其实际值。因此在一些要求高可靠高稳定的自动控制设备中,倘要采用舌簧继电器就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继电器逐一测试,分析其触点动态电阻的变化规律,从而对  相似文献   

9.
簧上质量对油气弹簧阀系设计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开阀压力和流量以及阀片变形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油气弹簧节流缝隙和单片节流阀片厚度与单轮簧上质量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单轮簧上质量对阀系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求取了单轮簧上质量影响系数。通过实例,分别利用解析设计法与质量影响系数推算设计方法,对油气弹簧阀系参数进行了设计,对参数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校核,并对设计的油气弹簧进行了特性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表明,单轮簧上质量对油气弹簧阀系设计参数有影响,阀系参数的质量影响系数推算设计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铁路信号继电器在铁路控制和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鉴于其机械结构特点,继电器的触簧系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振动干扰,使触点发生误动作。现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铁路信号继电器的三维分析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触簧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并通过振动试验结果与仿真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