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乌饭树果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乌饭树果提取液为原料,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乌饭树果色素的工艺,分别用AB-8、X-5、NKA-9、D101、D3520对其进行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出分离效果较好的D101树脂。通过对D101树脂分离乌饭树果色素的进一步的静动态实验,结果表明,D101树脂在20℃、pH4.0时吸附能力较强,被吸附的乌饭树果色素用80%乙醇洗脱,洗脱时间为100min,洗脱流速为0.5BV/h时洗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乌饭树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华南和华东地区的山区和丘陵地带。乌饭树叶味淡、性子、具有明目乌发的功能,叶中含有大量涌皮素、酚音和蓝黑色素。林兆祥等对乌饭树叶色素进行过研究[1,2]。乌饭树果是一种球形浆果,具有健脾益肾的功能,主治外泄、梦遗、赤白带下、消化不良等症,我国民间早已食用。乌饭树果熟时呈紫黑色,色素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经联机检索发现尚未有乌饭树果色素的文献报道。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增加天然色素的品种,作者对乌饭树果色素进行了研究。l材料和仪器乌饭树梁采自湖南蓝山县仪器7…  相似文献   

3.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黑果枸杞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李进  瞿伟菁 《食品科学》2005,26(6):47-51
本文对大孔树脂吸附分离黑果枸杞色素的条件与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5树脂对黑果枸杞色素吸附效果最佳,在pH3.0的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可达O.03715g/ml湿树脂体积;以95%乙醇溶液作洗脱剂,色素回收率达到97.78%;制取的色素产品外观呈紫红色,色价为36.7。  相似文献   

4.
以高灌蓝莓果为原料,研究不同树脂对蓝莓果色素的吸附率和解吸效果及不同洗脱剂的洗脱效果,确定用树脂法提取高灌蓝莓果色素的工艺,并对用所得的蓝莓果色素的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101-A树脂对高灌蓝莓果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效果较好,用60%乙醇洗脱100min得到的产品质量较好,色价达42,产品收率为0.256%;且D101—A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1.24%。在该提取条件下所提色素水溶性好,在酸性条件(pH≤4)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耐光性,在8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且对低浓度的常用食品添加剂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运用树脂吸附法提取水红木果色素。试验表明:HPD-100树脂对该色素的吸附效果较好,用80%乙醇洗脱,洗脱效果最佳,所得产品色素质量好,而且HPD-100树脂使用20次后吸附性能依然稳定。  相似文献   

6.
叶子花红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银海  李维莉  彭永芳   《食品科学》2003,24(1):78-80
本文研究了用树脂吸附和分离叶子花红色素,比较了4种树脂对叶子花红色素的吸附,在叶子花红色素提取过程中用AB-8树脂吸附,洗脱剂用40%的乙醇,洗脱效果好,且AB-8树脂使用20次后吸附性能仍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菊芋多糖提取液中色素杂质的去除效果,本文采用静态吸附法对六种大孔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并研究了D301-G大孔树脂对菊芋多糖色素的静态吸附动力学、静态吸附模型及其吸附热力学,深入探讨了D301-G大孔树脂对菊芋多糖色素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D301-G大孔树脂与其它树脂相比脱色效果最好,吸附菊芋多糖色素速率较快,多糖的损失率最小,脱色率可达到79.63%,多糖保留率为92.28%。此外D301-G大孔树脂对菊芋多糖色素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主要受颗粒扩散阻力的影响。等温吸附实验表明,在293、303和313 K时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较Langmuir模型更为准确地描述D301-G大孔树脂的吸附行为,它对色素分子的吸附可能是多分子层的。热力学方程表明D301-G大孔树脂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吸附焓变ΔH 0、吸附自由能变ΔG 0、吸附熵变ΔS 0。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对紫红薯色素吸附和解吸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紫红薯色素的纯度,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树脂吸附和解吸紫红薯色素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X-5树脂对紫红薯色素的吸附效果最好;X-5树脂在吸附液pH为4,吸附流速为2.0mL/min时吸附能力较强;在室温和解吸流速为1.5mL/min的条件下,以60%乙醇作为解吸剂时洗脱效果最好。此研究结果为紫红薯色素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德谨  陈义勇  胡雅琳  刘祥 《食品与机械》2018,34(2):166-170,194
为了对乌饭树叶黄酮进行纯化,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探讨上样体积、上样浓度、上样流速、洗脱剂、洗脱流速以及洗脱体积对乌饭树叶黄酮吸附及解吸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蛋白质和多糖的脱除率以及HPLC谱图对纯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KA-II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解吸率以及较短的吸附时间,确定NKA-II树脂作为乌饭树叶黄酮纯化的柱填料,大孔树脂NKA-II纯化乌饭树叶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体积2.0BV(柱体积),上样浓度0.75m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剂为50%(体积分数)的乙醇,洗脱流速1.0 mL/min,洗脱体积3BV。在该纯化工艺条件下,HPLC表明纯化后乌饭树叶黄酮纯度明显提高,蛋白质脱除率达76.32%,多糖脱除率达65.45%,黄酮纯度达48.92%。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黑美人"土豆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研究了AB-8树脂对"黑美人"土豆色素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黑美人"土豆色素在AB-8树脂上吸附平衡时间为8h,解吸平衡时间为2h,在吸附液pH3.0、温度为40℃时吸附能力最强;以pH3.0的90%的乙醇为洗脱液解吸效果较好。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的色素色价比粗品提高了8.4倍。实验结果表明,AB-8树脂可用于"黑美人"土豆色素的分离与纯化。  相似文献   

11.
乌饭树黑色素的研究虽然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其制备过程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其成为制约乌饭树黑色素产业化的一个瓶颈.本文从乌饭树黑色素制备过程中的浸提、氧化发酵、纯化和干燥四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观点:第一,氧化发酵过程是乌饭树黑色素形成的必要条件;第二,树脂是纯化乌饭树黑色素的更好选择;第三,不能用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来度量乌饭树黑色素的含量.希望这些观点能为乌饭树黑色素的产业化提供一点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笃斯越桔笃斯越桔花青素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以长白山笃斯越桔果实中笃斯越桔花青素粗提液为实验材料,以吸附和解吸效果为衡量指标,对比分析了五种不同型号树脂分离纯化笃斯越桔花青素的实验效果,筛选出AB-8树脂适合应用于笃斯越桔笃斯越桔花青素的分离纯化。并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最优吸附和洗脱条件为:温度环境30℃、pH值6、乙醇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较优的树脂来纯化鸭血糯色素。方法:选择5种大孔吸附树脂,研究其对鸭血糯色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树脂;再考察上样液浓度、pH值、吸附流速和洗脱速率对该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结果:鸭血糯色素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NKA-9型大孔树脂,样品质量浓度1.0mg/mL,上柱溶液pH1.0,以1.0mL/min的吸附流速上样,用5BV体积分数为70%乙醇溶液以1.0mL/min洗脱速率洗脱。结论:NKA-9型大孔树脂吸附量大,易于洗脱,纯化分离效果好,适用于纯化鸭血糯色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孔树脂对黑糯玉米芯色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定黑糯玉米芯色素吸收光谱的前提下,对纯化前后的色价进行了测定,并绘制了黑糯玉米芯色素的工作曲线。在静态吸附试验中,通过比较6种大孔树脂对黑糯玉米芯色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适合分离黑糯玉米芯色素的树脂,并对大孔树脂的解析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影响吸附和解吸的因素如pH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及乙醇体积分数对解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对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动态吸附试验中,对上样液流速和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及乙醇流速对解吸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树脂的饱和吸附量及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X-5树脂对黑糯玉米芯色素不仅吸附量大而且解吸率高,适合用于黑糯玉米芯色素的分离和富集。X-5树脂分离黑糯玉米芯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0 g/L,pH 3.0,流速1 mL/m in,用95%乙醇以1 mL/m in的流速进行洗脱。吸附10 h可以完成吸附,纯化前的色价为16.5,纯化后的色价为40.1;X-5树脂的饱和吸附量达到16.9651 mg/g;回收率可达到89.16%,X-5树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海南蒲桃色素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蒲桃成熟果实为原料提取天然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比较了D-072、D-401、D-301-G、D-101、D-110、DF01六种树脂对该色素的静态吸附情况及不同极性解吸剂对吸附色素的树脂洗脱的效果,从中选择吸附和解吸附效果最好的树脂以及适合的解吸剂。研究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热、金属离子和常用食品添加剂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光稳定性稍差;D-072大孔吸附树脂对海南蒲桃色素吸附效果最好,色素吸附率达90.7%;解吸剂用含0.2%三氟乙酸的50%酸化乙醇,色素可被充分洗脱下来。此研究结果为以海南蒲桃成熟果实为原料来生产食用色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熏色素进行纯化,研究糖熏色素的结构与性质。方法:本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糖熏色素进行纯化,并对纯化后糖熏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XAD-7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糖熏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能力。糖熏色素静态吸附与解吸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熏色素粗提液浓度60 μg/mL,糖熏色素粗提液pH8.0,吸附温度35 ℃,解吸液浓度40%乙醇,pH10.0,解吸温度40 ℃。其动态吸附与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径高比为1:6,上样流速2.0 mL/min,样液浓度400 μg/mL,解吸液浓度40%乙醇,解吸流速为1.5 mL/min。结论:糖熏色素经XAD-7型树脂静态和动态工艺纯化后,其纯度分别提高45.13%和36.55%,经纯化后的糖熏色素易溶解,溶液澄清且呈现亮黄色,对光敏感但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初步推测其为Ⅰ类焦糖色素。  相似文献   

17.
大孔树脂纯化柑橘皮渣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皮为原料,选用了6种型号大孔树脂对柑橘黄酮进行了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结果表明D101型树脂对柑橘黄酮分离纯化效果较好;样品浓度、吸附时间和解吸时间等因素都会对纯化效果有影响;且树脂与样品量比为1:20、吸附时间为2 h、乙醇浓度为40%、解吸时间3.5 h、吸附树脂与解吸液用量比为1:40时纯化效果最佳。该方法操作简便、有效,适于柑橘皮中总黄酮的吸附纯化。  相似文献   

18.
药桑红色素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桑红色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AB-8、D-101、氧化铝、聚酰胺(14-30目)、聚酰胺(100-200目)五种吸附剂对药桑红色素的静态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药桑红色素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吸附量大,且易被解吸。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药桑红色素的最佳工艺研究,比较了原料液浓度,NaCl浓度,原料液pH值,洗脱剂浓度,洗脱剂pH值等对树脂静态吸附-解吸的影响,并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的研究,以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流速,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药桑红色素分离纯化最优吸附条件为:原料色素液pH值为2.04,吸光度为0.567,吸附流速1mL/min;最优洗脱条件为:洗脱剂(乙醇)浓度95%,pH值为1,洗脱流速0.8mL/min。此工艺条件能够较好地分离纯化药桑红色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AB-8型大孔树脂对黑粒小麦麸皮色素的吸附与解吸条件,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后的色素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黑粒小麦麸皮色素在AB-8型大孔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6 h,解吸平衡时间为7h,pH对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影响不大,pH值为1.0的70%的乙醇溶液可以很好的洗脱色素。在该条件下,测得AB-8型大孔树脂最大吸附率为83.00%,最大解吸率为85.53%。纯化后的色素有4个主要成分,为花色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