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根据两种不同导电层上蒸发氧化镍膜的电化学和电致变色特性的实验结果,及对不同方法制备的氧化镍膜电致变色特性的比较和吸收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与氧化钨膜相类似的氧化镍膜电致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新型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氧化铱膜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用这些方法制备的阳极氧化铱膜——AIROF(Anodic Iridium OxideFilm)和溅射氧化铱膜——SIROF(Sputtered Iridium Oxide Film)及其显示器件(ECD)的电致变色特性。并且提出一种制备氧化铱电致变色膜的新方法——反应离子镀膜法。用反应离子镀膜法制备的氧化铱膜——RIROF(Reactive-Ion-Platef Iridium Oxide Film)做成ECD器件,在注入不同电解质溶液的情况下,研究了这些器件的电致变色特性。实验得到注入水溶液电解质的器件能够着色和消色,而注入非水溶液电解质的器件则无电致变色效应。在注入0.5MNa_2SO_4水溶液电解质的器件中,最好的响应时间可达300ms,着色状态为灰黑色。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氧化铱膜的电致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敷有ITO或SnO_2透明导电层的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种阳极氧化铱电致变色膜(AIROF),并对这种膜的电致变色特性以及其它一些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基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扫描伏安法在导电聚酯薄膜上聚合出聚苯胺(PAN)膜,考察了PAN膜的聚合过程及其表现出的电致变色行为;设计并制备了基于PAN膜的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考察了该器件反射光谱的电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电聚合过程中,在-0.2~2.0V电压范围内,PAN膜的颜色在黄绿-绿-深蓝之间循环变化;在-0.4v~1.8v电压范围内,研制的基于PAN膜的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反射率及其峰值随着外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电压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5.
用射频反应离子镀膜法制备氮化锡(SnN_x)薄膜,发现这种膜显示电致变色特性,并呈现非晶态结构。氮化锡薄膜电极在水性溶液和非水性溶液中,其亮度和颜色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膜的原色是褐色。可以看到淀积在玻璃基板上的氮化锡膜的褐色或黄色(?)深褐色或灰色的可逆显色变化。光透射率变化基本上在400nm 以上的范围之内。这种电致变色特性具有存储效应。本文研究了对氮化锡薄膜的电化学性质,并对以氮化锡薄膜为基础制作的电致变色单元以及该单元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聚苯胺电致变发射率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基于聚苯胺的电致变发射率器件,对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电致变发射率性能及器件响应时间和循环使用寿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器件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不同电压下器件颜色在黄绿、深绿及蓝黑之间可逆变化;器件呈柔性,在工作状态下可弯折,具有一定的颜色记忆效应.发射率测试表明,不同电压下器件在8~12 μm波段平均发射率的变化幅度为0.23.器件在室温条件下的响应时间为秒级,具有一定的循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电致变色NiOx薄膜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阳极电致变色氧化镍膜的研究现状,制备条件对薄膜形貌,昌粒结构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与薄膜的动态致色范围、致色效率、响应时间的关系,分析了离子注入问题以及电致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不同工作压强下制备了氧化钨(WO_3)薄膜,研究了工作压强对WO_3膜层微观结构的调控作用,并研究了WO_3膜层微观结构对其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WO_3薄膜属于非晶相,表面呈峰状结构;随着工作压强的增大,WO_3薄膜膜层微观结构变疏松,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和循环寿命均减短;在最佳膜层微观结构下,WO_3薄膜光学密度可达0.64,循环寿命达1500周。  相似文献   

9.
光学性能可变换薄膜的研制状况(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迪生 《红外技术》1999,21(5):22-26
评述了电致变色薄膜,热致变色显示薄膜,受压变色显示薄膜及光致变色显示薄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表现出的显著的变换效应及性质。  相似文献   

10.
光学性能可变换薄膜的研制状况(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迪生 《红外技术》2000,22(1):22-24,32
评述了电致变色显示薄膜、热致变色显示薄膜、受压变色显示薄膜及光致变色显示薄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表现出的显著的变换效应及性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辐射对比度的变发射率舰船的红外隐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舸  杨立 《红外》2013,34(7):34-38
利用固定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料无法实现全天候舰船红外隐身。以小于0.04的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对比度作为红外隐身的评判标准,通过计算分析目标与背景的红外特征模型,得到了实现红外隐身所需的目标表面发射率变化范围,提出利用电致变色材料来改变目标表面的平均发射率。与固定发射率的普通红外隐身涂料相比,改变发射率后的红外隐身涂料的隐身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能满足目标的全天候红外隐身要求。  相似文献   

12.
几种新型的红外/雷达复合隐身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和雷达是现代战场上两种重要的侦察和制导手段。为了在战场中生存下来,己方要采取各种手段来降低被发现的概率,采用隐身材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简述了红外、雷达隐身的原理,并着重论述了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掺杂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这三大类可用于红外和雷达复合隐身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军事探测技术的逐渐成熟,各种隐身材料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单一隐身材料,所以兼容复合隐身材料就成了研究重点。本文从材料的角度上介绍了雷达、红外、激光及兼容隐身原理,揭示了兼容隐身的方法,对现有雷达红外、激光红外、激光雷达和雷达红外激光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原理做了简述,并对未来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做了总结与展望,并指出质轻、料薄、智能、宽波带、强吸收是未来隐身材料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地面武器的红外与激光隐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广民  房红兵 《红外技术》1998,20(2):6-8,12
介绍了地面武器的红外和激光隐身技术以及一些先进的了隐身措施。由于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材料的要求不同,必须综合考虑才能达到较好的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隐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斌  齐鲁 《红外技术》2003,25(3):63-66
主要介绍了红外/雷达多功能隐身材料、红外/激光多功能隐身材料和激光/雷达多功能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材料种类以及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多功能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s infrared stealth functional materials due to their superior thermal management capability. However, traditional PCMs usually behave rigid solid or flowing liquid states with fixed transition temperature, greatly limiting their application especially in multi-band stealth and multiple scenes. Herein, an intrinsically flexible self-healing phase change film used for synchronous visual/infrared stealth for the first time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he phase change film possesses a solid–solid phase transition behavior with adjustabl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from 38.8 to 51.1 °C) and enthalpy (from 79.7 to 116.7 J g−1), 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 (500 cycles), and outstanding flexible and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Remarkably, the phase change film can be customized with different colors and various configurations to exhibit attractive visual stealth functions in multiple scenes. Additionally, owing to phase transition property, this phase change film can possess a thermal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behave infrared stealth performance for objective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Combining the above unique functions, the intrinsically flexible self-healing phase change film developed in this work may show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synchronous visual/infrared stealth across a wide range of scenarios and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7.
王建华 《火控雷达技术》2004,33(2):48-49,57
隐身飞机对于电磁波有良好的隐身作用,但对红外线还无法隐身。通过分析对比,远红外激光雷达可有效地发现和跟踪隐身飞机。本文讨论了发展远红外防空激光火控雷达的设想,及其基本指标和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激光与红外隐身效果的测量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电隐身效果的测量与评估方法做了初步探讨.从隐身材料和隐身设计出发,介绍了光电隐身性能的表征主要技术内容,提出了激光与红外隐身效果的外场测量与效果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中红外材料及其隐身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红外技术与光电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红外窗口的雷达隐身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介绍了一种中红外光学玻璃--氟镓酸盐玻璃IRG-05,以IRG-05为基质成功研制出了具有雷达隐身功能的中红外功能材料.与以往采用镀膜一刻蚀技术在表面制备周期性的金属网栅而实现的隐身功能的红外材料相比,这种雷达隐身红外材料在3~5μm波段有着更高的红外透过率和更加稳定的金属网栅.对红外晶体与红外玻璃直接复合以及由超强超快激光诱导实现的雷达隐身中红外材料的研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英超  王超  安岩  邵毓  胡源 《激光与红外》2016,46(2):209-213
为解决水下隐身动目标声探测与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根据水下动目标运动形成的尾流、尾迹、引起的海面温度变化特征,提出了以低轨卫星为平台,运用红外偏振尾流探测水下目标尾流的方法,结合激光动态深度测量技术和偏振激光探测技术,实现对水下隐身动目标探测与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