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晓秋 《辐射防护》1993,13(5):363-368,375
在核设施大气排放中,根据烟云的尺度和烟云中的放射性分布,通常采用半限和有限烟云模式来估算γ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外照射剂量。本文对采用有限烟云模式的图解法(Nomogram)和离散点近似法(DPA)估算单位原强γ放射性素所致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相当一致,约有87%的计算结果的比值在2之内,97%在3倍以内;在稍稳定天气(E类),计算结果的最大比值为6倍  相似文献   

2.
在核设施大气排放中,根据烟云的尺度和烟云中的放射性分布,通常采用半无限和有限烟云模式来估算γ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外照射剂量。本文对采用有限烟云模式的图解法(Nomogram)和离散点近似法(DPA)估算单位源强γ放射性核素所致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相当一致,约有87%的计算结果的比值在2之内,97%在3倍以内;在稍稳定天气(E 类),计算结果的最大比值约为6倍。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不同之处,是由于输入参数及这些参数对两种方法的适应程度的不同所致。这两种方法是根据不同的需要提出的,在给定情景下,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辐射防护通讯》2022,42(1):29-29
本出版物给出了发射光子和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对公众成员环境外照射的器官和有效剂量率系数。这些数据是根据代表ICRP新生儿、1岁、5岁、10岁、15岁的男性和女性参考人计算体模计算出的。首先使用蒙特卡罗辐射传输程序PHITS计算了单能光子和电子源的环境辐射场、代表环境放射性核素照射的源的几何条件、包括在地面或地下不同深度的平面元(表示落下灰或天然陆地源对地面的放射性核素污染)、空气中的体积源(表示放射性烟云)和模拟污染水中均匀分布源。  相似文献   

4.
装饰建筑材料辐射剂量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专用于建筑材料的剂量模式,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室外土壤的剂量模式来计算建材的辐射剂量。本论文用Monte Carlo方法得到几类装饰材料的辐射剂量模式。由该模式计算出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实测数据一致。而用土壤的剂量模式算出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实测数据相差很远。因此,建筑装饰材料不能近似采用室外土壤的辐射剂量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秦山核电厂事故后剂量快速估算方法。以WASH-1400报告给出的九类事故假设,分别估算了地面空气中各类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地面沉积污染浓度、烟羽Υ外照射剂量、地面沉积外照射剂量、皮肤沉积外照射剂量、烟云吸入内照射剂量和食入污染蔬菜所致内照射剂量的方法。文中并以部分数据为示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实验终端钢筒表面和实验靶处的感生放射性外照射剂量率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分析了感生放射性剂量率的衰减规律。根据实测数据评估了操作人员所受的外照射剂量,并提出了为降低操作人员受照剂量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选择我国南方某核厂址两栖动物——蟾蜍作为参考生物,建立了蟾蜍的生物解剖学模型和外照射环境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计算源介质中放射性核素137Cs、90Sr和239Pu对靶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率,由此计算蟾蜍整体的辐射剂量率。采用ERICA程序和RESRAD-BIOTA程序计算蟾蜍的剂量率,并与解剖学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计算的蟾蜍内照射剂量率基本一致;由于外照射环境模型的不同,外照射剂量率估算结果并不相同,ERICA程序与解剖学模型计算的外照射剂量率结果更接近;解剖学模型关注生物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对于核素分布不均匀的生物个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桂玲  刘玉岩 《辐射防护》1999,19(5):366-37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主要来自光子外照射。本文介绍1986-1995年近物所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方法及结果。在1986-1995年间,共监测1217人(次),年个人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10mSv;个人年有效剂量〈0.10mSv的有1046人,占监总总人数的86%;个人年有效剂量在5.0-10mSv范围的只有4人,仅占0.3%;最高个人年有产剂量为10mSv,是加速  相似文献   

9.
NPDMC是一个我国研制的多群中子和光子耦合输运的三维孔道计算蒙特卡罗程序。该程序配备了国内制作的87群中子和25群光子截面数据库,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和技巧,成功地解决了蒙特卡罗方法应有和到辐射屏蔽计算中所遇到的“深穿透”和“小概率”等难题。NPDMC程序可以计算各种类型的研究性反应堆和动力堆中的管道,束孔和缝隙的中子能量,能谱,剂量率和γ光子通量及剂量率等。  相似文献   

10.
报告编号名    称出版年份5 7外照射放射防护用的转换系数 19985 6 β外照射辐射防护剂量学 19975 5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次级电子谱 19975 4医学影像——影像质量评价 19955 3环境中的γ射线谱 19945 2放射性测量中的粒子计数 19945 1辐射防护剂量学中的量与单位 19935 0光子束治疗的处方、记录与报告 199349D 质子和 α粒子的阻止本领与射程 (附数据软盘 ) 199349质子和α粒子的阻止本领与射程 199348治疗、诊断与防护中的人体体模与计算机模型 199247质子与电子外照射的剂量当量的测量 199246 D机体组织光子、电子、质子与中子的相互…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北京市环境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的测量结果。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的平均值为78.4mrad/y,地层γ辐射剂量率为48.1mrad/y。路面上的γ辐射剂量率为38.5mrad/y。  相似文献   

12.
获得外照射条件下的大鼠器官剂量,对于放射医学剂量-效应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鼠微型CT图像建立大鼠体素模型,并研究光子外照射情况下大鼠器官剂量。大鼠体素模型质量323.7 g,单个体素尺寸为0.16 mm×0.16 mm×2 mm,包含大鼠大部分关键器官和组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MCNP计算获得了4种照射几何条件、21个单能(10 keV~10 MeV)平行光子束外照射情况下的器官剂量转换系数,最后对器官剂量随光子能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液体化学剂量计测定电子束吸收剂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重铬酸钾(银)和硫酸高铈-硫酸铈剂量计对电子束(能量1-15MeV)的水中吸收剂量进行了测量,其剂量响应线性良好,准确度高,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4.8%(K=2)。针对电子束吸收剂量测量的特点,特别设计加工了硬币型聚苯乙烯制容器。根据深度剂量分布曲线,计算了吸收介质中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并通过射程法的计算,对电子束最可几能量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4.
秦山核电厂实时剂量评价系统的设计,模式,参数与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二邦  王文海 《辐射防护》1994,14(1):25-32,38
本文介绍应用于秦山核电厂事故应急的实时剂量评价系统的设计、模式、参数与程序。该评价系统由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评价计算机系统和评价程序系统三部分组成。评价系统采用地形随动座标的质量守恒三维风场诊断模式来确定每小时的地面和低空风场;大气扩散计算采用变天气条件下的烟团模式,计算区域分近、中、远三区;烟团释放采用分阶段变长度方式,外照射剂量估算采用了半无限烟云与有限烟云两种模式,该评价系统可在输入数据后约1  相似文献   

15.
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法检测,不同剂量γ射线外照射诱发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MFs),并研究其剂量效应关系,抽取正常成年人静脉血,分成5组,分别用0.0-4.0Gy的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全血培养后用BrdU法检测淋巴细胞HPRT基因MFs。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MFs随外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且剂量效应关系符合线性平方模型,研究证明了BrdU法是一种快速、简便、较敏感的检测外照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的方法,HPRT基因辐射突变可作为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6.
陈明Jun 《辐射防护》1999,19(4):277-283
ICRP第60号出版物引入了对外照射辐射剂量学的几个重大变化,60号出版物推荐的辐射加权方法和基本防护量的技术规格与26号出版的推荐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依据ICRP第74号出版物给出的数据和讨论,对在各种照射几何条件下对不同能量的光子,中子及电子辐射场计算的有效剂量(E)与有效剂量当量(HE)的数值差别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测量环境水平剂量率,基于无卷积全谱转换法,通过测量X/γ能谱和剂量率,开展能谱-剂量转换系数求解并实现能谱-剂量的转换。结果表明,能谱-剂量法计算剂量率与实测剂量率的残差近似为0,证明该方法在能谱-剂量求解过程自洽;在137Cs、60Co标准参考辐射场下的剂量率线性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0%,表明无卷积全谱转换法用于能谱-剂量转换系数的求解可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CS-1型131Cs近距离治疗源剂量计算参数的不一致,根据源的组成和结构,用Monte-Carlo方法(MCNP)计算剂量率常数、径向剂量函数和各向异性函数。其中,剂量率常数计算结果为1.055cGy•h-1•U-1,验证了Chen等的γ光谱法实测值(1.066cGy•h-1•U-1)和TLD实测值(1.058cGy•h-1•U-1)。按AAPMTG43U1的推荐,采用最新的光子截面库(EPDL97)在0.1~10.0cm范围内补充和更新了已报道的径向剂量函数数值,在1.0~7.0cm、0°~90°范围内补充和更新了各向异性函数的相关数值。并对径向剂量函数和各向异性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了实用性较强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芳  李缉银 《辐射防护》1994,14(4):276-283
本文报道了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km×25km的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359个,另外布设各类加密点433个。调查结果表明:(1)陕西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62.0、63.0和61.0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为63.0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100.0和98.0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32.0和31.0nGy·h ̄(-1),室外分别为37.0和36.0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30.0和131.0nGy·h ̄(-1),室外均为99.0nGy·h ̄(-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5、0.28和0.83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63、0.83和2.46×10 ̄4人·Sv。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姚可  秦汉云 《辐射防护》1994,14(4):267-275
本文报道了西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区以50km×50km的网格布点,实测网格点189个,各类加密点136个。调查结果表明:(1)西藏自治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面积和人口的加权均值分别为82.0、78.0和84.2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83.3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118.2和118.7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成分,下同)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02.9和96.6nGy·h ̄(-1),室外分别为121.4和112.1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21.2和215.3nGy·h ̄(-1),室外分别为203.4和196.3nGy·h ̄(-1);(6)宇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88、0.67和1.55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18、0.13和0.31×10 ̄4人,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