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项鑫 《中州煤炭》2010,(6):50-51,118
分析了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室内近景摄影测量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建立误差模型,总结误差产生的原因。通过试验证明近景摄影测量完全达到了测图及工程的应用要求,实现了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到三维信息的转化,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及非量测型数码相机在近景摄影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露天矿山边坡位移变形监测的基本方法,详细分析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边坡位移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流程。以金堆城钼矿红旗沟排土场边坡为例,讨论了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边坡变形量的流程和方法,测量误差分析表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对边坡进行高精度监测,为矿山边坡维护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一摄影测量不仅应用于地形测量,而且也用于其它科技领域,如天文摄影测量,工程摄影测量等许多非地形摄影测量方面。实践中往往需解决并计算出象片方位元素误差对确定待定点坐标的精度要求,以及估算作业精度公式等问题。但至今因定向元素变化(误差)而影响象(物)点坐标或左右视差的文章[1、2、3]中,只是分别论述内外方位元素误差的允许值,而且推导的实用公式只采用一次项或二次项。对于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步普及,重新推导内外方位元素误差对象(物)点坐标的综合影响的严密公式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图考虑了内外方位元素误差的联合影响,推导出实用的通式,再分别讨论几种特殊情况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地面激光扫描仪可以获取目标表面密集高精度离散的三维点云数据,摄影测量可以获取目标表面丰富高质量连续的纹理影像数据,将地面激光扫描仪点云和近景数码影像进行有机融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基于激光点云强度图像和数码影像自动配准来实现两种异源数据间的精确融合。其中,针对异源数据成像模型不同的问题,将点云数据严格地转换为相机中心投影方式的强度影像;在点云强度图像和数码影像间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过程中,采用了由粗到精的稳健策略;根据高精度的匹配点利用空间后方交会获取相机的准确外方位元素,恢复图像在摄影瞬间相对点云目标的位置和姿态。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实现地面激光点云数据与近景数码影像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对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在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时的试验,对其进行了分析,对PPP与DGPS定位结果也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采用PPP技术进行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作业流程,以及采用PPP技术进行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优点,为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时外业地面工作提出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采煤工作面手工编录方法在效率和精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理论的数码影像地质编录方法,该方法采用专门设计的摄影装置快速获取工作面影像,数据处理时,通过断面计算、影像畸变校正与镶嵌、展示影像量测、产状计算与属性描述,实现了施工地质编录方法的手工作业向计算机辅助作业与信息管理的转换。实际应用表明,与现有手工方法相比,利用此方法提高了工作面地质编录的工作效率、完整性、准确性,并有利于提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传统摄影测量在解决深度计算和影像匹配的过程中,存在交会角大,匹配精度底,深度误差小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多基线摄影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现旋转多基线摄影测量,为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普通照像机进行矿山采掘量验收的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和对普通照像机的内方位元素进行鉴定的试验,鉴定后的普通像机完全可以应用于矿山的采掘量验收。  相似文献   

9.
浅谈当代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逸平 《地矿测绘》2005,21(3):28-29
随着计算机及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已进入数字摄影测量阶段.从定位技术、空三、DOM制作、影像匹配、自动变换检测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当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地质编录是煤矿的一项基础性技术工作,而影像地质编录技术是一项实用的新技术。按照现有影像地质编录方法需要在拍摄部位布设足够数量的控制点,但掘进工作面附近环境复杂难以布设控制点,为了能够在掘进工作面使用摄影测量手段顺利地进行影像地质编录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近景摄影测量控制方法,利用巷道指向激光与铅垂线进行掘进工作面影像的绝对定向。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适合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面影像地质编录的绝对定向方法,点位精度可控制在1 cm以内。  相似文献   

11.
某镍基废旧高温合金酸浸液中含有Cr、Al、Fe等杂质元素, 采用“水解沉淀初步除杂-萃取深度除杂” 法处理此浸出液。水解初步除杂过程中, 水解温度为80 ℃, 氧化剂用量系数为30, NaOH浓度为10%, 水解终点pH=4.5, 机械搅拌速率为300 r/min, Cr、Al、Fe的除杂率分别为97.8%、98.6%和99%; 萃取深度除杂过程中采用常温下10级逆流萃取, P204的浓度为15%, 正丁醇加入量为5%, 萃取相比O/A=1/2, 萃取初始pH=1.0, 萃取时间2 min时, Cr、Al、Fe除杂率分别为93.8%、90%和92.0%。该工艺有效实现了杂质Cr、Al、Fe与Ni、Co的分离, 除杂后液可直接进行镍钴分离, 回收镍、钴。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新义井田2号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运用X射线衍射法(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2号煤中显微组分、灰分、硫分、微量元素、常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煤中微量元素与上述煤质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2号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赋存特征。研究表明,2号煤中Ge、As的富集系数大于1,但未呈现明显的富集状态;Ga、U、F、Cl的富集系数小于1,其中Cl的含量远低于地壳丰度,呈现相对亏损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Ga、As为亲有机元素,P为无机—有机元素,U、F、Cl、Ge为亲无机元素;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性,主要以有机结合态、铝硅酸盐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羟磷灰石结合态和硫酸盐、硫化物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3.
马艳  尚秀全 《中州煤炭》2021,(12):247-251
目前一些矿井已经安装检测监控系统,但是被监控地点一般是主回风巷、泵房、中心变电所、井底车场等固定生产地点,对于瓦斯经常超限的采煤、掘进移动工作面则采用独立式水质采集装置,同时提出矿井水监测监控系统中的通信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可以延长通信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调制解调器、中继转发设备等,使通信设备得到简化,体积小、质量轻、性价比高、移动方便,改进方法简单、通信距离较长、抗干扰性能较好,能被更多生产单位所接受,使安全监控面覆盖矿井各个角落,对矿井生产真正起到安全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峰  薛彦波  曾祥林 《中州煤炭》2018,(5):171-174,179
煤矿压风机设备作为煤矿风动机械的动力源,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确保煤矿压风机安全运行、提升煤矿数字化建设水平,提出了以S7-300PLC为核心,通过采集现场传感器数据、设备数据等,结合现场操作台、地面工程师站,实现对压风机在线监测监控。实践表明:基于PLC技术的压风机在线监控系统具有运行稳定、采集参数齐全、预警可靠、节能降耗等特点,在地面控制中心可方便实现煤矿压风机在线监测、一键启停、压风机切换、运行记录查询、故障查询、全自动化运行等功能,提升了煤矿压风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达到减员增效、节能降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西北流市南部丘陵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情况,采用证据权法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选取坡度、坡面曲率、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土层厚度、与断裂的距离、结构面、坡脚房屋建设强度、切坡强度9个证据因子,每个证据因子细分证据层,通过计算各证据层的权重和后验概率,并分析各证据因子相关性,最终选取坡度、坡面曲率、地层岩性、土层厚度、切坡强度5个证据因子组合,利用ArcGIS对各证据因子的后验概率值进行叠加,划分出极高、高、中、低易发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金矿主要分布在北山地区,在怀柔、平谷、密云及昌平等区县,赋矿地层主要为长城系沉积岩、四合堂群变质岩。金矿选冶工艺主要是混汞—氰化工艺及浮选工艺。为了解北京市矿山生产对国土资源的影响状况,保护和改善矿山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减缓矿山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介绍了北京市金矿分布、地质背景对环境的影响,说明了污染源三废排放量、排放强度,矿山生产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的影响,及矿山生产次生地质灾害、地形地貌破坏等。并提出金矿山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为政府治理、整顿矿山环境及发展矿业提供基础数据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砷锑烟尘浸出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评价高砷锑烟尘对环境的影响,模拟酸雨、淡水、盐碱地等自然环境,采用去离子水、硫酸-硝酸混合溶液、醋酸缓冲溶液、NaOH溶液(pH=10、pH=11、pH=13)6种浸出剂测定了As、Sb的浸出毒性。结果表明,浸出温度20 ℃时,在去离子水、硫酸-硝酸、醋酸和NaOH体系中As最低浓度分别为1.66、1.62、0.82和1.59 g/L,最高浓度分别为2.13、2.11、1.13和2.77 g/L;Sb最低浓度分别为2.65、2.36、0.41和0.53 g/L,最高浓度分别为2.96、2.68、0.72和2.98 g/L。随着浸出温度升高,浸出液中As、Sb浓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铀纯化工艺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伦光  庄海兴 《铀矿冶》1998,17(1):31-42
利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两种手段,就1976年以来国内外铀的纯化工艺情况进行了凋查,对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巴西、西班牙、菲律宾、日本、阿根廷和我国的铀纯化及其工艺参数进行了概述。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外铀的纯化,除日本、阿根廷采用胺类萃取之外,其它国家普遍采用TBP萃取工艺。为了减少设备体积和试剂消耗,几乎都采用高铀浓度(萃取液中的铀浓度基本上都在300g/L以上)萃取。为了提高纯化效率,一些国家研究采取不用水洗和酸洗而用返回部分纯化的产品液来冲洗负载有机相的方法。萃取设备比较多的采用塔式设备。为了克服过滤上的困难,一些国家还研究了采用浆体萃取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典型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美国、日本和墨西哥作为世界上不同城市化发展模式代表,已进入城市化末期阶段(城市化率在70%以上)。这些国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大规模建设、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和城市生产生活废物排放等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引发了地下水资源衰减、地面沉降、突发性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水入侵、水土流失等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借鉴这些国家地质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坚持立法和行政强制、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重视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是协调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曹石榴      ' target='_blank'> 《中州煤炭》2018,(10):72-76,81
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毛乌素沙地的砒砂岩,是形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以及白垩纪的厚层砂岩、砂页岩以及泥质砂岩组成的岩石互层,主要岩性为陆相碎屑岩。砒砂岩具有无水时坚硬,遇水如软泥、极易被水蚀、风蚀的特性,实验发现其渗透系数为5.2×10-3 mm/s,渗透性较好,塑性指数Ip为9.40,较大,表明亲水性较好;从砒砂岩所组成的矿物成分来看,石英是主要的岩石成分,SiO2含量高,因此砒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低,外观表现在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另外,通过分析古生代、中生代各个地层砂岩岩相特征、组成特征、沉积演化特征来还原砒砂岩不同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以解释不同厚层砒砂岩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