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LAN_PLUS软件是从国外引进的复杂岩性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可以对储层进行准确合理的定量解释,但该软件未公开算法,不能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针对这一问题,在其提出的地层是由冲洗带和原状地层组成的梯级侵入剖面等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层组分模型、常规测井仪器响应方程及测井最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起作用集法求得各地层组分的最优解.利用该方法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处理,与ELAN_PLUS软件处理结果及岩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常规测井资料处理解释需求.  相似文献   

2.
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是数值模拟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同开发方案或调整方案对比优选、油气产量预测的基础。目前历史拟合工作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反复试算方法,既复杂又费时费力,存在多解性。为了提高数值模拟拟合精度及工作效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历史拟合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以Eclipse为模拟器,以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为技术基础,从模型输入数据文件自动获取数据,将敏感性参数作为被估参数,确立目标函数,利用最优化方法实现自动修正可调参数,自主研发了数值模拟自动辅助历史拟合软件。实例应用表明,通过自主研发的辅助历史拟合软件实现了多模型自动历史拟合,采用最优化算法筛选出最优拟合模型,节省了大量人工拟合时间,提高了拟合精度及工作效率。提出的数值模拟辅助历史拟合方法可行可靠,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Topaze软件可以利用生产历史数据分析获得地层参数,同时考虑变表皮和常表皮的资料解释方法,由井底压力和产气量数据分别得到两种方法下的生产历史拟合图,从而求出地层参数,给出了考虑变表皮和考虑常表皮下的对比解释结果。对川西气田两口生产井的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表明考虑变表皮和常表皮的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聚合物驱历史拟合涉及参数多、工作量大、花费时间较长等问题,从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基本原理出发,在多参数历史拟合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应用较为广泛的ENKF方法进行聚合物驱自动历史拟合方法的探索研究,并针对聚合物驱历史拟合参数非线性特征进行改进,采用ESMDA方法研制了自动历史拟合软件,且对实际区块进行了聚合物驱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多参数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油藏中聚合物驱替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调整聚合物的吸附量、黏浓关系、残余阻力系数、不可及孔隙体积等参数,模拟结果与油藏实际动态相符,达到历史拟合的目的。所建立的自动历史拟合的数学模型满足方法要求,所研制的自动历史拟合软件可以降低模型计算结果系统误差。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全区含水趋势基本符合历史动态,累积产油量误差为3.8%,单井拟合结果较好,单井拟合符合率为81.2%,满足聚合物驱历史拟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鉴于传统的伽马成像测井解释对地层轮廓的拾取往往依赖于人工解释或者解释软件辅助,存在工作量大、识别精度不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UNet3+的伽马成像测井自动解释方法,实现伽马图像像素级分割,自动拾取地层轮廓,并采用非极大值抑制法细化地层轮廓,从而使地层轮廓更好地呈现出正弦构造,同时提高倾角计算的精度。在轮廓分割结果图中,采用Selective Search算法计算轮廓拟合区域,生成目标轮廓候选框,在候选框内拟合地层轮廓点并进行倾角计算。通过在实际伽马成像测井资料上进行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出地层轮廓,保证伽马成像测井解释的准确率,提高解释工作效率,较好地满足实际生产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测井优化解释中利用最优化数学方法只能求得目标函数的局部极小值,而且寻优速度慢,本文介绍了填充函数技术,将单参数填充函数、双参数填充函数引入最优化方法中。这种方法减小了优化结果对初始值的依赖,能可靠地求出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并提高了寻优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钟兴水  高楚桥 《测井技术》1992,16(3):222-228
测井地层组分分析方法是在“优化解释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成的。地层组分分析程序具有不需计算迭代初始值、求得的解是目标函数的全局极小点、计算速度快等优点。通过实际资料处理,证明这种解释方法不仅能求解多种矿物的含量,而且其结果的精确性高于优化解释结果,完全可以代替优化解释程序,作为复杂岩性地层单井的精细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8.
确定气井地层压力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得到气井当前地层压力,为气藏地质研究和评价、动态分析、储量计算等提供依据,根据气井试井原理和动态描述方法,提出了计算气井地层压力的几种方法。基于产能试井理论的系统试井法、稳定点二项式产能推算法,通过计算可以求得当前地层压力,并得到稳定产能方程。基于不稳定试井解释的压力恢复曲线外推法、动态模型推算法,通过不稳定试井解释及压力历史拟合,可以推算出气井的当前地层压力。实例计算表明,这几种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黑油模型自动历史拟合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最优化理论和并行计算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三维三相黑油模型自动历史拟合的一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常规的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自动历史拟合功能。对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验证了本算法求解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δ函数是一个用于描述非连续分布物理量的数学工具,利用δ函数的相关理论和性质,采用密度方程求解瞬时注入或采出δm量流体后(集中分布的物理量)的地层压力分布,对这个集中分布量的地层压力进行叠加,模拟了间歇采油井的压力分布和井底压力.利用井底压力的表达式进行间歇采油井的压力历史拟合,为间歇采油井的试井分析和产能评价提供了依据.对大庆油田一口间歇井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间断流动状态地层压力分布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油藏数值模拟自动历史拟合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过程中模型参数多、可调整自由度大,目前普遍采用实验校正法进行拟合,主观随意性大且费时多。引入最优化理论建立目标函数,以渗流方程和油藏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为约束条件,将历史拟合转化为非线性规划中求解定义在n维空间的函数极值问题,用改进的共轭梯度法求解,基本解决了收敛问题。拟合过程中调整参数的原则为:不确定优先,敏感优先,先全局后个别,为减少调整参数,用解析函数表达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的关系,将模拟区域按油藏地质和井网条件划分为若干小区,分区拟合。对某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区块与单井综合含水和地层压力进行自动历史拟合,调整的主要参数是相对渗透率和渗透率,计算了126次,拟合结果与实际动态相符。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试井技术在低渗透砂岩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低渗透砂岩气藏地质特征研究和对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及渗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稳定试井解释、分析,求得气井附近地层类型、地层参数和完井参数,建立气井附近储层的动态模型;利用长期压力历史拟合,追踪解释、修正建立的模型,进一步完善对地层的认识,校正储层的动态模型参数,判断井间连通性,评价储层非均质性,对储层进行动态描述;利用建立好的气井动态模型,对今后单井的生产动态走势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自动历史拟合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既复杂又费时、费力,而且多解。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历史拟合技术进行研究,给出了一种较为实用可靠的实现方案:①利用商业化的黑油模型计算结果,构造历史拟合目标函数(也适用于其它模拟器);②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求解极小化目标函数,并根据牛顿法、最速下降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各自的特点进行灵活的算法切换,提高收敛性和收敛速度;③利用协方差矩阵和均方根梯度,进行参数的不确定度和敏感性分析。数值模拟试验表明,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历史拟合方法可行、可靠,能够大大减少人工历史拟合的盲目性和所花费的机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反求油井动态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生产测井同时测量的关井压力与续流量并结合最优化处理进行试井分析的方法,有效地消除了井储效应,达到了利用早期压力恢复数据获得地层参数的目的。在变流量基本方程(杜哈美原理)基础上推导出了关井压力变化方程,利用实测续流量和地层参数预估值计算理论关井压力。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理论压力和实测压力具约束条件的非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为地层参数的范围和实测流压。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此目标函数,由计算机不断调整参数预估值使其达到最小,理论压力和实测压力匹配,从而反求地层参数。为了进行对比,文中同时以具有井储效应的均质油藏模型为例计算理论关井压力,用同样的方法求取地层参数。文中处理了三口油井的实测早期资料。从资料的处理和对比结果来看,该所述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以作为其它解释方法的对比与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抽汲井测试资料数值试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抽汲井极容易出现段塞流而导致井底压力变化非常复杂,采用的抽汲生产将进一步加剧井底压力的不可预见性。对这类井,若采用以往根据自喷井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难以准确地描述整个地层压力变化过程,而且试井解释率低,可靠性差。本文建立了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抽汲井的定产量试井模型,在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系数的情况下,建立块中心网格并应用Crank-Nicholson格式对定解问题离散后编写软件求解。对克拉玛依芳3井进行了解释,得到的地层参数与试井软件得到的参数值拟合非常好。数值模型最大的优点是不需停产恢复也可以计算出抽汲过程中任一时刻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利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求得模型的数值解。针对H162井的实际情况,利用建立的模型模拟计算了定压、定产、间歇定压试采方式下的产量、累计产量、井底流压以及平均地层压力,并对3种试采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歇定压试采不仅可以获得较大的产能,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持地层压力,H162井采用间歇定压试采方式较为合理。对H162井取得的试采数据进行历史拟合,拟合精度较高,说明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正确性。所获得的结果可为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试采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双重孔隙介质地层干扰压力资料的图版.这种图版是应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求得的,其结果是一致的.利用这种理论图版讨论了双重孔隙介质地层干扰压力传播的特征,给出了解释参数的方法;并实际解释了油田中取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结合自编软件 ,在高频旋回地层学理论和曲线相似性方法的基础上 ,阐述了地层对比规则、对比曲线和对比指标的选取 ;借助于软件总体框架流程图、地层对比流程图介绍了自动地层对比设计思想 ,同时对相关系数法和重心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实际应用表明 ,该方法用于地层对比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油藏自动历史拟合发展过程、主要途径及有关概念,提出多参数自适应历史拟合序贯搜索法,并在SUN工作站上开发计算机程序.文末附有软件运行实例.  相似文献   

20.
解释建模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已成为国际主流的解释软件主要特征之一。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研发基于隐函数的复杂构造建模技术,实现了解释建模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并形成软件集成到GeoEast解释系统中。该软件具备三维复杂构造条件下边解释边建模的能力,尤其在复杂正逆断层交切下的地层体自动生成、多值盐丘建模和层序模型自动生成等方面具备特色,操作灵活方便,建模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应用实际数据对比,其建模效率优于同类软件,同时还为该软件研发了基于Linux环境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升级为集综合地震地质可视化、解释建模一体化和井轨迹设计一体的专家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