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归浦  夏会龙 《食品科技》2008,33(4):227-230
报道稳定型二氧化氯对鱼鲞上大头金蝇的驱避和幼虫生长抑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鱼鲞晾晒的第1天,浓度为30、60、120、240 mg/L的二氧化氯对大头金蝇的驱避率分别为上午:64.3%、94.6%、100%、100%;下午:38.6%、50.0%、70.0%、88.6%;对鱼鲞上大头金蝇的50%和95%抑制产卵浓度分别为37.14 mg/L和608.26 mg/L,晾晒第2天,其对大头金蝇无驱避效果.二氧化氯对鱼鲞上大头金蝇幼虫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二氧化氯对鱼鲞酸价无明显影响,尽管会提高过氧化值,但所有处理鱼鲞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都远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鱼的美好     
我一直以为人的聪明是和吃有关。比如好吃鱼的人一般都傻不到哪里去。回到南方后,我吃到了很多好鱼。人们说江浙沿海一带的人活络,三分之一要归功于鱼的调养。比如在宁波,一年到头有吃不完的鱼。因为鱼多,吃不完就加工晒干制成干货,黄鱼鲞、鳗鱼筒、龙头烤、鱿鱼、目鱼干,都是外地人大包小包带回去的特产。黄鱼会叫。鱼很少会说话的。会叫的鱼就像童话中的蛋糕房子和长着七彩头发的小姑娘,让人惊喜。  相似文献   

3.
鲞,美鱼也,海鱼的干制品。说起鲞.浙江沿海居民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率兵到了越国的沿海地区.他在那里吃到了新鲜黄鱼后,觉得这种金鳞石首的鱼不仅样子威武好看.而且鱼肉细嫩,分外鲜美,禁不住连声赞叹:“美鱼!美鱼!”后来,夫差回到吴国的都城姑苏(今苏州),虽然宫中日日珍馐佳酿.但夫差却难忘在越国吃到的黄鱼,于是就令越国沿海渔户每日进贡黄鱼。  相似文献   

4.
空心菜 《饮食科学》2012,(12):56-56
鲁鲞就是鱼干,出海的渔民怕捕上来的鱼坏掉,会把打捞上来的鲜鱼腌渍一下然后晒干,吃的时候只需蒸一蒸,便可恢复原有的滋味。  相似文献   

5.
新风鳗鲞     
“新风鳗鲞”是浙江宁波地区的一道风味名菜,属于鱼鲞的一类。因取用新鲜海鳗稍腌制后悬于阴凉通风处干晾,一周左右即可食用,故称“新风鳗鲞”,是当地春节餐桌上必备之品。 “新风鳗鲞”古已有之。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攻占了越国的鄞邑(今浙  相似文献   

6.
鲞货     
我的故乡在浙江宁波,靠海,所以我自幼爱吃海货,尤其是爱吃鲞货。 鲞货之所以受家乡老百姓欢迎,在于它有几大特点:一是咸而有味,比较“熬饭”;二是不容易变质,存放时间较长;三是价钱相对便宜,经济实惠。记得儿时放学回家的路上,常常遇见“短衣帮”工人放工,那些人手里一甩一甩地提着一条鳓鲞或瓜鲞回家,一家人有了这么一条鲞货做底子,再配些咸菜、豆腐、青菜之类,晚餐便可以吃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7.
奉化乌狼鲞     
浙江东部的奉化市是一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滨海城市。奉化民间的酱烤猪头、芋艿烧鸭子、乌狼鲞烤肉久负盛名,脍炙人口。 何谓乌狼鲞?此乃奉化当地人对河豚鱼干的俗称。说起沟豚鱼,人们会“谈虎色变”,因为河豚鱼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而被严禁食用的鱼类。然而说来也怪,奉化人对它却情有独钟。外地人到奉化目睹后则无不  相似文献   

8.
鱼我所欲     
《中外食品工业》2007,(5):30-38
因那段著名的相声,我对鱼的印象很好,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鱼的故事还会让人把眼泪笑出眼角,总以为一条肥硕的鱼体重都可以保持二斤还要高高,总以为保证街坊二哥外出钓鱼时的伙食标准很重要。当黄昏时那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巷口响起那是多么自得地炫耀——分鱼啦! 最亲爱的街坊邻居们,各家各户都把大木盆备好,那是一个蓄谋已久的狂欢,炊烟袅袅,每个厨房都飘出浓郁或清香的鱼的味道。 多少年后想问一声和睦如同一家人的邻居们:你们一向可好,那自家做出的最美味的鱼香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  相似文献   

9.
又食武昌鱼     
15年前,父亲出差到武汉,带回两条经过加工的真空包装武昌鱼。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武昌鱼。当时,尽管我觉得武昌鱼味道不错,但并没有吃到真正的原味。这一次,我出差到武汉,在武昌区一家工商所任职的战友特意为我接风洗尘,在一家叫“味美”的餐馆里让我真正品尝到了新鲜的武昌鱼。餐馆不大,但很整洁,靠近长江边。尤其是餐馆门前那两个经过精心装饰的偌大玻璃鱼缸格外引人注目。鱼缸里喷射着彩色的水珠,放养着鳖、虾、蟹等。战友指着鱼缸里的武昌鱼要我辩别其真假,我感到茫然,难道武昌鱼还有假冒伪劣不成?战友笑着解释说,看来你对武昌鱼还不甚了解。其实,武昌鱼只是  相似文献   

10.
告读者     
我一直觉得昂刺鱼是所有鱼中最好吃的一种。且不说此鱼味道如何鲜美,就是那滑爽细嫩的口感,就非一般名贵鱼所能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零售期东海鱼鲞的生物胺潜在风险及生物胺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以浙江地区的4种鱼鲞(鳗鱼、大黄鱼、鲳鱼和马鲛鱼)为研究对象,对理化指标(水分含量、NaCl、pH、TVB-N和POV)、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8种生物胺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类鱼鲞的理化、微生物和生物胺指标各不相同。水分含量为25.6%~59.7%,NaCl含量为3.4%~24.1%,pH为6.08~6.97,TVB-N为7.7~56.4 mg/100 g,菌落总数为3.43~5.67 lg CFU/g,POV为0.04~1.76 g/100 g,其中50%样品超过水产干制品POV限值。鱼鲞样品的主要生物胺为亚精胺、组胺、尸胺和腐胺。15%的样品组胺含量>100 mg/kg,超过FDA和/或欧盟的限量标准,其中黄鱼鯗B4的组胺含量达到了1405.88 mg/kg。全部样品的酪胺含量均<100 mg/kg,符合FDA限量标准。生物胺总量在96.05~2164.64 mg/kg之间,其中15%的样品>1000 mg/kg,超过FDA限量标准。相关分析表明,部分生物胺指标与菌落总数和NaCl含量呈中度或高度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7~0.975和?0.828~?0.970。综上,东海鱼鯗,包括以非高组胺鱼为原料的产品,可能存在生物胺超标风险及其他质量问题。本研究为鱼鲞类水产干制品的品质评价和安全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圣旨骨酥鱼     
卜玉霞 《烹调知识》2013,(10):55-55
出差去邯郸,我终于品尝到了闻名遐迩的圣旨骨酥鱼。圣旨骨酥鱼是中国骨酥鱼的鼻祖。自古以来就以“骨酥刺烂,滋补保健”著称。我在邯郸吃的是烧烤的骨酥鱼。远远的,侍者端上一盘金黄色的骨酥鱼来,很远,那种特别的香味直扑鼻孔。大家都张开鼻翼,使劲吸气,似乎不这样做会吃亏一样。我们的眼睛看着骨酥鱼,嘴里使劲咽着口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鳗鲞挥发性风味物质与加工温度的关系,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鳗鲞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到不同加热处理下的鳗鲞气味的变化,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加工温度下样品的差异。通过GC-MS在常温鳗鲞和50、100、150℃加热的鳗鲞中分别鉴定出26、25、30和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化合物是常温鳗鲞与50℃加热鳗鲞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使其具有鱼腥味、脂肪味;而100℃加热的鳗鲞产生大量醛类和杂环类物质,其中己醛、壬醛赋予鳗鲞腥味、果香味、脂肪味,苯甲醛赋予鳗鲞鲜香味,2-乙基呋喃、2-戊基呋喃、反-2-(2-戊烯基)呋喃等化合物使鳗鲞呈现很强的肉香味。鳗鲞经150℃加热后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烃类,杂环化合物对其烘烤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作家群中,北京的汪曾棋算是有名的美食家。有一年春天,《绿叶》杂志请来一批作家在北京开会,吃晚饭时,王蒙走到汪先生(与他同桌的还有李准、草明、冯骥才、张抗抗、魏明伦、叶辛等)那素来敬酒,他笑着对汪先生说:“你可是美食家呵!”可见汪先生有美食家的头衔在文艺界是尽人皆知。席上有皈鱼,上海作家赵丽宏告诉汪先生,当年下乡时,曾在饥饿中吃过一条清水煮的级鱼,记忆中这是天下最可口的美食。一旁的张抗抗说:“哦,肚子饿了有红鱼充饥,那不错啊,缓鱼可是淡水鱼中最珍贵的。”吃着缓鱼,话题也落到了缓鱼上。汪先生问张抗…  相似文献   

15.
春天来了,绿树抽芽,花蕾含苞,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充满无限生机的世界里,最令我怀念的却是那生长在田边地头、小径路旁的侧耳根。看着它那紫红的嫩叶,嗅着它那散发出来的独特芬芳,不由得使人浮想连翩——这野生的东西竟也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我最早结识侧耳根还是在童年时代,那年我放暑假去外婆家——一处紧靠长江岸旁的乡镇。白天我跟小伙伴们爬上山坡去捉“丁丁猫”蜻蜓,吃了午饭又伙同街坊上的小淘气下河沟去摸鱼。记得有一天天刚“擦黑”我便回到外婆家,突然我感觉全身奇痒,四肢及上身很快出现了大块红斑。慈…  相似文献   

16.
孔来根 《四川烹饪》2006,(12):21-21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一种特殊的风味美食——单鲍菜。沿海渔民大多勤俭持家,捕捞回来捡剩的小鱼小虾都舍不得扔掉,洗净后用盐、花椒等腌渍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或蒸或煎。风味绝佳。当地民间俗语中有“黄鱼水鲞,半斤八两”,这水鲞就是指单鲍黄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鳗鲞挥发性风味物质与加工温度的关系,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鳗鲞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到不同加热处理下的鳗鲞气味的变化,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加工温度下样品的差异。通过GC-MS在常温鳗鲞和50、100、150℃加热的鳗鲞中分别鉴定出26、25、30和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化合物是常温鳗鲞与50℃加热鳗鲞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使其具有鱼腥味、脂肪味;而100℃加热的鳗鲞产生大量醛类和杂环类物质,其中己醛、壬醛赋予鳗鲞腥味、果香味、脂肪味,苯甲醛赋予鳗鲞鲜香味,2-乙基呋喃、2-戊基呋喃、反-2-(2-戊烯基)呋喃等化合物使鳗鲞呈现很强的肉香味。鳗鲞经150℃加热后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烃类,杂环化合物对其烘烤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看我一身装的样子,像不像个“警界高手”?可回到家中、进到厨房,我围裙一系.大勺一抡,立即变成一个“厨中高手”了。我最拿手的厨艺是做鱼、什么京酱焖黄鱼、油浸鲤鱼、干烧鱼……我一鱼在手,半个小时过后,就能弄串一桌“百鱼宴”在班上忙活一天,下班后还要在灶台忙上个把小时,累不累?说也怪、我怎么就不觉得累呢?粗敕效的角瓜.能被我切成缠绵的文丝:硬梆梆的大米,能被我煮成亮晶晶品的珠宝我把它们轻轻地摆入碟中、盛于碗内,深深地吸口气。那味道.那感觉,说句垂涎欲滴,毫不为过,职业使我整日接触犯罪.神经绷排紧紧的厂…  相似文献   

19.
东台鱼汤面     
鱼汤面,是江苏东台市的面食小吃.也是我的最爱。记得童年的时候,吃鱼汤面似乎是我每天早饭的“必修课”。只要来过东台的人,如果不吃东台鱼汤面.那可是件憾事。鱼汤面表面看上去汤白面白,汤面上漂着两三根脆鳝和数粒葱花,似乎全无热气。然而,当你轻吸一口,便会觉得一股热流徐徐入喉,厚实地道,鲜美无比,真正是汤浓、味鲜、面香!  相似文献   

20.
我虽然知道鱼味鲜美,但仍然不喜食鱼,一是怕腥,二是怕刺。特别是第二条,几乎每吃一回鱼,那鱼刺都要跟我作对,以至几番用钳子和白醋对喉咙动武,闹得最后我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