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能源和窑炉热能利用效率现状作了介绍,系统阐述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原理、特征和关键部件.据此详细论述几种蜂窝陶瓷蓄热体的优缺点。提出可用的几种陶瓷材料和分别介绍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蜂窝陶瓷传热及气体流动的三维非稳态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在耦合边界条件下对蜂窝陶瓷的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启动过程中蜂窝陶瓷热端和冷端的气体温度及压力变化规律,以及稳定工作期内蜂窝陶瓷内气体温度、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为采用蜂窝陶瓷作为蓄热体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陈仰鑫 《山东陶瓷》2008,31(1):15-18
根据目前蓄热蜂窝陶瓷的发展与运用。本文基于蓄热蜂窝陶瓷的运用,介绍一种内燃烧式节能热管,采用分步均匀燃烧降低N的氧化物的排放,提高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相对提高了理论燃烧温度,提高了燃料热值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新一代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而其中的蓄热式蜂窝体是该项技术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首钢中厚板轧钢厂2号加热炉蓄热式改造用蜂窝体的材料、性能及其传热、阻力性能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蜂窝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系统的核心部分,广泛用于冶金机械行业(化工厂、钢铁厂、垃圾焚烧炉、火电厂等)节能技术方面,使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及降低NOx排放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极限节能降低NOx排放量目的。但蜂窝蓄热体在使用中经常产生堵塞、侵蚀及烧损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燃烧系统的性能。本文详细分析了某钢厂加热炉蜂窝蓄热体损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和解决措施,以期为新型、高效、长寿蓄热体及其安装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高风温燃烧技术和煤矿乏风瓦斯氧化技术的蜂窝陶瓷蓄热体,系统地综述了影响蓄热体抗热震性的因素,数值模拟分析了蓄热体在热冲击下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分布特点,总结了蜂窝陶瓷蓄热体热震损伤机理等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蜂窝陶瓷蓄热体在蓄热节能技术中的发展及应用,详细讨论了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在材质结构以及换热性能的发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蜂窝陶瓷蓄热体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蓄热燃烧技术及其在工业窑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蓄热燃烧原理、高温低氧燃烧、低NOx排放,陶瓷蓄热体材质、形状、大小以及蓄热式换热器结构、换向时间和换向阀  相似文献   

9.
陈仰鑫 《陶瓷》2008,(6):28-31
笔者基于蓄热蜂窝陶瓷的发展与运用,介绍一种内燃烧式节能热管,这种采用分步均匀燃烧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相对提高了理论燃烧温度,提高了燃料热值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正>本发明利用窑炉烟气进行二次混合燃烧的方法,将窑炉烧成时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烟道进入间隔分布在窑炉侧壁内且装有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热交换室中,启动与热交换室相连的排风装置,使热烟气经过陶瓷蓄热体吸热降温除尘后外排,烟道和排风装置自行关闭;此时与同一个热交换室相连的热风道自动打开进风装置,使空气经  相似文献   

11.
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热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蜂窝陶瓷的正六边形单通道数学模型,利用CFX流体计算软件,对蜂窝陶瓷在蓄热和放热时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来验证仿真计算结果的可信性。计算分析了不同入口速度以及相同入口条件下不同时刻蜂窝陶瓷的热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蓄热体的入口速度越大,应力越大;相同入口条件下,拉应力在蓄热体两端较大,中间较小。  相似文献   

12.
蜂窝型蓄热体传热过程热工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蜂窝型蓄热体的工作原理和损毁原因 ,并建立蓄热体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采用代数雷诺应力模型和修正的速度 -压力耦合算法SIMPLEC ,耦合蓄热体内流体的流动和换热过程 ,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蜂窝型蓄热体的传热特性和格孔壁面上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适当降低流过蓄热体的气体流速 ,缩短四通换向阀的切换时间 ,可降低烟气的出口温度 ,提高系统的余热回收率。频繁的蓄热和释热过程变换 ,使蓄热体格孔壁面交替受到拉应力和挤压应力的作用 ,换向时间越短 ,应力交替作用的影响越大 ;流体的流速越大 ,应力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13.
陆刚 《现代技术陶瓷》2010,31(4):23-29,3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研发及生产阶段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材料及新工艺,这也使得人们对汽车轻质化、低成本、智能化、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成为可能。特种陶瓷具有各种优异、独特的性能,应用在汽车上,对减轻车辆自身质量、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提高易损件寿命、完善汽车智能性功能都具有积极意义。车用陶瓷已引起工程领域材料科学的关注,根据碳化硅等特种陶瓷的结构性能及种类,分别介绍了陶瓷发动机、热敏陶瓷传感器、车用催化净化器的陶瓷载体、尾气净化蜂窝陶瓷材料载体、柴油车排气净化陶瓷蜂窝过滤器和陶瓷汽车制动器刹车片,以及车用陶瓷轴承等实例,充分反映了车用陶瓷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效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是实现车外净化的关健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贵金属、非贵金属和稀土三类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以及陶瓷蜂窝体和合金蜂窝体二类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开发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率,提出一种扩缩方孔蜂窝蓄热体,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实现烟气和空气周期切换时流体种类和进口速度、温度等参数的改变,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了新型蓄热体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值模型。通过比较模型预测值与文献实验值进行了模型验证。利用模型研究了新型蓄热体方孔扩缩角、扩缩节距和总长度对其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通过温度云图分析了扩缩通道强化蓄热体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缩放通道能有效提高蜂窝蓄热体的传热性能,在压力损失增加不多的前提下,蓄热体效能最多提高约5个百分点。扩缩方孔蜂窝蓄热体长度越长,其传热性能越好;对于一定长度的新型蓄热体,扩缩节距(或扩缩角)不变时,蓄热体传热性能随扩缩角(或节距)增大而增强。扩缩角过大时,新型蓄热体流动阻力很大,综合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16.
The combin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polymer-derived ceramic route provides an attractive strategy to construct microwave-absorbing honeycomb with fine structure through flexible process. However, preparation of honeycomb ceramics with both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microwave-absorbing properties is still challenging. Herein, SiCN honeycomb ceramic was fabricated by stereolithography from UV curable polymeric precursor consisting of polysilazane and multifunctional acrylates. By optimizing the multifunctional acrylates and its ratio,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oiety and the ceramization process of precursor are matched, rendering the achieved ceramic with high compactness. The hardness and specific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iCN honeycomb ceramic reach as high as 14.3 GPa and 333.3 MPa/(g·cm3), respectively. Meanwhile, at low pyrolysis temperature, the copolymerized acrylate and polysilazane that formed during curing process was converted to free-carbon nanodamins in-situ, which endows SiCN honeycomb ceramic with the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of –49.0 dB, namely microwave absorption rate over 99.99%.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搭建的蜂窝陶瓷蓄热体阻力特性实验台,对莫来石蜂窝陶瓷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蜂窝陶瓷的阻力损失随蓄热体长度增加而增大,随孔隙率增加而减小;在蜂窝陶瓷的长度一定时,其阻力损失随雷诺数增加而增大,随气体流速增加而增大。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蜂窝陶瓷蓄热体摩擦阻力系数实验关联式,为煤矿乏风氧化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