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中涌水的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涛  王国欣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7):173-173,175
通过杭新景千高速的横路头涌水问题,说明山岭隧道施工时,隧道在穿越山沟地形时易遇到涌水地质灾害,而采用施工处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涌水量及涌水量的变化情况,采用适当的施工防治措施,尽量用最优的方法通过涌水带。  相似文献   

2.
在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类似的淮南潘谢矿区,充分利用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井巷涌水实测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井巷涌水量与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基岩面算起)、地质构造、岩性三者密切相关。通过应用数学地质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及涌水量曲线方程法,计算出不同岩性随埋深变化的涌水量回归方程和涌水曲线方程,为该矿区今后新开拓井巷分层预测涌水量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志清  李萍 《陕西煤炭》2020,39(3):73-76,145
为探究生产状况等因素对象山矿井涌水量的影响,收集整理象山矿井生产以来的矿井涌水量资料,从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出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涌水水源进行了分类。通过初步研究可知,地质条件与采矿活动是影响矿井涌水变化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和含水层厚度对矿井涌水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而涌水水源主要为老空水,该涌水量变化主要与矿井采空区留设了疏放水钻孔标高和疏水时间有关,另外矿井向斜地质构造对矿井涌水的变化产生了叠加影响。通过分类分析,为矿井采区工作面以后的涌水量预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兴煤矿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矿井下涌水规律,根据涌水规律及涌水量大小,合理制定防治水措施及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彬长矿区高家堡矿4#煤深部工作面上方存在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地质条件,探讨了含水层与动力灾害孕育的关系,介绍了彬长矿区4#煤上方顶板含水层的形成原因和赋存状况;基于工作面涌水量数据,考证了工作面支架阻力与涌水量变化之间关系,阐述了涌水量变化与微震频次之间的时空关联特征,解释了微震与涌水之间时空关联及其产生机理。强调了工作面微震-涌水日报对防冲和防治水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涌水增加后承压水运动在工作面产生的动静载,提出应重点关注水量突增后工作面的动力灾害危险。  相似文献   

6.
针对涌水危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问题,以水文地质条件中10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滨海金矿涌水危险的云模型并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危险中段的涌水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分析了涌水量相点距离演变规律,建立了涌水安全预警机制;结合重构相空间,建立了涌水量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表明:云模型的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相空间重构揭示了系统的混沌特性,最邻近相点演化放大了涌水量变化的细微特征,为涌水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混沌RBF神经网络实现了涌水量的短期精确预测,可为井下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效掌握矿井涌水规律,分析了近年来千秋煤矿的逐月涌水量,得出随着开采范围的增大,涌水量整体上呈增加趋势。通过对降水量和涌水量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浅部开采地段,矿井涌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越往深部则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老公营子煤矿副井井筒掘进到214m深时,工作面开始涌水,涌水量42.8~62.7m3/h,无法进行掘进.根据对涌水情况和地质条件的分析,决定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技术治理涌水.经工作面预注浆,井筒涌水量降到了9m3/h,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县级煤矿井田周围小煤窑生产能力和矿井涌水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法、似大井法计算井田正常涌水量及灾害涌水量,从而为县级煤矿生产提供一种预测矿井涌水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兴煤矿北翼采区的涌水来源、特点,全面、规范地开展了涌水量的测定,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客观的预测,提出矿井水灾治理总体技术方案,并有针对性的对K13煤层涌水区域进行了局部钻孔抽水设计。对其他类似涌水矿井进行水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7107工作面的充水水源、导水通道。张双楼煤矿对该面顶水开采期间的矿压显现和涌水量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了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涌水量变化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前发出涌水预报,有力地指导了现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张双楼煤矿涌水规律及涌水量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张双楼煤矿7、9煤顶板砂岩含水量以及太原组4灰含水层的涌水规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推导出矿井 投产初期的涌水量计算公式,并对以后的矿井涌水量做了分析计算,为矿井防治水中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内昆线新寨隧道涌水灾害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溶地区修建长大隧道,岩溶发育具有不确定性,隧道的突涌水位置、涌水量难以定量控制,新寨隧道穿越岩层大部分为可溶性岩层,岩溶发育,发生了多次涌水灾害,由于在施工中采取了排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煤炭技术》2016,(11):201-202
根据现有涌水理论为基础,利用Plaxis3D软件,通过模拟斜井工作面涌水量,揭示了修正后的水平狭长廊道法计算公式在斜井工作面涌水量的预测的可行性,得出了斜井工作面涌水量的解析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案对于预测斜井工作面涌水量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井筒涌水量具突发性和破坏性及突泥涌出等特点.针对井筒涌水的特点,以某矿山井筒施工为例,根据地质钻孔资料,分别采用GMS软件与"大井法"对井筒施工涌水进行预测计算.首先,对某竖井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井筒涌水概念模型,将竖井井筒概化为三层非均质各向同性的地下水流模型.其次,根据抽水实验确定井筒含水层参数,其中,第一层渗透性系数为0.089 9 m/d,第二层渗透性系数为0.154 9 m/d,第三层为隔水层.在此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竖井涌水量进行预测,预测涌水量为383 56 m~3/d.采用"大井法"对井筒涌水量进行预测,其涌水量为4 127.9 m~3/d.根据预测结果,对井筒涌水量预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软件对井筒涌水量进行预测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成建峰 《现代矿业》2018,34(9):229-230
分析了某矿1404工作面水文地质特征,基于混沌时间序列,根据工作面试采阶段的顶板涌水量实测值,构造了多维相空间,预测的2017年5月21日-5月25日5 d内的顶板涌水量为0.63~0.82 m3/min,与该时间段内的涌水量实测结果较接近。分析结果可为该工作面顶板涌水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掌握矿井涌水规律,分析了近年来新安煤矿的逐月涌水量,对丰水期矿井涌水量增加百分率进行了比较,指出矿井涌水量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总体上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受降水和人为因素影响表现出阶段性特点;并从理论上预测了小浪底水库蓄水对新安矿矿井涌水量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8.
薛丁华 《煤炭技术》2020,39(3):107-110
针对古书院矿作为关闭矿井,矿井涌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将由采掘工作面及其采动裂隙等通道进入周边生产矿井构成水患威胁。通过分析查明古书院矿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闭坑前井下实测矿井涌水量和预测闭坑后矿井涌水量;结合古书院矿3层煤的底板三维形态图,以及构造形态和采掘布置情况分析矿井涌水流场及汇水区。最终,制定了古书院矿闭坑后的矿井涌水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高峰锡矿探采斜井的建设中,采用了分段工作面水泥预注浆的方法防止涌水,但一些不能进浆的细小裂隙的残余涌水仍严重妨碍着掘进施工。为避免溶洞,断裂带等大开度空隙的涌水,减少细裂隙的残余涌水量,将工作面水泥预注浆与井内水平孔疏干联合应用,达到了加快掘进速度,节省治水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赵悦文 《采矿技术》2022,22(1):187-190
骆驼山煤矿主斜井、副斜井在穿过第四系及其下部基岩风化带时井筒涌水量较大,井筒建成后该区段井壁持续涌水,其中主斜井该段涌水量峰值达到62.94 m3/h,副斜井该段涌水量峰值达到29.42 m3/h.为了治理井筒涌水,骆驼山煤矿对该段井筒采用高压旋喷桩加井下壁后注浆施工,最终成功解决了该段井筒水害问题,为斜井掘进施工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