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大量现场资料,立足于生产实际,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典型的稠油油藏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齐古组,并重点解剖了九5试验区,运用密闭取心,生产测试,动态分析,开发地震,数值模拟,随机模拟,开发地质分析等方法,总结了稠油水淹层特征,建立了一种稠油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分析了各种剩余油研究方法的评价效果,由点到面,由定性到定量,进一步认识了井间,平面,纵向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油藏的调整,加密及改善注蒸汽热采效果,为同类油藏注蒸汽热采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弱胶结储层在开发后,其孔隙结构与岩性发生变化,用于计算饱和度的Archie公式已不适用。为了识别注水稠油油藏的水淹层,对N油田2010年以后完钻的320口采油井的测井曲线开展测井响应研究:综合使用自然电位(SP)泥岩基线偏移、强水淹段储层的SP幅度变小,新井的深电阻率比老井的明显降低,以及2次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的热中子衰减时间(TNDT)的明显幅度差等识别水淹层;利用老井/新井的深电阻率比值,结合周边注入水/边水供应情况定性判别水淹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浅45断块油田进入高周期吞吐阶段,受断层、储层物性、汽窜、边水、采出状况等静、动态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压力低、单井日产水平低、油气比低,关停井较多、低效无效生产井多、开发效益差等诸多问题,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在全面分析该区块生产开发动态的基础上,综合地震、地质分析,采用精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找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并依据单井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采出程度等不同参数建立了5种剩余油类型的评价标准,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单井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为油田后续精细调整和挖潜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区蕴藏着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大多具有活跃的边底水。在注蒸汽吞吐长期降压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下降导致边底水推进,水淹井区含水急剧上升,水侵范围不断扩大,水侵区控制储量占总动用储量的70%左右。为了提高边底水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提出将单井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用于稠油油藏,并结合水侵现状将整个油藏划分为不同的井区:强水侵区、弱水侵区、无水侵区和外层水侵。运用稠油渗流的知识,分析了不同井区的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不同井区暴露的开发矛盾不同,根据不同矛盾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砂岩底水油藏在中国储量丰富,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锥进,而夹层对抑制底水锥进具有明显效果.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从夹层分布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含量等参数,将夹层归纳为无夹层、渗滤型夹层、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4种模式.无夹层模式底水锥进速度快,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底水完全被抑制,这两种夹层模式下的油气开发效果较差;渗滤型夹层底水被转化为次生边水和次生底水,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水转化为次生边水,这两种夹层模式开发效果较好.无夹层模式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可以通过完善井网来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开发效果好,剩余油分布很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这种剩余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一个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上下邻层均可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余华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利用三维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模拟水平井在均质底水油藏中的水淹规律及水淹动态,并基于渗流力学理论推导了水平井开发见水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水平井井筒压降损失的情况下,裸眼或射孔完井水平井的临界见水点位置在水平段中间部位;水平井水淹动态模式为"均匀抬升—中部见水—两边扩展—全井水淹—两翼抬升";在高含水时期水平井通过关井压水锥,可以提高产油速度,降低含水率;相同水平段长度条件下,随生产压差的增大,水平井见水时间提前,产油速度变大,无水期采油量减少,含水上升速度变快。因此,在单井经济极限产量许可下,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应尽量采用较小的生产压差。 相似文献
7.
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采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密网格大规模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生产动态监测资料综合 定量评价剩余油分布;采取剩余油挖潜技术结合配套的注采工艺技术充分挖掘剩余的油潜力,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彭丽萍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20(4):6-10
潭口油田广三段稠油油藏地面原油密度平均为0.9970g/cm3,平均原油粘度为21708mPa.s。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性差,所以油藏开采难度大。为此,精细地描述了潭口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广三段稠油油藏分布规律,提出了重新进行优化开发的部署。 相似文献
9.
李会兰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14,(2):50-56
吐哈油田温西三块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自然递减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即剩余油分布分散、类型复杂。对此,文章从温西三块三间房组水淹前后储层特征对比分析入手,总结剩余油分布类型、形成原因及相应的测井评价方法,并利用不同方法求取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水淹后储层含油饱和度和产水率,进行平面展布分布规律研究,充分挖掘层内剩余油。该套方法在本油田新钻井中应用效果较好,在温西一块二次测井解释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QL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总体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更趋复杂.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态参数(地质因素)出发,根据储层沉积相带及其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构造和砂体分布形态等建立流动单元的地质模型,准确、合理地划分出流动单元.结合动、静态资料,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的水驱油特征与水淹模式,对水淹后油气水分布规律进行了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指明了挖潜上产的有利区域,指导油田挖潜实际效果显著.对同类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润湿性对砾岩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砾岩油藏二次开采结束后,其采收率较低,地下仍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润湿性是控制这些剩余油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强烈影响着砾岩油藏水驱动态、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着重研究了油藏水平上不同润湿情况下砾岩油藏剖面油饱和度的分布,以及夺层序韵律和油层厚度对油相饱和度分布的影响,并引入无因次变量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滞后模型,对已有的黑油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相渗和毛管压力在实际的油藏模拟中更加精确地体现出来,并使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地反映注气吞吐过程的真实动态。基于改进的黑油模型,对单井注气吞吐全过程的三个阶段:注气阶段、关井平衡阶段、开井采油阶段,油气的饱和度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研究结果对实际的水平地层单井吞吐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含水后期,地下含油状况及渗透率等主要参数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参数不仅关系到油藏储层与开发水平评价的指标,而且决定了今后开发方式的选择及调整方向的确定.由此,河南油田陆续引进了剩余油饱和度-RMT、PND-S、硼中子寿命测井新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它们在不同油藏的应用及定量识别和描述剩余油富集区域和层段方面各具特色,为油田的措施挖潜和增油降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丰富的天然油脂资源、庞大的油脂家族和油脂广阔的开发途径等3个方面,阐明可再生资源-油脂,将成为合成有机化工产品基础原料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金增辉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1993,(4)
以谷物胚为主要原料,采用全浆胶磨工艺制取胚乳,然后利用微生物技术,制成发酵胚乳饮料,这是一种新型的发酵型含活菌的饮料。本文主要介绍开发这种饮料的工艺过程及其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选择了Zn,Cr,Co,Ru4种金属助剂,在合适的条件下分别制备了4种催化剂,并用其氢化大豆油,较为详细地研究了4种金属助剂分别对大豆油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金属助剂活性大小为Co>Cr>Ru>Zn,选择性大小顺序为Zn>Rn>Co>Cr 相似文献
19.
以n-3和n-6型多不饱和油脂——亚麻籽毛油和葡萄籽毛油为原料,探讨了物理精炼对亚麻籽油和葡萄籽油的脱酸效果、氧化程度、反式脂肪酸产生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在真空残压≤50 Pa、220℃条件下脱酸,精炼4 h后,经脱胶脱色的亚麻籽油酸价为0.67 mg/g,过氧化值为4.25 mmol/kg,茴香胺值为105.32,反式脂肪酸含量为3.62%,生育酚为28.05 mg/100 g;而脱胶脱色的葡萄籽油酸价为0.49 mg/g,过氧化值为2.27 mmol/kg,茴香胺值为21.66,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27%,生育酚为26.23 mg/100 g.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物理精炼,亚麻籽油氧化裂变程度和反式脂肪酸生成速率均比葡萄籽油高,这说明多不饱和油脂的不饱和度越高、含量越多,越不宜采用物理精炼工艺脱酸.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河南超稠油水热供氢催化裂解降黏,以及胜利超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黏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高温水物化性质的改变有利于稠油水热催化裂解的进行;催化剂不仅使C-S键断裂,而且使C-O键、C-N键也发生了断裂,进一步促进了高温水参与催化裂解反应;在供氢剂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供氢剂提供的氢自由基与裂解的基团作用,使聚合反应减弱,生成大分子化合物的量减少,而小分子饱和烃和芳香烃的量则增加,稠油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沥青质、胶质中的杂原子含量(如S、O、N)减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氢碳原子比(N_H/N_C)提高,稠油的黏度进一步降低,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