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脱胎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有现实,使得“零余者”这一形象具有一番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
角兽作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图案,与貔貅、麒辟相比,并不为人熟知。它在演变为神兽之前只是珍奇异兽中的一种,自南北朝,历唐宋,特别是元代成吉思汗“班师”事件后,成为了与獬豸、麒辟类似的神兽。獬豸“性忠”,麒辟“性仁”,角善则是“民间版”的麒辟,是“明君圣主在位”才显灵的神物,是极为聪慧而又政治敏感的神兽。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恶母"书写成为女性文学中一道引人注目的写作景观。铁凝、徐小斌等女作家一改人们的传统审美习惯与心理定势,纷纷反思与拆解传统母性的崇高社会人格,对母亲和母爱情感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展示,塑造了一大批"恶母"形象,彰显了在传统话语中被遮蔽的母亲的生存境况,解构了男权文化建立的"母亲神话"。这些对母亲的多元化言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考空间,具有重要的女性文学意义、文学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论述了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说明了构成"硬汉式"形象的主要力量来自其体质、精神、心理和社会诸种因素的合力.文中还从"硬汉"形象这一主题分析海明威从事写作的思想之路,从而充分展示了硬汉人物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5.
重压下的优雅——论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象征分析的方法对《老人与海》中老人桑提亚哥的象征涵义进行了探索和解读,分析了海明威在小说中“硬汉”形象的积极意义,揭示了海明威人生哲学的要义及其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国内关于戴维.洛奇的小说《美好的工作》的研究为数较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小说可以被视为19世纪英国工业小说传统的"恢复"。本文采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解读这一"恢复"。通过解读,我们发现该"恢复"不仅体现在小说的结构上,而且体现在小说的叙事和主题上。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美好的工作》不啻为工业小说传统的延续,并体现了洛奇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在"冲突情境"下通常呈现出极化态势。"钓鱼岛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国人的极端民族情绪。由于民众、媒体等多方博弈的均衡使得网络民族主义极化有了适合的场域,并由此演化成非理性的心理,尤其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上深刻解构着国家形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不乏出现拖累城市发展步伐的老街区,他们不具备历史街区的研究和保护价值,但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部分,街区的改造更新面临着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以合肥"中隐于市"项目改造为例,通过分析其策划定位、改造的手段,总结老街区治理的路径与方法,为以后的老街区改造实施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中国媒体格局正面临着重大调整,舆论生态发生着重大变化。第三届(2015)长三角地区中青年传播学者论坛于2015年5月29日在宁波顺利举行。来自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百余名中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常态下舆情场域、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及文化传承与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