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电气化程序越来越高,各种高档电器相继进入家庭,而现有的居室供电系统中只设有过流保护装置,它能起到防止短路的作用,但对雷击、电源错相而引起的电源过压,则相对落后.一般来说,高档电器内的保险丝、压敏电阻能起到防过流、防雷击的作用,但这些压敏电阻遭受雷击后或时间长了有可能失效,其质量状态无法直接从外面判定,因此高档电器还是存在着遭受雷击过压损坏的危险.再者这些元器件装在家用电器的内部,损坏后更换比较麻烦.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家庭用电系统防雷保护器.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部某地区电网2010发生的一起雷击线路导致雷电渡侵入变电站,断路器遭受雷击后绝缘损坏,并且导致变电站110kV系统失压事故。分析得出输电线路临近变电站区域遭受连续重复雷击而导致断路器过电压损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雷电冲击试验中的压敏电阻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在雷电冲击下的压敏电阻的性能,利用冲击试验分析了压敏电阻主动能量配合的残压变化,对于各种能量配合方式做出了分析,发现当压敏电阻在暂态过程中吸收的能量过大时,实际损坏形式以雪崩击穿为主.压敏电阻主动能量配合的一组串并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个压敏电阻相比,多个压敏电阻并联可以给出较低的箝位电压,提高泄放暂态过电流的能力,还可以减缓各压敏电阻的性能退化;压敏电阻的串联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LED正常工作,防止雷击浪涌干扰,根据雷击浪涌的特性,利用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等浪涌器件设计了一种适合LED电源的浪涌保护电路,并采用雷击浪涌发生器进行抗扰度实验以测试其抗雷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能够抗击差模1 kV和共模2 kV的雷击高压,保证LED电源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水电站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防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手段也越来越好,同时,由于雷击而导致计算机与通信系统损坏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因这些过电压在泄放电流时在其周围产生的感应电压,而这些过电压却是破坏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的罪魁祸首,通过对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半导体放电管等避雷器件的特性作比较分析,设计了实用,有效的避雷系统,并提出水电站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防雷要点。  相似文献   

6.
浪涌保护器(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装置,文章针对于嘉祥县一次低压系统SPD损坏情况,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损坏元件的分析测试、借助雷电监测系统排除雷击的可能性、分析损坏SPD所处线路状况等对SPD损坏的真正原因进行了排除和判定;同时通过对SPD的主要元器件压敏电阻的工频过电压特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事故原因;提出了对SPD的安装以及民用低压线路的设计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家庭用电高额能耗问题和提高用户供用电收益,针对家庭中具有用电差异性的负荷进行能量调度.根据可转移属性,将家庭用电负荷分为2个类别:弹性负荷和非弹性负荷.联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构建智能电器用电负荷调度优化模型,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理论提出时变电价下的家庭用户多电器能量分配算法.所提算法充分考虑了不同智能电器的用电负荷响应及调度优化问题.理论性能分析证明,所提算法能够在不需要系统的先验统计信息的情况下使优化目标渐近最优.对所提算法的用户收益提升能力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考虑各家用智能电器实际需求和可容忍时延的分配算法,所提算法可将用户收益提高11.2%.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磁控锁线性电源易短路和遭受雷击损坏及常造成蓄电池损坏等缺点,研制了一款具有供电、开锁及充电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开关电源式磁控锁电源。以单端反激变换器作为一体化电源的核心,设计了磁控锁开锁电路、蓄电池管理电路及继电器切换电路,并对反激变换器的反馈及补偿网络进行了设计分析,推导出了反馈到输出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系统经过850μs达到稳定输出电压,表现出良好的动特性。说明新型一体化电源达到了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的设计要求,可增加楼宇对讲安全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输电线路地处旷野,落雷频繁,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从而损坏站内电气设备的事故频发.本文以某变电站的雷击事故为例,使用ATP-EMTP电磁暂态软件建立包含进线段和变电站的整体模型,仿真计算出主变及其他电气设备的雷电过电压及波形,分析该站遭受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研究雷击点、杆塔接地电阻对站内设备过电压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与雷电流侵入波幅值过大、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距变压器较远有关,在变压器前加装避雷器可有效避免此类事故.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电设备输入端过欠压保护装置复杂程度过高、成本高昂、调节不便等缺点,设计了一种交直流通用的过欠压保护装置。该装置通过将交直流两种输入电压转换为保护点设置电路的电压基准,克服了电源适用的单一性;通过硬件电路设定保护点,省去软件采样和控制环节,降低了装置的复杂度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建立过压保护点和欠压保护点非联动调节机制,差别化处理欠压保护点和欠压保护恢复点设置电路,使过压保护点、欠压保护点、欠压保护恢复点可以单独调节,解决了保护点调节灵活性问题。原理样机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交直流通用的过欠压保护装置设计是可行性的,为用电设备过欠压保护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参考方法,但如何使这种装置适用于高电压大功率用电设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民煤矿处于山岭空旷地带,大气和地理位置均较复杂,其主要建筑物,如副井的天轮架、风机,供配电系统和信息化网络设备等易遭受雷电侵害,时防雷设计工作要求较高.2010年该矿副井天轮架和信息显示屏均遭受过雷击,引起事故.针对利民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防雷改造方案,方案实施后运行至今.未出现过雷击事故,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通过晶闸管开关装置直接调节电容器两端电压以调节电容无功功率的方法和相应的原理及接线。同时提出了换级控制方法,分析了故障时产生的断态过电压,采用氧化锌压敏电阻过压保护后,重新对断态过电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补偿装置能多级、大范围调节容性无功,较之于其它快速补偿装置综合工程造价低,有望用于高压电网;装置故障时,会出现严重过电压,若过压保护动作后可使断态电压降低到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是建筑物电气设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因建筑物遭受雷击而发生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或异常运行。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三类,本文仅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系统的防雷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由于雷击而导致计算机与通信系统损坏的问题,对防雷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出计算机系统防雷保护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5.
广州某城区供电局使用10千伏线路过电压保护器,对绝缘导线防止雷击断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直击雷、绕击雷更优于避雷线。通过24个月的试运行,期间雷电记录器显示了该线路共发生10次雷击记录,但试验线路遭受雷击后没有发生断线及开关跳闸障碍。  相似文献   

16.
站用电系统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是全站监控及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基础,但传统站用电系统却存在一些管理真空和安全隐患,站用电的新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结合站用电系统的运行现状展开讨论,提出其安全运行的部分建议,并介绍一种新型交直流一体化电源在阳江供电局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供参考,同时对站用电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雷击影响飞行安全,可能导致航班延误甚至航班取消,严重时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痛后果.本文介绍了飞机有关雷击的一些知识以期帮助航空公司机组和工程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该机型的雷击防护,飞机遭受雷击后的检查和修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消除通信局(站)雷电防护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主要参数,根据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分别论述通信局(站)电源系统和信号、数据线及网络接口处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给出浪涌保护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效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限制电器的待机时间,切断超过约定待机时间的电器电源以达节电的目的;检测电器的工作电流,当电流超过约定值后,立即切断供电电源,达到了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能源互联网是解决未来电网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提高新能源渗透率、电网经济性及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未来家庭能源网络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一种子网,主要由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家电与传统电器组成。目前,家庭能量管理策略上主要采用以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为代表的最优化算法和以模糊控制为代表的控制算法,但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考虑到家庭能源网络内设备特性不一,仅采用一种控制方式有失偏颇。在分析家庭系统内不同能量设备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最优化算法与控制算法混合运行的家庭能量管理策略,并针对不同策略之间的兼容性做出了优化。为验证算法的优化效果,利用真实历史数据分析了混合运行下的算法表现,并与单独控制时家庭运行成本做出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