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南保山市等壳水电站导流隧洞工期安排较紧,能否按期完工,将影响到工程的截流时间,在隧洞开挖贯通后出现塌方,处理难度大,安全隐患高,采用安全、可靠、快捷的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管棚和灌浆处理的原理,利用现有的施工设备,采用回渣后浇筑混凝土的处理方案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本工程对导流隧洞塌方的处理方案的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公伯峡工程导截流情况为例 ,从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流量 ,截流时机和截流流量选择等 3个方面 ,阐述了梯级水电站径流调节对下游在建电站工程导截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河大峡水电站是继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之后黄河中上游梯级开发的第十一级水电站,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电站建设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承包制。施工招标分左岸导流明渠及主河床截流标、主体土建工程及三期导流标、机电安装及发电工程标,三个标均由水电三局承建,实施项目法施工。大峡水电站是大Ⅱ型工程,这座电站的建设创造了国内大型水电站当年立项、当年征地、当年进行“三通一平”、当年施工队伍进点、当年主体工程开工的好成绩;创造了河床式电站坝体混凝土一年内平均升高60m、20个月内完成二期…  相似文献   

4.
葛洲坝工程是建在中国长江(扬子江)上的一个大型径流式水电站,其装机容量为2715兆瓦。大江于1981年1月4日截流。当时河流洩流量为每秒4400—4800立方米。仅用了36小时23分钟把一个203米长的龙口合龙,为此一共用去106,000立方米石方和混泥土正四面体。本文介绍了合龙之前的大量的科学试验和准备工作以及诸如导流方案、截流时间和相应洩流量,截流方案的选择和施工材料的准备、主要技术特性以及截流的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5.
基于山区河道河床比降大、导流建筑物在截流初期泄流能力偏小等特点,将丁坝应用于山区河道截流施工中,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单侧导流条件下丁坝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丁坝宜布置于导流建筑物进口对岸进口中间点偏下游侧,丁坝长度对河道的束窄率介于30%~40%之间,就能够有效减小截流龙口落差,增大分流建筑物分流比。  相似文献   

6.
黄河柴家峡水电站施工主要影响因素为上游已建梯级电站群、坝址水文气象特性、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枢纽布置特征,其施工导流方式、导流标准、导流流量选择以及导流建筑物设计,有其独特之处,需要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澜沧江上漫湾水电站截流工程于1987年12月19日8时正式开始,20日6时10分胜利截流,历时22小时10分.采用了上下游双戗堤单向立堵截流方案.实标截流流量为643m~3/s,最大落差3.66m,最大流速6.87m/s,抛投石块总量约2万m~3,最大抛投体重量达18t.一、设计概况漫湾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26m,坝顶长度为418m.溢流坝段设置5个13×18m表孔溢洪道,左岸设2个5×8m泄洪排砂孔和一条12×15m泄洪隧洞,右岸设一个5×6m冲砂底孔.大坝施工,采用一次围堰隧洞导流方式.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电站的截流工程季莉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我国在建的两座特大型水电站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黄河小浪底水电站均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截流。这意味着这两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将进入实质性施工建设阶段。本文将分别介绍如何把我国最大的两条河...  相似文献   

9.
李霞  伍芝铭  侯极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5):59-61,104
杨房沟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采用围堰断流、隧洞导流方式,为进一步掌握施工初期导流阶段的水流条件,确定围堰和坝体的施工安全,进行了初期导流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模型试验,测试了导流隧洞的泄洪能力、水流流态、空化数及下游流速与河床的冲刷情况,验证导流隧洞过流安全。根据模型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了围堰堰顶高程与导流隧洞进口的进水条件,为工程初期导流设计与施工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拱坝坝肩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集中堆渣对河道截流的有利影响,提出了坝肩附近集中堆渣能降低截流戗堤龙口水力参数需具备的水力控制条件.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从截流模型试验和水力控制条件计算两方面给予验证,提出对截流难度较大的工程可利用坝肩集中堆渣的方法降低截流难度,建议综合考虑坝肩开挖、截流、坝基开挖、上下游围堰填筑、洪水期河道过渣能力等因素对堆渣位置和形状及数量进行合理规划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上游水电工程初期导流围堰库容较大时,其调蓄削峰作用改变了施工洪水过程的天然属性。基于"大库-小库"梯级导流系统的独特性,建立上游水电站初期导流条件下施工导流风险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施工洪水过程、水位库容、泄流能力不确定性,采用变倍比放大法模拟施工洪水过程,利用Monte-Carlo方法耦合各风险要素估计下游水电站施工导流风险。以西南地区某流域梯级水电工程为例,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模型及计算方法是有效的、适用的,并通过敏感性分析量化了各随机参数对导流风险的影响程度,为梯级导流方案的优化设计及风险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工程取水需求,拟在官渡河上修建一座泵站引水工程。为寻求最优取水布置方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官渡河取水工程布置方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溢流坝为弧形时,在1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取水工程上游来水来沙量较大,冲沙闸前出现大量泥沙淤积,取水口门前也存在泥沙淤堵现象;将溢流坝由弧线形调整为直线形布置后,其防沙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改进后的方案对弯道取水工程布置,原则上不改变原有弯道水沙输移特性,即可充分利用弯道环流达到安全取水目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弯道取水工程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型重建大坝利用原大坝作为上游围堰进行导流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导流方案,但由于原大坝以永久建筑物作为上游围堰进行挡水,不仅要考虑大坝运行安全、下游防洪还要顾及坝体泄水建筑物的病险情况,使利用原大坝作为上游围堰进行导流的重建工程风险分析又不同于新建水利工程。在深入分析利用原大坝施工导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类工程施工导流风险定义和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导流风险分析方法,并结合丰满水电站实际工程的导流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原大坝作为上游围堰进行导流的重建工程,应主要考虑水文不确性影响,且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水文的随机性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施工原理着重介绍控制性灌浆、粘土心墙、土工膜三者结合在水电站前期防渗体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水电站主体工程施工前的阻水问题,且施工工序简单方便、投资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小流量时亦能在泵站前形成水头安全引水.满足电厂需水要求,在泾河主河道上修建低坝枢纽工程。论证了修筑低坝引水枢纽工程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浆砌石低坝的坝型比较、选择,坝顶高程的确定.坝体设计以及枢纽其它建筑物如引水闸、泵站、入库消力池的布置与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预防混凝土输送泵的堵管故障,以云南省基独河四级水电站引水明渠混凝土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一种山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长距离、高扬程运输时多级混凝土泵接力输送方式,并分析了混凝土泵送堵管事故,提出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物质量、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塔贝拉水电站四期扩建工程下游直腹式钢板桩围堰,存在超30m水深条件下光滑的钢板桩围堰桩格与无衔接埋件的原有混凝土边墙衔接的问题。在工程实践和衔接方案比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砂砾石围堰段结合高喷混凝土防渗墙与钢板桩刺墙的新型衔接方案,并从施工质量分析、设计要点、施工工艺、施工效果等方面介绍了该衔接方案。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衔接段的结构稳定性和抗渗稳定性良好,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体积混凝土高温浇筑温控防裂是现代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等具有关键性作用。银盘水电站受截流时间推后及左岸边坡地质等因素制约,整个二期工程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全在高温季节施工。通过采取事前专题研究及技术咨询,过程采取原材料的优选、调整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浇筑温度、个性化初期冷却通水等综合控制措施,成功攻克高温季节基础约束区混凝土浇筑的难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温季节水电站基础约束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