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针对经典朗肯、库仑土压力理论公式适用范围相对有限的问题,基于土压力理论与土坡稳定计算理论间的联系,在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条件下,采用微分单元化后的Bishop条分法,通过建立微元土条的水平、竖向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均布超载条件下的粘性土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式,并给出临界破裂角的显式解答。相应简化条件下,该公式能简化为经典朗肯和库仑理论计算公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由于未考虑粘性填土开裂问题,现行规范方法得到的主动土压力偏小。 相似文献
3.
4.
针对复杂条件下挡土墙的土压力无法按照传统土压力理论计算的问题,提出了天然土岩分层边坡扶壁式挡土墙的土压力分析方法。结合某水库左岸边坡扶壁式挡土墙工程,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及强度折减法,计算出边坡的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及相应滑动面,从而求得边坡滑动体作用于挡土墙的作用力和作用方向,并依此计算了挡土墙的抗滑及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实现了挡土墙的稳定安全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挡土墙在不同工况下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允许值,符合实际情况,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喜河水电站右导墙紧临厂房基坑,基础围岩裂隙发育,深层抗滑稳定问题比较突出,倾向基坑的缓倾角断层的出露增加了基础边坡处理的难度。设计过程中根据枢纽布置和基础地质特性,分段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深层抗滑稳定性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采取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Geo-studio研究了粘土心墙防渗体渗透系数、心墙高度和心墙上游坡度变化等构造特性对土石坝渗流和坝坡稳定的影响,采用影响因素正交组合试验设置不同的心墙构造特性参数及其因素水平组合,以坝壳下游渗流流速、心墙浸润线逸出比降和上下游坝坡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心墙最优的特性组合。结果表明,对坝体渗流稳定影响的显著水平依次为心墙渗透系数心墙高度心墙上游坡度;对坝坡稳定影响的显著水平依次为心墙高度心墙渗透系数心墙上游坡度。根据心墙构造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方案4(A2B1C2)为最优心墙构造特性组合。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实际工程中挡土结构物长高比较小时,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分布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效应,采用二维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挡土墙上被动土压力的分布不合理,研究了平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上三维被动土压力分布情况。首先建立无粘性土体中有限宽深比刚性挡土墙有限单元分析模型,在平移模式下,当墙后土体到达极限状态时,研究挡土墙水平被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挡土墙水平被动土压力沿挡土墙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均为非线性分布;挡土墙宽深比不会对三维被动土压力的分布方式、分布值大小及分布值的增长趋势产生影响;内摩擦角和墙土接触面摩擦角比值会对三维被动土压力的分布方式、分布值大小及分布值的增长趋势产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和三维被动土压力理论计算提供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存在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混沌与变异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CVPSO),将其应用于边坡滑裂面搜索,研制了边坡稳定分析程序CVPSO-LEM2D。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ACADS)边坡算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最优搜索能力与收敛精度得到了较大提高,计算结果与ACADS推荐的裁判答案基本一致,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CVPSO-LEM2D应用于两河口泄水建筑物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存在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混沌与变异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CVPSO),将其应用于边坡滑裂面搜索,研制了边坡稳定分析程序CVPSO LEM2D。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ACADS)边坡算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最优搜索能力与收敛精度得到了较大提高,计算结果与ACADS推荐的裁判答案基本一致,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CVPSO LEM2D应用于两河口泄水建筑物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13.
受复杂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的影响,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下游侧岩壁吊车梁开挖成型较差,岩台缺失率较高。为此,根据其实际开挖成型情况,提出两种补强加固措施,并采用有限元法对补强加固措施进行复核计算,验证补强加固设计的合理性。基于原型观测成果,分析岩壁吊车梁锚杆、岩壁吊车梁与岩壁结合面情况和岩壁围岩变形情况,对补强加固措施进行安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未超过设计值,安全系数在合理范围内;岩梁与岩壁结合面开合度最大值分别为0.17、0.12mm,岩梁、附壁墙与岩壁基本呈压应力;岩壁围岩变形基本趋于稳定;荷载试验期间,各监测数据增量都较小。可见岩壁吊车梁补强加固措施设计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