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宇超 《中国新通信》2023,(5):96-98+7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均随之变化,这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群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都是现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强力手段。本文以“1+X”证书制度融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开展“1+X”证书遴选,并对《Python程序基础及应用》《通信与网络技术》等课程进行课证融通实践,以达到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能力,适配产业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秦鲜  周陶然 《移动信息》2023,45(10):86-88
在教育部全面推广“学位证书+某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的情况下,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应该更加完善。教师应主动引进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文中深入分析了“1+X”证书制度下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未来的教学实践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探索了中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模式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全国首批1+X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考核试点专业,依据“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规范,融合专业原有课程标准和产业需求,文章重构了“Web前端开发”课程体系,完善了课程标准,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1+X制度是增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建筑工程识图是建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构建既符合建筑人才培养要求又符合1+X证书制度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必须要依赖于完善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因此构文章指出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建筑工程识图课证融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张雁明 《移动信息》2023,45(10):80-82
随着“1+X”证书制度的普及,各职业院校纷纷推进了试点工作。文中先阐述了在1+X制度下,“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中的价值,之后分析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教学的现状与表现形式,最后提出了几点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的思路及策略,希望能推动1+X制度的落实,同时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相似文献   

6.
周玲 《中国新通信》2023,(20):146-148
基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高职院校应当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构建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岗位、课程、竞赛以及专业技术证书四方主体相互融通。通过立足现代通信技术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创新和改进当前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实现有效的改革。“1+X”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制度,对于推进课程改革和提升人才培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制度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规律和特征。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需求,在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的同时,额外获得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证书,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1+X”证书制度,阐述书证融通实训室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重要保障,选择与物联网专业吻合面较高的“X”证书,确定融通课程。基于此,文章提出书证融通实训室建设方案和建设目标。建设书证融通实训室,是为师生提供更为高效、专业的授课、学习与实践场所。  相似文献   

8.
当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着教学场景多样化不高,培养学生的质量达不到企业的岗位需求,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展开基于“1+X”证书制度的“5+Y”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1+X”证书制度试点的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邵帅  徐猛  曾德生  张金旺 《中国新通信》2023,(16):114-116+164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根据教育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简介,结合“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高职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将“X”证书所需的职业技能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中职院校多个专业开启了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的并行教学制度,也就是“互联网+”证书制度。“互联网+”证书制度是我国在职业教育行业的创新之举,对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互联网+”证书制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的重要作用、问题现状和解决方法分别进行分析,对今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证融通的研究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试点)工作。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校积极申报试点院校,组织考证。本文以电商专业为例,在“1+X”证书制度下探索电商专业课堂改革。本课基于“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1+X”技能证书为目标,以技能大赛为引领,以微课、网课、动画、视频等数字化资源为理论学习载体,以“1+X”网店运营推广实训平台为实训载体,采用“理实一体+任务驱动+课赛证并进”的教学策略,构建“双师型、三任务、四阶段、五环节”的整体实施过程,充分落实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2.
李梦晓 《移动信息》2023,45(1):15-17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1+X证书试点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专业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从专业核心课程出发,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室,以满足高校师生的日常实训和考证需求。文中对1+X证书制度试点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讨,针对专业实训室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期促进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专业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选取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汽车加工过程为教学实施对象,对工业互联网整体运维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重新设计综合应用教学案例。通过综合案例,文章阐述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1+X”证书具体实施过程,让学生对工业互联网整体流程有更全面的了解,对工业互联网如何改造和升级传统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与课程教学考核同步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Web前端开发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试点工作为例介绍了“1+X”证书制度在有效落实,并对其相关工作经验进行了有效总结和反思,结合试点工作状况,了解其具体培养模式,分析相关制度工作中的现存问题,随后提出有效的改进计划,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楠楠 《中国新通信》2023,(16):159-161
实行“1+X”证书制度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综合质量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深化中职院校综合素质“三教”改革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明确了实行“1+X”证书制度的工作思路,并探讨了“1+X”证书制度的实现过程、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几个环节的改革,并以“1+X”证书制度为突破口,推动电子商务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生源多样化以及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研究学习者视角下1+X技能证书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分析,提出了学习者视角下1+X证书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个性化发展、深化专业技能培养与全面育人的融合以及增强学习者自身价值认同的创新价值,提出采用大数据平台调研、工匠精神引领、系统化设计“岗课赛证”融通课程等措施保障学习者视角下1+X证书实施策略的有效性、引领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1+X”证书制度的不断试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学分制、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灵活的学习制度不断涌现出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实施“1+X”证书制度时,以往的课程体系的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未能较好地实现对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深度改革,构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1+X”书证衔接和融通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本文就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改革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小聪 《电子技术》2023,(3):174-175
阐述职业教育中的“1+X”证书制度的特点,职业教育中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包括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电商与校企的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9.
探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1+X证书制度为抓手,根据X证书进行课证融通,以产教合作企业实践项目为载体,构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证书分流+项目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以1+X证书制度为抓手,通过社会评价组织、高校、产教合作企业三方协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20.
书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主线,设计完善的土建类书证融通云平台是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分配培育土建人才的关键.文章立足于教育信息化视角,阐述书证融通云平台建设的思路与内容,提出土建类书证融通云平台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