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琴  谢珺  胡勇  郝戍峰  郝雅卉 《控制与决策》2024,39(6):2031-2040
多模态对话情绪识别旨在根据多模态对话语境判别出目标话语所表达的情绪类别,是构建共情对话系统的基础任务.现有工作中大多数方法仅考虑多模态对话本身信息,忽略了对话中与倾听者和说话者相关的知识信息,从而限制了目标话语情绪特征的捕捉.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听说知识融合网络的多模态对话情绪识别模型(LSKFN),引入与倾听者和说话者相关的外部常识知识,实现多模态上下文信息和知识信息的有机融合.LSKFN包含多模态上下文感知、听说知识融合、情绪信息汇总和情绪决策4个阶段,分别用于提取多模态上下文特征、融入听说知识特征、消除冗余特征和预测情绪分布.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准模型相比,LSKFN能够为目标话语提取到更加丰富的情绪特征,并且获得较好的对话情绪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情感对话系统的成功取决于语言理解、情感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面部表情和个性等也能提供帮助。然而,尽管这些信息对于多轮情感对话至关重要,但是现有系统既未能够充分利用多模态信息的优势,又忽略了上下文相关性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解码的多轮情感对话生成模型(MEDG-DD)。该模型利用异构的图神经网络编码器将历史对话、面部表情、情感流和说话者信息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加全面的对话上下文。然后,使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层解码器,以生成与对话上下文相关的富含情感的言辞。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整合多模态信息,实现更为准确、自然且连贯的情感话语。与传统的ReCoSa模型相比,该模型在各项评估指标上均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传统的基于单模态数据情绪分析方法存在分析角度单一、分类准确率低下等问题,时序多模态数据的分析方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话语间的时序多模态数据,对现有的多模态情绪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用双向门控循环网络(Bi-GRU)结合模态内和跨模态的上下文注意力机制进行情绪分析,最后在MOSI和MOSEI数据集...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对话情绪识别是一项根据对话中话语的文本、语音、图像模态预测其情绪类别的任务。针对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话语上下文的多模态特征提取和融合,而没有充分考虑每个说话人情绪特征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图卷积网络的多模态对话情绪识别模型。该模型首先构建了多模态特征学习和融合的图卷积网络,获得每条话语的上下文特征;在此基础上,以说话人在完整对话中的平均特征为一致性约束,使模型学习到更合理的话语特征,从而提高预测情绪类别的性能。在两个基准数据集IEMOCAP和MELD上与其他基线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其他模型。此外,还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一致性约束和模型其他组成部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情绪识别成为自然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领域重要 的研究方向之一。利用视觉模态信息的情绪识别工作通常都将重点放在脸部特征上,很少考虑动作特征以及融合 动作特征的多模态特征。虽然动作与情绪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从视觉模态中提取有效的动作信息用于情绪 识别的难度较大。以动作与情绪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在经典的 MELD 多模态情绪识别数据集中引入视觉模态的 动作数据,采用 ST-GCN 网络模型提取肢体动作特征,并利用该特征实现基于 LSTM 网络模型的单模态情绪识别。 进一步在 MELD 数据集文本特征和音频特征的基础上引入肢体动作特征,提升了基于 LSTM 网络融合模型的多 模态情绪识别准确率,并且结合文本特征和肢体动作特征提升了上下文记忆模型的文本单模态情绪识别准确率, 实验显示虽然肢体动作特征用于单模态情绪识别的准确度无法超越传统的文本特征和音频特征,但是该特征对于 多模态情绪识别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单模态和多模态特征的情绪识别实验验证了人体动作中含有情绪信息,利用 肢体动作特征实现多模态情绪识别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中存在情感分类准确率不高,难以有效融合多模态特征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相邻话语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文本、语音和视频模态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一种融合上下文和双模态交互注意力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捕获各模态中话语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得到各模态的上下文信息.为了...  相似文献   

7.
情绪分析一直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多模态情绪分析是当前该领域的一个挑战。已有研究在上下文信息和不同模态时间序列信息交互方面存在不足,该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多层LSTM融合模型(Multi-LSTMs Fusion Model,MLFN),通过分层LSTM分别设置单模态模内特征提取层、双模态和三模态模间融合层进行文本、语音和图像三个模态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考虑模态内部信息特征的同时深度捕获模态之间的交互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层LSTM多模态融合网路能够较好地融合多模态信息,大幅度提升多模态情绪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多模态情绪识别获得广泛关注,模态间的特征融合决定了情绪识别的效果,现有基于图的情绪特征融合方法多基于二元关系图,在处理三种及以上模态数据时难以实现有效的模态间特征融合,限制了多模态情绪识别的效果.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超图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Multi-modal Emo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Hypergraph,MORAH),引入超图来建立多模态的多元关系,以此替代现有图结构采用的多个二元关系,实现更加充分、高效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具体来说,该模型将多模态特征融合分为两个阶段:超边构建阶段和超图学习阶段.在超边构建阶段,通过胶囊网络实现对序列中每个时间步的信息聚合,并建立单模态的图,然后使用图卷积进行第二次信息聚合,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建立超图的基础,得益于图胶囊聚合方法的加入,MORAH可以同时处理对齐数据和未对齐数据,无需手动对齐;在超图学习阶段,模型建立同一样本不同模态节点之间的关联,以及同类样本所有模态之间的关联,同时,在超图卷积过程中,使用分层多级超边来避免过于平滑的节点嵌入,并使用简化的超图卷积方法来融合模型之间的高级特征,以确保所有...  相似文献   

9.
章荪  尹春勇 《计算机应用》2021,41(6):1631-1639
针对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单模态特征表示和跨模态特征融合问题,结合多头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情感分析模型。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BiGRU)和多头自注意力(MHSA)实现了对时序单模态的特征表示;然后,利用多头注意力实现跨模态的双向信息融合;最后,基于多任务学习思想,添加额外的情感极性分类和情感强度回归任务作为辅助,从而提升情感评分回归主任务的综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多模态分解模型,所提模型的二分类准确度指标在CMU-MOSEI和CMU-MOSI多模态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7.8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该模型适用于多模态场景下的情感分析问题,能够为商品推荐、股市预测、舆情监控等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单因子模型无法充分利用时间序列相关信息,以及这些模型对时间序列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kip-Fusion对多模态数据中的文本数据和数值数据进行融合。首先利用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预训练模型和独热编码对不同类别的文本数据进行编码表示;再使用基于全局注意力机制的预训练模型获得多文本特征融合的单一向量表示;然后将得到的单一向量表示与数值数据按时间顺序对齐;最后通过时间卷积网络(TCN)模型实现文本和数值特征的融合,并通过跳跃连接完成多模态数据的浅层和深层特征的再次融合。在股票价格序列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Skip-Fusion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日收益(R)分别为0.492和0.930,均优于现有的单模态模型和多模态融合模型的结果,同时在可决系数(R-Squared)上取得了0.955的拟合优度。实验结果表明,Skip-Fusion模型能够有效进行多模态信息融合并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多模态情绪识别这一新兴领域进行综述。首先从情绪描述模型及情绪诱发方式两个方面对情绪识别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述。接着针对多模态情绪识别中的信息融合这一重难点问题,从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模型级融合4种融合层次下的主流高效信息融合策略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多种行为表现模态混合、多神经生理模态混合、神经生理与行为表现模态混合这3个角度分别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多模态混合实例,全面合理地论证了多模态相较于单模态更具情绪区分能力和情绪表征能力,同时对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转为工程技术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最后立足于情绪识别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把握,对改善和提升情绪识别模型性能的方式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Recognizing speakers in emotional conditions remains a challenging issue, since speaker states such as emotion affect the acoustic parameters used in typical speaker recognition systems. Thus, it is believed that knowledge of the current speaker emotion can improve speaker recognition in real life conditions. Conversely,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still has to overcome several barriers before it can be employed in realistic situations, as is already the case with speech and speaker recognition. One of these barriers is the lack of suitable training data, both in quantity and quality—especially data that allow recognizers to generalize across application scenarios (‘cross-corpus’ setting). In previous work, we have shown that in principle, the usage of synthesized emotional speech for model training can be beneficial for recognition of human emotions from speech. In this study, we aim at consolidating these first results in a large-scale cross-corpus evaluation on eight of most frequently used human emotional speech corpora, namely ABC, AVIC, DES, EMO-DB, eNTERFACE, SAL, SUSAS and VAM, covering natural, induced and acted emotion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acoustic conditions. Synthesized speech is evaluated standalone as well as in joint training with human speech.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age of synthesized emotional speech in acoustic model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recognition of arousal from human speech in the challenging cross-corpus setting.  相似文献   

13.
刘嘉敏  苏远歧  魏平  刘跃虎 《自动化学报》2020,46(10):2137-2147
基于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是人机交互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 LSTM)和注意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模型.模型的输入是实验参与人员观看情感诱导视频时采集到的人脸视频与脑电信号, 输出是实验参与人员的情感识别结果.该模型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同时提取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的人脸视频特征与对应的脑电信号特征, 通过LSTM进行融合并预测下一个时间点上的关键情感信号帧, 直至最后一个时间点上计算出情感识别结果.在这一过程中, 该模型通过空域频带注意机制计算脑电信号${\alpha}$波, ${\beta}$波与${\theta}$波的重要度, 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脑电信号的空域关键信息; 通过时域注意机制, 预测下一时间点上的关键信号帧, 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情感数据的时域关键信息.本文在MAHNOB-HCI和DEAP两个典型数据集上测试了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 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工作为视频-脑电信号交互协同的情感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语音和文本融合的情绪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ESIM(Transformer-enhanced sequential inference model)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传统循环神经网络在语音和文本序列特征提取时存在长期依赖性,其自身顺序属性无法捕获长距离特征,因此采用Tra...  相似文献   

15.
由于单生物特征认证往往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在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多通道生物特征认证模型,它采用基于PCA的人脸识剐方法和基于MFCC与VQ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在分数层使用多层线性分类器实现了人脸和语音的双通道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人脸识剐率和说话人识别率分剐为82.6%和75.9%的情况下,两个通道融合后的
识剐率达到了92.2%.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视频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中, 存在着未充分考虑模态之间的动态独立性和模态融合缺乏信息流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模态表征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首先, 通过使用BERT和LSTM分别挖掘文本、音频和视频的内在信息, 其次, 引入模态表征学习, 以获得更具信息丰富性的单模态特征. 在模态融合阶段, 融合了门控机制, 对传统的Transformer融合机制进行改进, 以更精确地控制信息流. 在公开数据集CMU-MOSI和CMU-MOSEI的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模型相比, 准确性和F1分数都有所提升,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Traditional 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based emotion recognition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calibration samples to build a model for a specific subject, which restric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ffective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 in practice. We attempt to use the multi-modal data from the past session to realize emotion recognition in the case of a small amount of calibration sampl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multi-modal domain adaptive variational autoencoder (MMDA-VAE) method, which learns shared cross-domain laten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ulti-modal data. Our method builds a multi-modal variational autoencoder (MVAE) to project the data of multiple modalities into a common space. Through adversarial learning and cycle-consistency regularization, our method can reduce th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of each domain on the shared latent representation layer and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Extensiv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wo public datasets, SEED and SEED-IV,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our proposed method. Our work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motion recognition with a small amount of labelled multi-mod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