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史志鹏 《陶瓷工程》2011,(11):22-22
了解文化才能真正迈入陶瓷艺术精品收藏世界,因为陶瓷艺术精品最根本的特质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民族精神烙印的表现。是创作者灵巧构思,完美的表现,和陶瓷这一载体巧妙结合的结晶。只有在根本上从表现文化的深度、广度和延伸性才能对于当下的陶瓷艺术精品收藏市场,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从而真正走入陶瓷艺术精品收藏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日用陶瓷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上,获得一致的赞誉和高度的评价,以其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工艺特点著称于世界.可以这样说,中国曰用陶瓷不论从技术到艺术,还是从造型样式到装饰纹样,皆具备一种独立的物质,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的交融和凝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了解文化才能真正迈入陶瓷艺术精品收藏世界,因为陶瓷艺术精品最根本的特质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民族精神烙印的表现。是创作者灵巧构思,完美的表现,和陶瓷这一载体巧妙结合的结晶。只有在根本上从表现文化的深度、广度和延伸性才能对于当下的陶瓷艺术精品收藏市场,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从而真正走入陶瓷艺术精品收藏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紫砂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国粹精华,并始终与自然、生活场景等相得益彰。富有江南文化元素的紫砂"福禄套具",无疑实现了自然与情感的艺术转化。或许,只有产自生活的艺术,才能实现精神层面的升华;只有表达真实朴素的情感,才能真正深入人心,雅俗共赏。1花器组合,解构江南意境江南文化独有朴实素雅、灵秀动人的风格,诞生于江南宜兴的紫砂艺术,本身就具备了浓厚的江南文化元素,这从其精巧的形态、适宜泡茶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艺术的魅力远远不止外在的艺术表现与独一无二的泡茶性能,更在于"隐性"的文化精神当中,让人们的心灵能够真正地有所依靠。"蝉之硕"紫砂壶将人们所熟悉的蝉作为表现对象,独有空灵之美,蝉的形象与"硕"的意义之间较为疏离,形成反差,继而引人深思。创作通过此件作品展示了紫砂壶艺术的高雅韵味和对独特精神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艺术重视文化品格,每一件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展现的不仅是传统工艺之美,还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情感或精神内涵.《韵梅壶》将梅花作为表现主旨,塑造出紫砂壶的艺术个性,更塑造出梅花之精神,从艺术与文化两个方面对此壶进行分析,能够较为全面地解读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紫砂壶艺术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艺术与精神文化是一面镜子的两面,一方面可折射出精神文化在不同生活环境中艺术形态,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艺术造型折射出人们精神的不同维度。人类用艺术感性方式进入对精神追求的表达,这种感性的审美方式区别于其他如哲学、宗教的精神追求方式。这种精神追求是在摆脱了人的自在状态进入自为状态的生命活动,随着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归根究底,艺术造型与精神文化是对世界所提出的问题的一种感性的把握,即用感性的方式所做出的从自在到自为  相似文献   

8.
李辉 《佛山陶瓷》2023,(6):144-146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人民的审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能够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当代陶瓷雕塑是一种文化形式,其中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还融合了当代的文化,在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也能够明显的感知到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的创新手法,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以及当代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的紫砂壶既是一种满足人们生活的物质产品,也是集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元素的精神产品,并且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服务。在明清两代的遗留下来的文献中曾有过记载,"出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饮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紫砂最初能够获得青睐,是以其本身  相似文献   

10.
莲花,中国文化中的圣洁之花,佛教文化的象征物,代表了中国人对精神道德的极高要求。紫砂壶艺术具有雅致脱俗之品性,决定了其与莲花配合起来能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道德品质的特征,通过融合自然与文化展示艺术个性,加强艺术构建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紫砂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民族瑰宝,从北宋发展至今,它始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态度不断汲取其他优秀文化形式,并将它们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紫砂壶作为传统实用器,之所以发展至今不断繁荣,正是因为其融古汇今,其丰富的工艺和造型、深厚的文化内涵满足了现代人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它是技艺与人文的高度成就,展现了中国人的匠人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深厚的传统文化。本文以紫砂壶"束柴三友"为例,浅谈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具有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集中地反映着全民族的审美文化倾向,同时,中国陶瓷雕塑艺术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文化精神,我国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中东、欧洲等外来审美文化元素的兼容并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紫砂艺术文化传承数百年,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紫砂艺术逐渐具备了独到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难以言表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享受,制壶艺人运用高超的制壶技艺,打造出"韦编三绝壶"这款极富文化特色的艺术品,给人以绝佳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4.
紫砂器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自然韵味和文化内涵,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与艺术品味。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生机”,作者采用了紫砂造型之中常用的竹器形态,在长期的临摹和专研经典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观念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这一概念的阐释融会贯通,通过竹子的生机盎然和挺拔屹立,展示出卓尔不群的君子风格和傲立冰霜的特征,这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和贯穿始终的文化传承,特别是以竹子为代表的自然形态,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紫砂艺术文脉的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为直接地触摸到中国文化内核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中国符号及文化元素都被融入了宜兴紫砂壶的创造设计中,紫砂早已被附上了文化的标签,不仅仅只是茶壶本身的精神和气度,而是成为了一件不朽的艺术形象,人们每一次去欣赏、去品味紫砂壶的时候,都能够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在紫砂壶的艺术制作中,抽象艺术是最为宝贵的一项,它能够启发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同时也能够将一些极具美感的部分取其精华,紫砂"金凤朝阳壶"便是通过抽象艺术来进行创造的,本文便主要围绕此作品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紫砂作为一门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艺术,与时代文化融合不断发展,这是它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当代各种艺术思潮不断"冲击"着现代紫砂陶艺的发展,而传统紫砂艺术也逐渐形成了与其对应的紫砂艺术新门类。现代紫砂艺术在内容、形式、精神气质上区别于传统,它与现代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明显具有了审美情趣上的复杂性、独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佼佼者,以多样化的造型特征以及多元化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大众的一致喜爱,紫砂壶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紫砂文化与茶文化紧密相连,而紫砂壶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一致喜爱,不仅是因为具备出众的使用功能,还因为紫砂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对于作品具有浓厚的情感,与众不同的艺术表达让人们对于紫砂艺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彰显出其中涵盖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特点,正因为如此,紫砂壶才能够不断延续着艺术的传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紫砂艺术才能够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壶自宋代起源。至今依然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名家辈出、创新不断。紫砂壶不施釉,并且充分利用五色土的本质特点,经高温烧制,呈现出自然古雅的视觉效果,同时又因千变万化的造型和恰到好处的装饰。营造出生趣盎然的氛围,用其泡茶,茶香浓郁,体温抚摩,更是愈发光润,是深得人们推崇的最佳茗具。与此同时,紫砂壶艺更能突显鲜明的时代特征、渗透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反映大众的物质或精神诉求等,它的人文色彩与艺术气质相辅相成,拓宽了艺术表现的范围.真正使作品更具人性化和艺术化。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已经是众所周知之的了。紫砂制壶在千百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地位。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他的名字叫宜兴"能够很清楚地来表现人们的赞美之情。紫砂壶发展到现在是历代手工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再创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作为一个中青辈的紫砂艺人,在不断努力学习紫砂制壶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做到薪火相传。使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时代感和传承性。就拿最近设计制作的紫砂壶"马到成功壶"来说吧,这把壶在表现其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是对紫砂壶制作的新的理解和艺术探索,是对紫砂壶创新设计的追求和实践,下面就将这把壶的创作思路来讲一下。  相似文献   

20.
砂壶艺术的独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搞创作的人都能做到的。它要求作者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经验,不受前人创作思维模式的影响,走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同时作者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细心观察社会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不断来充实自己,善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逐步融进自己的砂壶之中,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不断提高砂壶艺术独创性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